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興業銀行收購華福證券傳聞係烏龍:本已控股

  • 發佈時間:2015-03-10 08:0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昨日,一則“興業銀行將收購華福證券”的消息攪動A股市場。原本平靜的銀行板塊更是被這一傳聞擾動,截至收盤,寧波銀行南京銀行雙雙漲停,工行漲幅最小,也有4.15%的可觀漲幅。

  但是,被市場視為重磅的這一傳聞顯然有著烏龍之嫌。據記者了解,興業銀行的子公司興業國際信託目前持有華福證券60.35%的股權。其中興業國際信託直接持有4.35%,另外56%股權則分別由福建省能源集團和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代持。

  舊聞擾動市場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由興業銀行並購華福證券這一提法顯然不準確,“興業銀行早已通過興業國際信託控制華福證券,只是通過代持方式。”上述知情人士説,興業國際信託早在1年前已與福建省能源集團和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簽署協議,擬將代持變為直接持有,這也是這次傳聞“方案上報國務院”的由頭。

  對於收購一事,興業銀行官方尚無明確表態,總行辦公室人員僅表示,“關注到證監會發言人相關講話,正研究有關方案。”興業國際信託方面則表示並不知情。

  據興業國際信託2013年年報,興業銀行對其持股比例為73%,處於絕對控股地位。華福證券與興業銀行的淵源要從2010年談起。資料顯示,2010年廣發證券轉讓其所持有的廣發華福證券60.35%的股權,以解決同業競爭事宜。據當年福建省産權交易中心通知,上述股權的受讓方分別為福建省能源集團、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和聯華國際信託三家公司組成的聯合體。

  “代持在廣發證券轉讓華福證券股權時已經發生,之後興業銀行受讓聯華國際信託股權並更名為興業國際信託,自然也就間接控股華福證券。”上述知情人士説。

  昨日市場的並購傳聞其實還給出了另一種猜測:華福證券能否從興業銀的孫公司成為該行的子公司,直接挑戰現行商業銀行法嚴格分業的監管框架。

  但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

  多則消息共振

  銀行將獲得券商牌照的傳聞已成為近期市場的炒作熱點,昨日“興業銀行即將收購華福證券”的這一烏龍消息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上月底便有傳聞稱,監管部門將向部分銀行頒發券商牌照,首批試點工農中建四大行,隨後四大行皆否認此事。工行投行部總經理向記者表示,短期內監管層不可能給銀行頒發券商牌照,但部分業務比如保薦業務可能會放開。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近期也表示,證監會正在推進“國九條”的落實,正在研究銀行在風險隔離基礎上申請券商牌照的情況,目前尚在研究中,沒有時間表。

  事實上,雖然存在牌照障礙,但自去年開始,多家銀行已開始控股期貨公司,其中建行通過建信信託控股良茂期貨,興業銀行則通過興業國際信託控股杉立期貨。券商牌照方面至今僅有一例,即中行通過其境外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中銀國際證券。

  市場押注混業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混業經營的監管問題是阻礙券商期貨牌照放開的一大障礙,但是現有的市場消息顯示,對相關法規的修改可能已經提上監管日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近日在兩會中表示,正調查研究推進商業銀行法修訂;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亦表示,證券法修訂案有望4月底上會,最快10月份完成三審。

  “若商業銀行法能按上述提案的方向修改,則能很好解決混業之後的監管交叉問題:既維持現有的分業監管格局,又能實現專項監管,集團層面的銀行金控平臺由銀監會監管,下屬專業子公司由證監會保監會監管。”國金證券研究員馬鯤鵬表示。

  “單單興業銀行收購華福證券這則舊聞應該不會對板塊産生這麼大影響,對於監管層意圖的猜測才是根本的推動因素。”前述知情人士向記者稱。

  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亦稱,市場對銀行控股證券事宜迸發出如此強烈的期望,主要原因還是對政策口徑的猜測。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表示要提高直接融資佔比;另外,利率市場化對銀行息差收入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全世界來看,分業和混業本來也是分分合合,市場應該在賭兩頭會不會一拍即合。”該人士對記者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月29日,華福證券聘任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為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興業銀行(601166)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