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恒大地産或打造“A+H”雙平臺

  • 發佈時間:2016-05-03 01:00: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恒大地産集團有限公司(3333.HK)宣佈,斥資36.1億元收購嘉凱城(000918.SZ)約9.52億股股份,佔總股本52.78%,成為嘉凱城的控股股東。事實上,近一個月來恒大集團在資本市場動作不斷。先後增資恒大人壽、舉牌廊坊發展,並與多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

  日前,《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恒大旗下房地産、健康以及網際網路金融板塊已在H股完成上市,體育、文化板塊業務已在新三板掛牌,但仍缺少A股市場這一資本平臺。此次通過收購嘉凱城成功控股A股上市房企,意味著恒大通過借殼方式回歸A股的意圖更為明顯,甚至會實現“A+H”雙資本平臺戰略。

  為融資渠道佈局

  嘉凱城4月2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股東浙商集團、杭鋼集團、國大集團已于近日與恒大地産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恒大地産以3.79元/股受讓上述轉讓方持有的公司95229.22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2.78%,轉讓總價款為36.09億元。24日恒大地産的公告內容顯示,確定收購952292202股嘉凱城集團的股份,佔嘉凱城集團已發行股本總額約52.78%,總代價為人民幣3609187445.58元。

  資料顯示,嘉凱城集團為浙江省國資委旗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總股本人民幣18.04億元,2015年末資産規模人民幣346.84億元。截至目前,嘉凱城集團已成功開發大量中、高端房産項目。該集團項目主要位於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區域城市以及武漢、青島、重慶等華中、華北、西南核心城市,共計約50個項目,剩餘總可售面積近600萬平方米。

  恒大方面表示,通過本次協議收購嘉凱城集團52.78%股份,可豐富本集團的土地儲備資源,進一步增加一二線城市項目數量佔比;同時,本集團將擁有境內資本市場A股上市平臺,通過恒大地産與嘉凱城集團的戰略整合,進一步增強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記者,恒大收購嘉凱城股權將進一步擴大的恒大地産的版圖,對於恒大規模化發展也是“更上一層樓”。然而,他同時認為,“從近兩年恒大頻繁收購動作來看,並非只是擴大規模那麼簡單,包括收購嘉凱城,也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規模收購”。

  根據標普研究分析,恒大地産2015年借款激增,總債務升至370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永續資本工具),而2014年總債務水準為2120億元。2015年底債務對息稅及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比率升至15倍,高於2014年的9.1倍。

  張宏偉認為,對於標普公佈的3700億元人民幣債務水準的數據來看,恒大急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援。“由此看來,恒大收購嘉凱城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企業之間收購的問題,對於恒大地産來講更是資本市場融資的需要”。

  “由於恒大可以獲得嘉凱城在江浙等地的土地儲備,由此恒大通過規模化收購産生持續現金流,仍然可以獲得資本市場支援,獲得‘救贖’自己的大量資本。” 張宏偉告訴記者,另一方面,由於H股市場對內地房企估值偏低。“因此,恒大或轉A股,或佈局A股和H股兩個地産融資平臺,獲得境內境外兩個資本市場支援,為企業規模化發展提供資本市場支援”。

  在張宏偉看來,恒大未來採取“雙平臺”的可能性更大。他分析認為,對於國內部分品牌房企來講,為了規避國內、外上市融資渠道的風險,已經開始打造“雙平臺”的做法,比如萬科、綠地、金地等,已經在境內、境外分別打造一個上市公司平臺。“從恒大佈局思路來看,同時佈局A股和H股兩個地産融資平臺的可能性更大。由此,恒大可已通過打造境內、境外‘雙平臺’為自己企業發展在融資渠道上一個‘雙保險’。”張宏偉説。

  資本市場動作頻頻

  4月21日,恒大地産還宣佈一項針對恒大人壽的出資計劃。至4月21日,恒大集團通過恒大南昌已向恒大人壽投入人民幣90億元。恒大人壽由恒大南昌持有50%股權權益及由重慶財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大東方人壽保險公司分別持有25%及25%股權權益。

  記者從恒大有關人士處獲悉,2015年恒大組建金融集團,並通過恒大南昌于當年11月收購了中新大東方人壽並更名“恒大人壽”,當年實現規模保費149.9億元。恒大人壽作為集團進軍金融行業的第一步,早期業務覆蓋壽險、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等。

  集團表示,收購之前,該公司處於虧損狀況並缺乏資本以發展其業務和防範承銷風險,通過出資事項,恒大人壽之現金資産及償付能力充足率將得以提升,並容許恒大人壽加快擴大其現有壽險業務規模及開展健康保險、養老保險等業務。

  此外,憑藉恒大人壽之擴大資本公積金,恒大人壽將可推動其對恒大集團開發逾300個現有項目涉及的數百萬居民的小區資源開展保險業務,藉此加強小區上、下游産業鏈及強化本集團在地産行業的競爭力,促進市場和行業整合,實現戰略互補。

  資料顯示,恒大人壽由中國保監會批准設立於2006年5月,是目前中國唯一將總部設在西部地區的全國性中外合資壽險公司。恒大南昌是該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

  4月19日,寶鷹股份公佈《2016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發行對象包括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內的7名認購對象。公告一齣,恒大集團與寶鷹股份在資本層面合作開始浮出水面。業內分析指出,認購寶鷹股份非公開發行股份,戰略投資寶鷹股份,成為恒大在A股市場上的定增首秀。

  事實上,近一個月來恒大地産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不僅於此。4月14日,廊坊發展的公告透露,恒大地産斥資2.91億元,分別於2016年4月11日、12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臺買入廊坊發展19028000股,佔比5.005%。

  恒大方面表示,此次舉牌是看好廊坊發展未來業務發展前景,其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並結合廊坊發展的業務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繼續增持或減持。而恒大地産通過兩次增持,已成為廊坊發展的第二大股東。

  廊坊發展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的主要概念股,擁有獨特資源優勢。而恒大地産此前由於錯過回歸一線城市最佳市場時機,近幾年在競爭激烈的京津冀房地産市場佈局不多。如果能夠與廊坊發展實現合作,則能夠共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的市場機遇。

  業內分析認為,恒大旗下房地産、健康以及網際網路金融板塊已在H股完成上市,體育、文化板塊業務已在新三板掛牌,快消板塊也計劃上新三板。此次舉牌廊坊發展,恒大方面更看重無疑是對方的殼牌資源,因此舉牌動作也可看作是恒大回顧A股資本平臺的鋪墊動作。

  擴張金融版圖

  4月28日,恒大地産發佈公告稱,2016年4月28日,公司通過一全資附屬公司盛京銀行的5名內資股股東簽訂協議,從而收購合共10.0168億股盛京銀行內資股。總代價為人民幣100.168億元。恒大地産披露,這部分股權佔到盛京銀行總股本的17.28%。

  自2015年恒大收購中新大東方人壽,並更名為恒大人壽之後,恒大的金融版圖便已逐漸清晰起來。恒大集團在恒大人壽的基礎上成立了恒大金融集團,未來將依靠其成為公司運作金融業務的主要平臺。

  在手握保險牌照之後,恒大在今年通過二級市場收購及市場外大宗交易方式入股盛京銀行。從2016年2月恒大開始收購盛京銀行股份,短短兩個多月時間,恒大已經成為盛京第一大股東。

  近來恒大頻繁與金融企業合作。4月初,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夏海鈞一行,分別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與多家金融機構及企業高層進行會晤。

  4月8日,上海銀行、浦發銀行分別與恒大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上海銀行向恒大提供200億元授信,並與恒大在房地産、金融、醫療健康等多産業板塊展開全面合作;浦發銀行擬向恒大提供350億元授信,並與恒大在金融服務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4月9日,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表示,招商局與恒大有很強的互補性,雙方在房地産、金融等領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許家印認為,恒大完成了金融、網際網路、健康、文化旅遊等多元化産業佈局並不斷做大做強,與各大金融機構和企業深化合作,將有助於發揮各自優勢。

  資料顯示,2015年當中,恒大與中國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等先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綜合授信總額2736億元;2015年底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1544.7億元;連同期末1640.2億元的現金餘額,可動用資金合計3185億元。

  此外,恒大目前已經形成了金融、網際網路、醫療和文化産業的多項業務格局,將不會再向其他産業擴張。中銀國際指出,2015年恒大地産因為初始投資,多元化業務帶來了60億元人民幣的虧損,預計2016年將收支平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