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太陽能兩大核心業務現分化
- 發佈時間:2015-09-10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楊菲
建築光伏收入增長32% 幕墻銷售下挫33%
經濟下行,光伏業績卻逆勢向好的體現並未局限于製造端,作為應用領域極具特色的標的公司,于港股上市的興業太陽能剛剛發佈的2015年中期業績便十分耐人尋味。
根據興業太陽能2015年中報,期內,公司太陽能EPC業務(施工總包)收入同比增加了32.4%,至10.34億元,毛利率達28.7%;而其傳統幕墻及幕墻産品銷售業務收入卻下跌了33.2%,至6.54億元。
當然,作為一家公眾公司,興業太陽能極力“揚長避短”,例如採取策略性地佈局海外市場,以降低傳統幕墻市場萎靡所帶來的風險;與此同時,在方興未艾的太陽能業務上則乘勝追擊。
就在不久前,《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興業太陽能剛剛與協鑫集團麾下港股平臺——協鑫新能源、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民新能分別簽署了合作協定,其中,計劃在2015年與中民新能在海南、貴州及惠州共同開發250MW光伏電站。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興業太陽能公共關係負責人介紹,“幾年來,光伏業務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一直穩步提升,從幾年前的20%、30%,一直髮展到如今的逾60%”。
“拳頭”業務呈現分化
興業太陽能2015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同比縮減了4.3%,實現凈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了7.7%。在此基礎上,堪稱公司“手心手背”的兩大核心業務——“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及“幕墻産銷”卻呈現出了迥異態勢。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從某一角度來看,“建築光伏一體化”及“幕墻産銷”實質同屬建築業,那麼,兩者間的分化發展究竟該如何理解呢?
興業太陽能2015年中報就此表示,傳統幕墻及幕墻産品銷售業務的下滑是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與此同時,上述興業太陽能公共關係負責人也向記者坦言,“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我們真切地感到了房地産行業的不景氣”。
不過,興業太陽能董事局主席劉紅維認為,分佈式光伏並沒有太多受到建築行業下行的影響。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主要基於兩個原因,其一,國家支援和鼓勵發展分佈式光伏,除《分佈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支援分佈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落實分佈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外,最核心的莫過於分佈式光伏發電全電量可享受每千瓦時0.42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而自用有餘上網的電量,可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其二,在我國經濟發達的東南部,在用電量大的工業園區裏,分佈式光伏發電既緩解了工廠的用電緊張,又幫助企業貢獻了節能減排指標。因此,這種應用形式非常受歡迎”。
劉紅維還向記者介紹,“今年上半年集團的太陽能EPC業務增長非常強勁,這説明光伏應用市場的需求依然巨大。而隨著國家的‘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實施,光伏在國內的應用範圍和領域將愈來愈廣闊”。
太陽能業務謀求轉變
據了解,興業太陽能1995年起步于建築幕墻業務,2004年依託建築幕墻業務的基礎開始轉型到光伏應用領域。
直至今日,分佈式和地面電站EPC已成為公司光伏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但無論怎樣拓展業務,我們也從未離開過一直深耕,且最為熟悉的建築業。這也是公司堅持的發展理念之一。”在上述興業太陽能公共關係負責人看來,“在發展建築光伏一體化業務上,公司于建築業長久以來積蓄的項目開發能力發揮了重大作用。”根據興業太陽能2015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了光伏EPC項目合計約120MW(主要分佈于我國中部、東部地區)。
對於實屬輕資産的太陽能EPC業務,劉紅維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雖然這是興業太陽能所長,但其“確實在資本市場上不具有想像空間。因此,我們正在嘗試與産業鏈內合作夥伴、新進投資方和新能源投資基金創新合作模式,共同投資建設新開發的電站項目”。
在業界看來,這或許正是興業太陽能與協鑫新能源、中民新能建立合作的契機。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此番興業太陽能與協鑫新能源計劃在共同確認的合作區域內開發和建設光伏電站項目。興業太陽能負責整合電站資源及建設,協鑫新能源參與投資。雙方將在2015年內就具體項目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外,興業太陽能與中民新能計劃2015年在海南、貴州及惠州共同開發250MW光伏電站。雙方將進行項目股權合作,興業太陽能負責電站項目的設計建設和運營。雙方會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合作方式。
太陽能 詳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