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收藏眼
“藝術品進入市場應該具有商品屬性,有了商品價值才會有消費,而有了巨大的消費需求,才能去挖掘它的投資價值。”初夏的廣州已經偶爾有點酷熱。廣州某藝術園區董事長張華(化名)面對南方日報記者的採訪,直言國內的藝術品還未能成為很好的投資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少成熟的産業鏈條。
作為華南板塊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型藝術園區的掌舵人,他從兩年前開始,就在籌謀借鑒演藝、影視行業的模式,通過美術産業集群和部落的建設,形成華南地區的文化産業鏈,借助資本、金融與藝術進行融合,建立一套新型文化産業鏈的運營模式。
然而,2年過去了,他意圖打造的藝術界的“蘇寧國美”,至今還未開園。要從根本上改變藝術行業的現有格局,讓藝術品像房地産、股票一樣成為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商品,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南方日報記者 馮善書
珠三角潛在5000億元的藝術品市場蛋糕
坐在張華的辦公室,可以看到窗外一大片鬱鬱蔥蔥的植物園。
從創建開始,這個園區已引進來自全國的26位藝術家,建設上已經形成創作、研究、交流和收藏四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園。
在張華的眼裏,未來的珠三角城市群,是一個具有5千億元商業想像空間的藝術品市場蛋糕。“理論上,買得起500萬元住宅的家庭應具備藝術品消費的需求。我們粗略估算,在整個珠三角這樣的家庭不會少於100萬個,如果每個家庭消費20萬元,那麼,這裡就會形成一個具有2000億元規模的家庭消費市場。如果再加上企業機構收藏和其他投資群體的收藏,市場規模則有望達到5000億元。就算我們這個行業用5至10年的時間來進行消化,這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生意。”
事實上,張華認為,這5000億元的需求潛在已久,只不過以前整個藝術品行業沒有很好地去激活它。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這個行業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和成熟的産業鏈條。處在上游的藝術家,以往主要依靠禮品經濟來實現藝術品流通,藝術品僅僅是作為一種社交工具和媒介存在,並不具有明顯的商品屬性,其價值標準和價格形成都不完全按照市場規律來形成。而作為一級市場主體的畫廊,由於種種原因,與藝術家的關係比較分化對立,彼此間不太信任,甚至互相戒備,導致大部分畫廊無法發揮其應有功能,而淪為藝術品搬運工式的“雜貨店”,産業推動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弱。
總而言之,在張華看來,整個産業鏈條的各個環節完全是脫節的,無法形成合力去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而對“期望花明白錢”的消費者來説,這個市場是不透明的。正因為他們對整個行業缺少認知、認同,潛在的需求很容易就被導向了其他領域。
“要改變這種局面,唯一的出路就是重新去打造整個行業的産業鏈條,圍繞市場去建立一個新的行業生態系統,推動藝術品産業從野蠻生長轉向有序發展。”張華説,這就是他建設藝術園的真正目的。“這塊龐大的市場蛋糕應該怎麼吃?肯定不是一兩個藝術家能完成的,也不是現在畫廊的運轉模式能完成的,未來只能用團隊的力量來推動市場發展,大家一起來分享行業發展的利益。我們要改變過去那種單兵作戰的行銷模式,而轉向集團軍作戰和板塊推動的模式,把這個平臺建設成藝術界的‘蘇寧國美’”。
藝術産業園區將走向3.0時代
一講到藝術産業園,大家印象比較深的或許是北京798、成都藍頂、上海紅坊。在廣州,紅專廠、TIT創意園、信義會館等亦早已名聲在外。
其實,國內的藝術産業園區最早濫觴于上世紀末,伴隨著最近十多年來國內藝術品市場的快速擴張,以藝術、設計為核心驅動力的各種藝術園也獲得了繁榮發展,成為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內容承載,並帶動了周邊産業的發展。
張華的藝術園顯然屬於它們當中的後起之秀。在前不久剛剛落幕的深圳文博會,也引入了多家藝術産業園區與藝術品聚集區參展,包括江西上饒油畫創意産業園、觀瀾版畫基地、鄂爾多斯當代藝術中心、哈爾濱油畫交易中心等多個知名藝術産業園區。
記者了解到,過去2年,張華的藝術園僅僅完成了它的一期建設。在即將鋪開的二期建設中,還會繼續引進更多在整個行業具有標桿作用的藝術家來建立他們的工作室。引進的方式則非常靈活,既可以跟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這樣的大機構來合作,也可以採取個人引進的辦法,在嶺南或全國的“國油版雕”領域尋找具有引領效應的藝術家。
與一期相比,二期將會建設美術館和畫廊,還有相應的藝術品收藏儲存倉庫。“等所有硬體平臺搭建好之後,我們就會開始做産業鏈縱深。我們不是打著文化牌來做房地産,而是實實在在做打造一個具有完整産業鏈條的藝術園區。”張華表示。
今年春在北京舉辦的首屆藝術産業園區發展論壇,業內普遍關注,國內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的藝術産業園區,未來能否成為産業鏈的源頭。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論壇上便指出,藝術産業園區歷經了近20年的發展歷程,如今已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類型和各具特點的面貌。隨著中國藝術産業園區的業態幾經變化,産業不斷升級,從自發形成、到企業規劃投入,再到政府支援引導,已在全國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園區發展模式。“如果説,藝術園區的1.0模式特點是藝術家自發性形成工作室群落,原始的成長模式發展空間。那麼藝術園區2.0升級模式是在1.0基礎上投資人干涉性介入,領導者有戰略地進行運營藝術産業。”
當前,金融資本時代與網際網路經濟已經到來,中國式的藝術産業園區能否在2.0模式的基礎上,快步升級到3.0模式。
按照專家們的説法,所謂3.0時代,即追求差異化的競爭力階段,正如范迪安在壇論上所言:“藝術區在初始階段,可能談得更多的是共性的發展、共性的特徵和規律,也包括比照國際上的優秀基因。但是,隨著藝術産業園區在全國更大範圍內的普及,我們特別提倡藝術産業園區的地方特色、區域特色、城市特色。就像我們講的城市建設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要特別克服和糾正‘千城一面’的問題。同樣,藝術産業園區如何依託城市發展,根據城市的性格和特徵,形成自己的特色,似乎也到了這個時候,可以進行更多經驗的交流,或者提倡更多理念。”
據張華透露,他們園區的目標客戶定位在中高端消費群體,但是平臺建設必須能夠影響大眾。先是聚集最優質的藝術家資源,然而,通過産業鏈縱深來提升市場的透明度,慢慢把消費者吸引過來。
藝術品金融還處在農耕時代?
與紅專廠、信義會館和TIT截然不同的是,張華所創的園區以前完全是一張白紙。
除了引以為榮的自然生態環境,這裡並沒有可讓他依賴的任何既有傳統文化資源。這裡所有的場館、道路、配套設施,都是主創者從零開始建設的。在外界看來,藝術園沒有傳統的包袱,所以可以敞開胸懷去吸收和容納更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東西。
在通往3.0模式這條大道上,張華毫不掩飾自己即將扮演沖浪者的野心。當前,金融資本對演藝、影視行業的滲透,已經在締造出無數商業神話。而資本市場上,有關影視行業的並購重組事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在未來發展的路徑依賴上,張華不止一次地在外界公開吐露其內心的想法:借鑒演藝、影視行業的模式,通過美術産業集群和部落的建設,形成華南地區的文化産業鏈,借助資本、金融與藝術進行融合,建立一套新型文化産業鏈的運營模式。
近五年來,藝術品金融似乎已經成為這個行業最熱門的話題。隨著“網際網路+藝術金融”給藝術品市場帶來的顛覆性變革,這種新型的藝術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正備受世人矚目。不過,在國內藝術品高速的發展前十幾年,也是售假制假等問題日益突出的十幾年。也許正因為藝術品市場誠信危機頻現,國內這幾年在推動藝術品金融化這條道路上可謂步履維艱,甚至專家認為,國內的藝術品金融還處在發展的“農耕時代”。
不過,與專家們的看法相比,張華的判斷似乎並沒有這麼悲觀。“未來只要通過完善産業鏈條和健全市場價格和價值評估機制,讓藝術品的商品屬性變得更加成熟,龐大的市場消費需求就一定會被激活。只要有這個龐大的消費面的支撐,藝術品的投資價值自然就會突顯出來,藝術品成了社會可信賴的資産,金融化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