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後寧高寧時代 中糧集團的資産整合術

  • 發佈時間:2016-01-12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金帝被中國食品剝離、併入中糧地産的傳言被證實之後,日前,又有消息稱,中國食品旗下的另一大品牌福臨門也將被轉移到中糧集團的另一上市平台中糧控股旗下。“中國摩根”寧高寧在任期間,中糧集團一直致力於全産業鏈的打造,但目前公司旗下的業務整合沒有結束,而在寧高寧離職之後,中糧資産整合方向會不會出現調整?業內認為,中糧資産整合的主調並不會變化,與此同時,由於中糧面臨旗下上市公司盈利難題,隨著資産整合進程的加速,中糧勢必要加速整合相關産業的企業和品牌。

  福臨門調整在即?

  繼金帝資産被剝離調整之後,又有消息傳出,福臨門的行銷推廣業務也將從中國食品剝離,轉至中糧控股旗下。消息一齣,行業人士對其評價表示,寧高寧已走,但中糧集團的資産整合還將繼續,而第一個“挨刀”的是中糧集團香港上市公司之一——中國食品。

  據了解,以福臨門為代表的廚房食品業務目前是中國食品主要業務板塊之一,據中國食品2015年上半年的財報顯示,廚房食品業務實現營收62.81億港元,在中國食品業務板塊的營收佔比排名第二,僅次於飲料業務,凈利潤為4170萬港元,遠遠低於飲料與酒類板塊。中國食品在財報中指出,2015年上半年,由於增加銷售,公司小包裝食用油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3.8%,其中,福臨門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的銷量分別增長了85.7%及54.5%。雖然今年上半年福臨門的銷售業績實現增長,但有資料顯示,目前在食用油市場的佔比正在被金龍魚拉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金帝開始,中糧集團對於中國食品業務板塊的調整已經開始,而縱觀中國食品的四大業務板塊,廚房食品業務確實最容易被調整,也有調整的必要。“中糧控股目前是福臨門的生産商,而中國食品負責的只是福臨門的銷售業務,將福臨門的銷售推廣帶入中糧控股,能實現産品上下游的統一,更有利於福臨門單一品牌的發展和推廣,同時也將給盈利能力下滑的中糧控股帶來一些活力,這也符合中糧集團整體資産整合方向。”有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表示,剝離中國食品廚房食品業務並轉移至中糧控股的傳聞可行性較大。

  對於福臨門的銷售業務板塊是否會被調整的傳聞,北京商報記者向中糧控股發去採訪,對方的回復為,一切以中糧集團發佈的公告為準。

  中國食品何去何從

  如果説以金帝為代表的休閒食品板塊被剝離對於中國食品來説還無關痛癢的話,那麼以福臨門為代表的廚房食品業務被剝離,無疑將對中國食品産生巨大影響。資料顯示,中國食品2015年上半年的總收入為150.8億港元,廚房食品板塊的營收為62.18億港元,佔比已超過40%。若傳聞成真,中國食品這家香港上市公司又將何去何從?

  中國食品旗下曾擁有飲料、酒類、廚房食品以及以金帝為代表的休閒食品四大業務板塊,目前金帝已被剝離,如果中國食品再失去廚房食品業務,那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將變成飲料以及酒類的銷售。有部分觀點認為,短期內飲料及酒類産品的業務難被撼動。“相比食用油的行業品類特點,飲料與酒類在産品特點上更為相近,適合一起推廣。而且飲料板塊目前是中國食品的支柱業務,酒類板塊業績也開始從谷底往上走。另一方面,從目前中糧集團的整體業務來看,飲料板塊與酒類板塊相對獨立,並沒有像糧油糖等資産那麼強烈的整合訴求。”上述消息人士坦言。

  但是另一種聲音認為,飲料及酒類業務遲早都會被調整至中糧集團的其他業務板塊旗下,因為早在2013年中國食品就曾因業績問題被迫實施改革,但是該公司的業績效果並不理想,2014年中國食品年報顯示,2014年全年該公司凈虧損達2.25億港元。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以福臨門為代表的廚房食品業務是中國食品的支柱,“如果被剝離的傳言成真,那麼剩下的飲料以及酒業務板塊也存在未來被剝離出來的情況,而作為中糧在港上市的融資平臺之一,未來,隨著中糧旗下資産整合,並不排除中糧會將旗下的優質資産注入中國食品平臺的可能”。朱丹蓬表示。

  下一個整合對像是誰

  金帝被剝離以及福臨門銷售板塊被調整正在傳遞一個信號,即便資産整合高手寧高寧已經辭任,但是中糧集團的資産騰挪仍然不會停止。就在上周,中糧集團新任董事長趙雙連也發文稱,仍將重視全産業鏈的整合。那麼除了上述的中國食品之外,未來中糧集團的下一個整合對象會是誰?

  有行業人士猜測,下一個被調整的對象很可能是中糧屯河的糖類業務。“糖類業務在中糧的規劃中,將會與糧油資産一同整合,目前孤零零地在中糧屯河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另外,由於中糧屯河長期業績不佳,公司近年來多次出現虧損,未來中糧有可能將其他未上市的優質資産轉移給中糧屯河,更好地利用這個融資平臺。”上述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坦言。

  事實上,對於糖類業務的整合,中糧集團已有動作。資料顯示,2014年11月,華孚集團併入中糧集團,隨後,去年8月,華孚集團的食糖業務已交于中糧屯河經營。

  另外,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此前曾表示,中糧集團希望在2019年之前將中糧原有的糧油糖資産注入中糧國際,而此前,中糧集團糧油品牌的生産銷售主要在中糧控股和中國食品,如果福臨門併入中糧控股的消息成真,那麼糖類業務的資産整合也勢在必行。

  朱丹蓬也認為,在大的方向上,中糧集團目前的資産整合還將以糧油等農産品為主,使自己在國際農産品貿易市場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趙雙連在加快糧油糖等農産品貿易的整合速度之外,還將對於中糧其他産業的品牌或者企業進行精簡或者拆分,“就像此前的金帝巧克力被剝離、大悅城地産與中糧地産拆分、中糧接手酒鬼酒一樣,中糧未來的資産整合原則應該是將優秀品牌做大做強,而將業績盈利能力差或者沒有推廣起來的品牌進行雪藏,旗下企業亦會按照該原則被重整規劃,再度排兵佈局”。上述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稱。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孫昊天/文 宋媛媛/製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