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誰在製造地王
[摘要] 2016年起至今,僅5個多月光景,伴隨品牌房企紛紛回歸一二線城市,上海、蘇州等城市土地市場亦隨之升溫,地王頻出。
時代週報記者 胡天祥 發自廣州
118個。
這是短短數月間,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所製造的地王數目。
2016年起至今,僅5個多月光景,伴隨品牌房企紛紛回歸一二線城市,上海、蘇州等城市土地市場亦隨之升溫,地王頻出。其中南京更是創下“一日三地王”的瘋狂場景,加之其餘四幅地塊,僅一天時間,南京在土地市場上便吸金248.56億元。
土地價格的快速增長,讓部分房企直呼“買不起”。 泰禾集團 董事長黃其森表示,很多地方地價跟前兩年比翻了一番,“我們現在非常審慎,只在適合的城市拿適合的地塊”。
“開發商特別是新進蘇州的開發商,純粹看庫存量,瘋狂進入,拍出天價地王。驗證了‘房價尚正常,但地價風險很大’。”蘇州當地一不願具名的開發商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受“地王”頻出帶動,國內土地市場整體均價和出讓總額隨之提升。2016年1-3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4408億元,同比增加4%。2016年一季度,全國成交樓面均價為145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8%。其中住宅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242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6%。
克而瑞房地産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0日,包括北上廣深以及南京、蘇州、合肥等熱點二線城市在內,共計22個重點城市,今年以來已産生總價、單價或溢價率地王數量達118幅,而在上一個“地王年”2013年,全年也不過拍出60幅地王。
2016年終將成為歷史上地王最多的年份,而當“地王潮”洶湧而來,眾多房企卻成了走鋼絲的人,在買買買中如履薄冰。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國土資源部下發《關於下達〈2016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的通知》,明確要求對建設用地的總量和強度進行雙控。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是政府收緊土地供應量的信號,可能會對未來地價造成一定影響。在這種大背景下,房企買什麼,怎麼買,將成為下半年土地市場的一大看點。
二線反超一線成“香餑餑”
5月13日,南京土拍“一日三地王”成為地産界熱議話題。在世茂、電建金茂聯合體相繼拍出地王后,前3輪拍賣一直未能得手的 葛洲壩 終將建鄴區一塊宅地收入囊中,成交價32.8億元,樓面價45213元/平方米,晉陞南京新地王。當天,南京七塊土地連拍,最終誕生了一宗總價地王、一宗單價地王以及一宗區域地王,共收金248.56億元。
火熱的場景並不止出現在南京。5月11日, 格力地産 、融創中國分別以19.65億元、30.05億元奪得上海松江區泗涇鎮SJSB0003單元10-05號地塊和12-01號地塊,成交樓板價分別為3.77萬元/平方米和3.83萬元/平方米,創下區域單價新高。
5月12日,萬科經過28輪競價,最終以25.95億元、溢價114%奪得杭州三墩北單元宅地,樓面價達14902元/平方米,創下所在板塊新高。
5月18日,保利地産以54.5億元的價格擊敗另外36家參與競拍的房企,成功競得上海浦東新區周浦一地塊,以43607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刷新上海外環外地王紀錄。
同一天, 招商蛇口 下屬子公司上海招商置業有限公司以40.88億元的總價,11676元/平方米的樓面價競得寧波東部新城核心地塊,溢價率46.57%,成為寧波新總價地王。
分析上述數據不難看出,二線城市異軍突起,成為土地市場的增長一極。截至5月20日,據克而瑞統計,“三高”(總價地王、單價地王及溢價率超100%)地塊在二線城市的分佈佔比高達73.7%,一線及三線分別為17.8%和8.5%。
時代週報記者從全國及各地土地儲備管理中心處了解到,4月份,全國、二線城市的土地成交溢價率分別升至 37.5%、61.5%。一線、三四線城市的土地成交溢價率分別降至 1.78%、14.0%。
對此,克而瑞研究員楊科偉指出,一方面,二線城市房地産市場量價齊升,蘇州、南京、合肥、廈門等多市房價漲幅穩居市場前列;另一方面,房企投資方向逐漸趨同,重點聚焦一線及強二線城市,土地供應量難以匹配企業投資需求,“僧多粥少”直接造成了二線城市逢土拍必出地王的尷尬局面。
在一二線城市火爆的同時,部分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卻陷入冰點。其中安徽蕪湖更是由於其住宅供應過剩,多個樓盤入住率不到30%,導致當地多次爆出開發商退地的情況。在江蘇常州,由於樓市去化週期過長拖累,當地已超過1年沒有土地供應。
三四線城市土地的無人問津拖累全國土地出讓總面積和宗數減少。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5784宗,同比減少14%;推出土地面積20840萬平方米,同比減少9%。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按照庫存壓力劃分,今年4月份,四個一線城市去化週期為8.1 個月,較上月增加 0.7 個月;9個二線城市為 7.0 個月,較上月減少1.4 個月;而三四線 5 城 則為12.9 個月,較上月13.7 個月減少0.8個月。
中型房企拿地最激進
“大型房企不願拿,小型房企不敢拿,中型房企閉眼拿。”談及2016年房企對於獲取土地態度新變化,克而瑞研究員柏品慧如是稱。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4月,泰禾豪擲85億在北京、蘇州等市摘得多宗熱門地塊,以0.85的拿地銷售比高居榜首。華潤置地拿地金額為251億元,拿地銷售比為0.72,與碧桂園持平。融創和綠城拿地金額分別為116億元和90億元,拿地銷售比分別為0.37和0.33。拿地銷售比前十房企中,4家為千億房企,其餘均為中型房企。
柏品慧表示,大型房企城市佈局更為廣泛,不會為了單方面的業績指標犧牲企業的利潤率水準;小型房企資金實力有限,單項目週轉不暢便可能決定企業的生死,控制土地成本、拿地王成小型企業回避投資風險的不二法門。
“在當前行業集中度超過50%的情況下,要在激烈競爭環境中求存,中型房企衝業績、拼規模的動力最強勁,往往會不惜投入重金也要佈局重點一二線城市,並且願意犧牲一部分利潤,以求業績規模能夠更上一個新的臺階,以品牌和規模擴張應對愈演愈烈的行業兼併重組,在集中度提升的大潮中尋得發展空間。”
在此大背景下,土地價格不斷被刷新。對比全國土地市場數據,2015年的多幅地王中,總價地王門檻已由2014年的54億元提高到71億元,增長了31%;單價TOP10門檻也由3.4萬元/平方米飆升至4萬元/平方米,上漲了20%。
時代週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18日,2016年以來至今的單價地王TOP10門檻為37027元/平方米,其中綠地集團2月23日以樓板價4.7萬元/平方米競得北京大興一地塊,位居單價地王榜首。總價地王TOP10門檻為48億元,其中世茂房地産以88億元競得南京一地塊,係總價地王榜首。
土地成本持續高企,為規避風險實現優勢互補,越來越多的房地産商選擇成立聯合體拿地及開發。
雅居樂品牌部王海(化名)曾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房企聯合可以共擔資金風險共用開發收益,早前公司便與多家地産公司進行聯合開發,收效甚佳。
合景泰富戰略品牌部李霞(化名)則對時代週報記者稱,聯合的好處在於可以各自分工,開發自己擅長的領域,同時可減緩三方的資金壓力。“公司未來仍希望在更多的項目上引入合作夥伴。”
時代週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單價地王TOP10中,有兩幅地塊均為聯合體拿地。其中綠城、九龍倉、中交聯合體于2月3日競得北京一地王。電建、金茂聯合體于5月13日競得南京一地王。
總價地王TOP10中,亦有兩幅地塊為聯合體拿地。3月24日,華僑城聯合華潤以69億元競得上海一地王。2月3日,綠城、九龍倉、中交聯合體以51億元競得北京一地王。
有業內分析指出,房企聯合拿地有多種考慮。一種情況是大家預期目標地塊成交價高的話,成立聯合體會減輕資金壓力,同時能共擔項目風險。另一種情況是目標地塊産品類型比較多樣,比如有住宅有商業寫字樓或者其他,聯合體可以利用各家地産商開發優勢,將産品做到最好。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