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質押融資:如何因應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3-21 11:08:47  來源:人民網  作者:馬健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藝術品質押融資:如何因應風險

  馬健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藝術品的真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藝術品質押融資也因此面臨較大風險。那麼,如何預防這些風險並對風險進行有效管理?針對該問題,業內人士提出建立3種風險管理機制,並給出了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方案。

  風險識別機制是風險管理的基礎

  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識別機制,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貸款人連續和系統地認識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並分析風險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機制。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識別主要由風險感知和風險分析兩部分構成。所謂風險感知,就是貸款人了解其所面臨的各種風險。風險感知是風險識別的基礎。只有通過風險感知,才能進一步尋找導致風險事故發生的各種因素,從而為擬定風險處置方案提供相應資訊。所謂風險分析,就是分析引起風險事故的各種具體因素。風險分析是風險識別的關鍵。

  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識別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風險識別乃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因此,只有貸款人在正確識別自身所面臨的風險之後,才有可能主動選擇適當有效的方法進行相應處理。

  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資訊的收集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品質風險方面的資訊。主要收集國內外由於藝術品品質風險所導致的個人或機構蒙受損失的案例。重點收集各類藝術品欺詐交易方面的資訊。二是估價風險方面的資訊。主要收集國內外由於藝術品估價不準導致的個人或機構蒙受損失的案例。重點收集藝術品估價原理、方法、實踐和最新進展方面的資訊。三是保管風險方面的資訊。主要收集國內外藝術品收藏機構因保管不善導致的個人或機構蒙受損失的案例。重點收集導致問題出現的關鍵風險點方面的資訊。四是變現風險方面的資訊。主要收集國內外因藝術品交易經驗不足導致的個人或機構蒙受損失的案例。重點收集藝術品交易技巧和客戶資源方面的資訊。

  風險預警機制猶如安裝“雷達

  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預警機制,是指貸款人根據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的變化,對貸款人未來所面臨的風險進行預測和報警的機制。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貸款人要想在大浪淘沙中站住腳跟,就必須建立起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貸款人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就如同給自己安裝了“雷達”,在風險和危機還沒有形成時,就已發出預警信號,將這些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增強貸款人的免疫力、應變力和競爭力,保證貸款人處變不驚、防患于未然。

  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管理貫穿于藝術品質押融資業務的整個過程。具體而言,可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後3個階段。風險發現得越早,措施採取得越早,風險管理的成本就越低,帶來的潛在效益就越大。根據1:10:100理論,假如在第一階段,控制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的成本是1,那麼,如果置之不理,直到第二階段才採取措施,控制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的成本就變為10。假如到第三階段才採取措施,控制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的成本就變為100。因此,在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管理上,必須高度重視風險管理的計劃性和預測性。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預警系統可以很好地為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監控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手段,在整個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管理機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首先應該確定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所謂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一事項在評估期內發生的概率有多大,也就是貸款人所面臨的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的概率有多大。其次,要確定該風險對目標影響程度的大小。不同事項對藝術品質押融資的影響各不相同。有的事項可能導致的風險極小,貸款人大可忽略不計;有的事項則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貸款人必須高度重視。最後,要綜合考慮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的後果和發生的可能性,確定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的風險等級,以及相應的防範措施。

  風險控制機制保障資金安全

  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控制機制,是指風險管理者通過採取各種方法和手段,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所造成的損失的機制。在藝術品質押融資實踐中,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控制機制是保障資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例如,清代典當業“值十之物,只當四五”的常制;又如,民國典當業“每按原值十分之四”的常制。貸款人之所以在進行謹慎估價的基礎上,還要給出一定比例的放款折扣,就是為了規避當物在質押融資時期價格波動風險的重要風險控制機制。一般來説,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控制機制主要由4個方面構成: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一是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回避。這是貸款人有意識地放棄風險,完全避免特定風險損失的行為。相比之下,風險回避是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貸款人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往往也放棄了獲得潛在收益的可能。因此,只有當下列情況出現時,貸款人才會選擇風險回避:貸款人對質押物的真偽做出確切的判斷;貸款人無能力通過制度安排消除或轉移風險;貸款人無能力承擔該風險或承擔的風險得不到足夠補償。

  二是藝術品質押融資的損失控制。損失控制不同於風險回避,而是通過制定週密計劃和採取有效措施來降低損失發生的可能性或減少實際造成的損失。損失控制主要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3個階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藝術品質押融資業務出現損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後的控制則主要是減少藝術品質押融資業務實際發生的損失數額。

  三是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轉移。這是通過契約安排,將讓渡人的風險轉移給受讓人來承擔的風險控制行為。通過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轉移,可以大大降低經濟主體的風險程度。一般來説,風險轉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險。所謂合同轉移,就是通過簽訂合同,將部分甚至全部風險轉移給其他參與者的風險轉移方式。例如,山東省的濰坊銀行就在藝術品價值評估認定機制尚未建立的大背景下,通過引入“預收購人”機制,要求借款人質押藝術品的同時與另一家有購買質押品意向的主體簽訂藝術品遠期交易合約,一旦借款人違約,合約即自動生效,從而實現了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轉移。

  所謂保險轉移,就是通過保險,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其他參與者的風險轉移方式。在大多數領域,保險都是使用最廣泛的風險轉移方式。在國外,開展藝術品保險業務的公司和開展藝術品倉儲業務的保險公司,不但可以為藝術品提供託管,而且能為藝術品真偽提供擔保。遺憾的是,國內儘管已有保險公司涉足藝術品保險領域,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是藝術品質押融資的風險保留。簡單地説,風險保留就是風險承擔。這是貸款人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動承擔風險,以其內部資源來彌補損失的風險控制行為。貸款人之所以選擇風險保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該風險是不可保的風險。如面對地震、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貸款人只能採取風險保留的無奈之舉。其二,對於某種風險,貸款人認為自留風險比投保更為有利,因此,自願選擇自留的方式來主動承擔風險。藝術品質押融資風險保留的典型案例是,濰坊銀行在2009年開展藝術品質押貸款業務時,由於藝術品的倉儲和保管找不到願意提供相關服務的合作夥伴,最終在濰坊市政府的協調下,委託濰坊市博物館來保管被質押的藝術品。濰坊銀行于2014年啟用自己的藝術品倉儲庫,同樣是主動的風險保留之舉。

  (作者係西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