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鑒證備案或成藝術品交易“標配”
- 發佈時間:2016-04-11 07:00:08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收藏大勢
最近,廣州比玉堂畫廊將旗下10位中青年畫家的100張作品在雅昌鑒證備案中心的大數據庫“落戶”,並取得相關作品鑒定證書。據悉,這是廣東首家藝術品機構啟動鑒證備案。
無獨有偶,粵東知名藝術畫家陳政明近日也在思雲閣幫助下,在雅昌啟動鑒證備案工作。陳政明是汕頭地區首位參與作品鑒證備案的藝術家。
記者發現,近期華南藝術品鑒證備案市場熱鬧起來,廣東多位藝術家、機構、拍賣行主動做鑒證備案事宜。
業內認為,這或許與《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實施有關。該《辦法》的盡職調查制度規定,經營者有責任應買受人要求,提供藝術品真實性證明,而權威鑒證備案證書的提供或成為未來藝術品交易的“標配”。此外,我國也正在積極推動“藝術品鑒證品質溯源”體系的建立,目前8個相關國家行業標準已制定併發布,未來藝術品市場的鑒證備案將成為趨勢。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肖茜
嶺南名家、中青年藝術家積極做鑒證、備案
“我們此次選擇10位嶺南中青年畫家做鑒證備案,每人10幅畫,共100幅畫家原作做監證備案,並可為買家提供權威的防偽作品鑒定證書。”近日,廣州比玉堂畫廊負責人林江山告訴記者,該公司決定做中青年畫家的鑒證備案,是因為該公司正在嘗試藝術品與金融結合的新模式,走上金融平臺需要提供更多真實憑證。
從消費市場來看,市場也在變化,買家和經營者都需要鑒證、備案。“很多買家來我這買畫,通常都會要求與作者合照,估計買家也希望通過合照、合影的方式獲得畫作真實性的憑據,方便日後自己收藏或再流通。”林江山説,買家們的這種要求,他很理解,但對於經營者來説,“消費者或買家的這類要求多了,很難操作,很多畫家難約,有些畫家也不願意與買家相見,覺得麻煩或有其他考慮。”
“作為藝術品經營機構,我覺得很有必要做這些鑒證、備案數據庫,這對於推廣畫家本身亦有好處。”林江山認為,未來藝術品市場會越來越需要鑒證、備案等數據,尤其是對於初入行買家,經營者在賣畫時若能提供更多藝術品真實性憑證、或在大數據庫查到更多關於該作品的資料,有利於促進成交。據悉,雅昌鑒證備案系統在收錄到藝術家作品後,形成大數據,而該大數據對外開放,可供全球公眾查閱。
藝術鑒證備案機構近兩年接到相關業務需求增多同樣説明,該市場在不斷擴大。
“今年我們雅昌鑒證備案中心計劃將增加100個藝術家的數據,而去年增加的只有幾十人,今年規模會擴大。”雅昌藝術網廣東運營公司總經理向仕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截至2015年,該公司在全國範圍內備案的藝術家達到1228位。“與雅昌合作的藝術家就有5000家,而進入備案中心數據庫的只有1228家,市場空間還很大。”
除了雅昌的鑒證備案中心外,在北京、上海、廣州、廈門、南京等也有很多鑒證備案公司涌出來,並紅紅火火地開展業務。
廣東另一家積極推動藝術品鑒證品質溯源體系的機構——南方文交所,亦不斷加大力度在國內推行該系統。
據介紹,目前在該文交所掛牌上市的藝術品,均需通過權威機構鑒定,並進入國家相關部門的藝術品質溯源體系。去年底,該機構積極組織員工參與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舉辦“藝術品鑒證品質溯源(書畫類)標準及鑒證機構能力評定人員培訓”。
“要實現金融資本與藝術資源的有效對接,首先要解決藝術品的真偽鑒定問題。只有實現對藝術品真假及價值資産的有效評定,藝術品才能在資本市場交易鏈中流通交易下去。”南方文交所總經理張志兵指出,藝術品科技鑒定是藝術品金融的基石,當前藝術品市場呼喚構建健全完善的鑒定體系。
張志兵認為,藝術鑒證備案應用範圍宜定位於整個大的藝術品行業。從源頭的産到尾端的銷均適用,中間環節的流轉更是少不了鑒證備案。“未來,不僅僅局限于電商平臺的線上作品,線下作品也會一併進行鑒證備案,被備案的藝術品將納入到整個國家級的雲平臺數據庫中。”
鑒證或成未來藝術交易“標配”
“從市場和監管兩方面來看,藝術品的鑒證、備案都將是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從3月15日我國正式實施新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就可看到這一趨勢。新規對藝術品真偽問題以及來源問題的把關上,愈來愈成為硬性要求。
記者在《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裏看到,新提出的制度有:明示擔保制度,要求經營者明示藝術品作者、年代、尺寸、材料、價格等資訊,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促進公平透明交易;盡職調查制度,藝術品經營者有責任應買受人要求,對所經營的藝術品的真實性提供合法來源的證明。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藝術市場對鑒證、備案認知度較高的,主要有兩部分人群:一是文化自營機構,包括畫廊、美術館、藝術品鑒定機構、文交所、展覽公司、拍賣公司等對此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在歷次的培訓和調研中,文化機構積極參與。
另一個人群是藝術品創作者,他們更多傾向於鑒證備案和版權登記相結合,因為作品送入文化機構的時候,往往希望有鑒證備案的附加值。
“我認為做鑒證、備案對於市場是有幫助,起碼是一個保障,未來它將成為藝術品交易的標配。”據向仕傑稱,該公司在國內最先提出“藝術品鑒證備案”,目前也是業內做得最成熟的。隨著市場發展和監管越來越規範,“現在包括政府和民間組織都在和我們談合作,我們也在想選擇更好的模式和方式去介入。”
廣州南方文交所正在積極與相關機構、高校和相關部門合作推動藝術鑒證發展。據介紹,去年底南方文交所作為主要發起單位,與相關機構合作,成立“中國檢驗檢疫學會藝術品産業誠信發展委員會”。
每個領域藝術品均有相應標準
有業內人士提出疑問,目前國內很多機構均有從事藝術鑒證,然而各家所使用的鑒證手段、技術、標準均不統一,若是發生糾紛時,屆時又以哪家為準?
據了解,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在加快制定相關統一的標準和規範。根據每個領域藝術品有不同的特點,建立相應鑒定標準,並開展培訓鑒定機構長鑒定人員掌握標準,通過對藝術品進行鑒定,然後將鑒定資訊錄入數據庫形成大數據,生成識別碼,形成品質追溯。
“此舉不僅方便藝術投資者查詢藝術品資訊,更重要是為藝術品的安全體系做了保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魏傳忠向媒體介紹,目前國家標準委成立了藝術品鑒證與品質溯源標準化委員會,中國認證認可委員會也在成立藝術品鑒定認證專門委員會,從標準認證方面在推進。
在鑒定標準方面,藝術品鑒證品質溯源體系建設也已經取得新進展。據魏傳忠介紹,截至目前,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承接了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所設立的藝術品鑒證標準工作,同時也發佈8個國家行業標準,包括書畫、陶瓷等。“另外,在珠寶、玉石,紅木傢具,貴重木材鑒定方面我們也在有序推進”。
“在藝術品諸多鑒定門類之中,尤以書畫、陶瓷兩類藝術品造價、鑒定問題最為嚴重、最為突出。”魏傳忠解釋,目前標準制定首先集中在這兩個領域,“首先是這一塊缺乏相關的鑒定標準,也沒有具備資質的鑒定機構為依據,因此檢測相對缺乏規範。再一個就是倣冒技術比較高超,造價技術成熟,且書畫、陶瓷類價值相對高,利潤空間比較大,對造假的人吸引比較大”。
魏傳忠展望,未來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建立標準,“這樣我們的藝術品就可以在全世界流通,有助於我們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