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産業緣何陷入惡性競爭 低價背後的“跑馬圈地”
- 發佈時間:2016-03-02 08:48: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保治污,這個看似剛剛興起的産業卻已伴生出了惡性競爭的問題。在昨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召開的全國兩會前的媒體見面會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去年起,我國市政污水及垃圾處理領域出現了數次超低價中標事件,不斷有報價刷新同類項目報價底線。業內人士表示,盲目拼低價很可能會留下治污效果不達標甚至偷排、漏排隱患,相關部門應予以更密切的監管。
中標價格斷崖式下跌
近幾年,每況愈下的生態環境倒逼環保治污産業快速崛起。此前曾有業界專家多次提醒企業和資本,要謹防投資集中導致競爭壓力迅速攀升,最終形成盲目甚至惡性競爭的情況。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將向全國政協提交一份《關於遏止環保行業惡性競爭的提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其中明確提出,去年以來,治污行業中的市政污水及垃圾處理領域出現了惡性低價競爭的情況。
具體來説,自去年6月江蘇新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報出了48元/噸的價格起,之後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同類項目中標價格大幅下滑,分別為26.8元/噸、26.5元/噸及18元/噸。
《草案》表示,與此同時,污水處理領域最低中標價也呈現斷崖式下跌,去年12月安徽安慶市城區污水收集處理廠網一體化PPP項目以0.39元/噸污水處理費中標的消息至今仍令業界震驚。“根據行業規律判斷,這一價格浮動幅度過大,實在不太正常。”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生態金融中心副主任藍虹直言。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常務副會長、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兼CEO黃曉軍介紹,根據業界測算,一年多來,尤其是近半年來低價中標項目的報價已不能覆蓋項目建設運營成本,比如按照正常環保達標要求,公認比較合理的垃圾焚燒處理服務費報價應在60-80元/噸,而污水處理項目平均建設成本為1.7元/立方米,平均運作成本1.03元/立方米,單位治理總成本約為1.01-6.97元/立方米。由此可見,污水處理行業無論是建設成本或是運作成本,都顯著高於當前最低中標價格。
低價背後的“跑馬圈地”
在藍虹看來,低價競爭出現的背後,其實隱含了各路資本對於投資環保行業前景十分看好,紛紛開始進入這一領域了。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直言,目前,大型央企國企紛紛進軍環保業,其中不僅包括中建、中鐵建、中能建等“中字號”企業,甚至還有肩負化解過剩産能重任的鋼鐵企業,如泰鋼、杭鋼等。《草案》表示,可見,一方面由於經濟結構調整,這些企業原本的業務受到了較大影響,國內業務下滑甚至超過了30%,環保就成為了它們突圍的一個重要選項;另一方面,環保産業良好的預期也令企業甚至各路資本都積極涌入。
“具體到細分領域,污水、垃圾處理發展時間相對較久,付費機制相對完善而且收益穩定,比如污水處理一般合同一簽就是20年,這種長期穩定的收益在我國經濟整體下行的環境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更何況這兩大行業在環保這個相對利潤較薄的産業中利潤也是較高的。”藍虹表示,這就激發了企業、資本拼搶這兩類項目的積極性。
藍虹還指出,而且目前污水、垃圾處理行業正在走出“春秋戰國”,較大型的企業都急於靠並購、擴大規模來站穩腳跟,而並購的條件就是企業自身業務能力要充足,有相對多的業務做基礎支撐,不計代價地多拿項目也有這方面的考慮。無獨有偶,《草案》也提出,低價惡性競爭的背後存在企業不計後果、競相降價來跑馬圈地的行為。
此外,《草案》還提出,目前某些地方政府還存在低價中標的導向,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在本地財政收入緊縮、負債高及償債能力低的條件下,擬定PPP項目篩選企業時更傾向於將低價作為首要考慮因素,而忽視項目公司的環境技術、運營維護及合理收益等長期穩定因素。
潛在的“污染大戶”
“社會資本都是逐利的,競標價格壓低勢必意味著企業也要想盡辦法降低成本。”藍虹擔憂地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治污效果存在打折扣的隱患,比如污水處理項目降低處理後排水的水質,甚至可能出現偷排、漏排污水的現象。
2014年,北京商報記者就採訪發現,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焚燒廠這些本來是污染治理的項目卻成為了超排問題突出的“大戶”。而且,公開資料顯示,至今這類問題在各地仍層出不窮,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地實現盈利成了它們偷排、漏排背後的藉口。“實際上,大量污水處理廠淪為超標排放大戶已經形成當前環境保護無法忽視的一道硬傷。”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汪家權表示,污水處理廠本應對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本質是環保機構和設施,但排放指標不合格卻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使得一些環保設施變成了産生污染的源頭。
因此,《草案》建議,地方政府加強監管、理性招標,在環保項目招標時,商務標評標應重點審查報價是否低於成本價格等異常情況,以避免項目無法實現預期的環境治理目標,給環境設施長期穩定運營帶來隱患。各級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應建立環境PPP項目的監管責任追究制度和企業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