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膜回收要過三關

  • 發佈時間:2015-11-04 06:33: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燁

  對於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産現狀而言,除了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嘗試推廣可降解農膜外,大部分還是以農膜回收為主,那麼,要回收農膜,需要有哪些條件呢?

  首先農膜在厚度、韌性上要達到一定的要求,過於薄的農膜強度差、易碎,使用一個生産週期後在土壤表層呈破碎狀態,回收基本不可能。按照1992年我國制定的《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生産標準(GB13735-92),其規定的農用地膜厚度最低標準為0.008毫米,且允許極限偏差上下浮動0.003毫米,目前我國部分省市鼓勵推廣厚度為0.01毫米的地膜,可以多年使用,並適用於各種揭膜技術,也符合農膜回收再利用的條件。

  其次,目前我國鼓勵農民自行回收地膜,大部分農膜使用省份在每個鄉鎮設有農膜回收站點,農民把農膜收集好送往回收點。和過去相比農膜散在田間地頭相比,回收農膜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工,所以財政補貼鼓勵回收舊膜就十分重要。蘭州市榆中縣採取的是以舊換新的做法,從2013年開始省市縣三級財政補貼地膜使用,在旱地平均一畝田使用6公斤地膜,約70元錢,財政補貼近三分之二,個人出25元,這種財政補貼地膜被稱為“指標膜”,即必須以2:1的比例以回收舊膜換新膜購買指標,以6公斤新膜為例,需要農民以12公斤的舊膜和25元才能換購完成。這一舉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回收農膜的積極性,同時也減輕了厚農膜使用的成本負擔。“自從推行以舊換新政策後,我們省市場上低於0.008毫米厚度的農膜基本上消失了。”榆中縣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站站長張光全説。

  第三,回收的廢舊農膜要有去向,不能進行二次污染。據了解,廢舊地膜綜合利用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將回收的廢舊地膜進行粉碎、清洗後,通過熱融、擠出生産再生塑膠顆粒,利用再生顆粒進行深加工,生産PE管材、塑膠容器、滴灌帶等;二是將回收的廢舊地膜直接粉碎,混合一定比例的礦渣加工生産下水井圈、井蓋、城市綠化用樹篦子等再生産品。廢舊地膜存放在各鄉鎮的回收點,由回收企業以一定費用回收拉走,同時企業承擔運輸費用。

  從地膜撿拾到回收到資源化再利用,這是一條農膜回收的生産鏈條,如果能逐步完善市場化的運作機制,農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將得到解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