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蘇:滅除水花生保護水環境

  • 發佈時間:2015-11-04 06:33: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文博

  水花生,好聽的名字,卻是極具危害的外來入侵生物。在江蘇180多種外來入侵生物中,水花生的分佈最廣,危害最重,入侵極易造成作物減産、河道堵塞、水體富營養化等多種危害,需除之而後快。近日,在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開展的水花生滅除活動上,江蘇省農委農環站站長徐茂介紹,水花生是水陸兩棲類植物,其繁殖速度快,生命力旺盛,抗逆能力強,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當前水花生的防除手段較多,徐茂説,在水花生爆發嚴重的水域,目前最適宜的手段是機械化防除。機械化防除可以直接從水體中帶走大量的氮、磷和營養物。如通榆河流域、高郵湖、寶應湖,人工滅除水花生費工費力,江蘇重點開展機械化防除,輔以人工打撈。專門研製的打撈船將聚攏、打撈、濾水、卸載等工作全部自動化,操作簡單,收集效果好,其工效比人工作業提高10倍以上。

  生物手段,天敵除之。在中國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江蘇引進了水花生的專食性天敵——水花生葉甲,其繁殖能力特別強,溫度適宜的話,25天便可繁育一代,一個成蟲一代可繁育30個,當年水花生防治效果可達到80%,2~3年可實現基本消滅水花生的效果,投入小、見效大。不過,水花生葉甲蟲卵及幼蟲在環境溫度低於4℃下生存率極低,到江蘇冬季低溫時,大部分葉甲都會被凍死。為此,江蘇建立越冬保育溫室,利用葉甲的春季繁殖,形成穩定的種群。

  為了防止水花生沉入水底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沼澤化,需進行打撈,使其成為資源化利用的原料。在泰州市姜堰區、揚州市寶應縣、邗江區等地設有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利用水花生進行青貯或打草漿發展養龍蝦、養牛等畜牧業,能夠大大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每公頃養殖3000公斤龍蝦,一般可消耗75000公斤水花生鮮草,節省植物性飼料成本3000元以上,每頭牛日鮮飼水花生4~5公斤,可節省飼料增加産出120元以上。

  水花生是入侵物種之一,隨著經濟、貿易、旅遊、交通等商業的繁榮,外來生物入侵成為世界難題,我國已有外來入侵物種529種,近10年趨勢更加嚴峻,新增近50種。“為了更加及時了解外來入侵物種的數量、蔓延態勢,由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牽頭,在南方外來入侵物種高發、頻發水域,開展水葫蘆、水花生等入侵生物遙感監測。同時,我們還建有應急撲滅清除機制,以備不時之需。”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環境保護站副站長高尚賓介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