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安數位城:以“産業地産+”打造企業生態圈

  • 發佈時間:2015-12-11 07:32:2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經歷了産業地産這些年的起起伏伏後,天安數位也逐步形成了以構築産業服務聚焦平臺為主導、以地産開發為載體的“天安模式”。而在“網際網路+”的潮流下,以扶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為己任,緊跟時代産業發展趨勢的天安數位,又正孕育怎樣的變革?

  近幾年,“産業地産”的概念正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作為標桿企業的天安數位城,以運營服務,打造企業生態圈的理念,賦予“産業地産”全新的概念。

  天安數位城從1990年成立,便歷經了工業園、工貿園、科技産業園階段,再發展到目前的“城市産業地産綜合運營商”:即是要專注于幫助成長型企業,為之打造集科研、辦公、商務、交流、生活等綜合業態于一體的企業生態環境。對於天安數位城發展産業地産的路徑選擇和模式演變的歷程,該集團總裁杜燦生認為,“‘産業地産’首先就是在‘産業’,也就是説,入駐每一個天安數位城的企業,是支撐‘産業地産’概念的關鍵。所以,運營服務,打造企業生態圈,是我們天安數位城對‘産業地産’一詞的最新實踐。”他説,我們很早就意識到地産商從開發向運營轉型的必要性和價值,並前瞻性地提出了“運營商”這個概念並一直在身體力行。

  雖然,網際網路正在加速改造甚至重構傳統産業及其商業模式,天安數位城在順應“網際網路+”這一趨勢發展的前提下,率先在業內創新性提出“産業地産+”的概念,未來的規劃主要分佈在綜合運營、資本運營及打造智慧園區三個方面。現代社會人們知道“網際網路+”是潛力無限的大變數,但只有與真正有競爭力的實體經濟結合,才能讓這個“+”真正有價值。目前,天安數位城已經實現了從現有客戶資源維護、到打造全新金融控股平臺、再到打造並進一步完善孵化鏈和園區綜合服務平臺的轉變,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網際網路+”弄潮兒。

  “我們將建立標準化的孵化器模式,向全國推廣,進一步完善孵化鏈和園區綜合運營服務平臺建設;把握新技術引發的新趨勢,探索‘網際網路+’與園區發展相結合的産業定位,從新興産業引進、網際網路金融運用、服務網路化等方面用新舉措獲得新優勢。”杜燦生説,截至目前,天安數位城已超過6000家成長型企業入駐。他們不僅要享受創新生態環境帶來的便捷服務,還要持續推進智慧園區建設。以物聯網技術提升各園區智慧化水準,做好以O2O服務門戶為載體的智慧園區方案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結合各城市公司實際情況,分類指導落地;建立大數據體系,實現園內産業鏈上下游資源對接,構築産業生態圈。

  他説,近期將在前海註冊成立一家專業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目的是將園區眾多優秀企業的軟性資産—專利、智慧財産權等匯聚到一起,在平臺集中對外展示的同時,通過一定渠道和方式使其變現,進而幫助園區企業實現資産增值。

  對於産業地産在借助網際網路轉型時遇到的最大機遇和主要挑戰,杜燦生認為:“網際網路轉型為我們帶來的機遇就是需要不斷地創新、進化。但這也是最大的挑戰,因為需要每一個天安數位城人都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這也是最大的挑戰。目前我們的項目公司在品牌打造與運營模式上都在不斷推陳出新。”他舉例説,比如龍崗公司開通“矽谷直通車”,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番禺公司緊抓“節能科技”不放鬆,讓園區DNA更加凸顯;東莞公司圍繞“産業升級”概念集聚大批有活力的企業,並在孵化器方面獲得了從區級到國家級的認定。這些立足産業又具創新性的運營探索,深化了天安數位城模式的內涵,為跨區域發展提供了可行的案例參考和借鑒。

  據天安數位城集團官網顯示,集團在全國13個城市擁有14個園區項目,已形成“兩洲兩圈”的戰略發展佈局,版圖覆蓋環渤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西南經濟圈四個活躍經濟圈。在四個經濟圈中,産業業態和企業創新發展趨勢互相承接,互相補充。珠江三角洲是高科技産業的排頭兵,長江三角洲顯然是替補,西南經濟圈是承接前面兩個經濟圈産業轉移的大後方,環渤海經濟圈依託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重點發展藍色海洋經濟相關産業。

  從産業和企業創新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天安數位城每去到一個城市,都會迎合當地的産業發展結構來規劃和定位園區屬性。

  如何對園區內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方面的幫助?目前天安數位城正在打造包括基金業務、小額貸、融資租賃、網際網路金融等創新金融業務在內的金融控股平臺。讓它們解決資金煩惱,更好地把企業做大、做強。現有的融資平臺包括UA容易貸、東方富海、天安數位城基金以及商業銀行配套等。

  (秦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