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麥畦式”技術:像種麥子一樣種水稻

  • 發佈時間:2015-10-26 01:30: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傳統水稻種植方式是在全生育期根系都泡在水裏。日前,在浙江諸暨市“單季稻綠色增産增效技術整合示範區”,中國農科院展示了自主研發的水稻“麥畦式”濕種栽培技術,實現了“像種麥子一樣種水稻”。

  據統計,我國每年淡水缺口約300—400億噸。水稻是我國最大的耗水農作物,大約消耗農業用水量的70%,全國總用水量的50%。

  中國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陶龍興説,長期以來以淹水為主要特徵的水稻奢侈用水灌溉制度,造成水資源浪費嚴重,而化肥農藥隨大量灌溉水流入周邊水體,或下滲到地下,加重了地表和地下水污染。“麥畦式”濕種栽培技術是在保證水稻正常生育生理需水前提下,適度灌溉的節水技術。即在水稻全生育期,溝水不斷,保持土體濕潤,早晨稻株葉尖吐水正常;稻田盡可能不留水層,利用雨水,少用灌溉水。

  “水稻喜歡乾濕交替的濕潤環境,必須水泡的認識是錯誤的。‘麥畦式’濕種栽培技術提倡施用豆科植物等有機肥,種植超級稻、水耕直播、濕種旱管與節制用水等四項技術要素;構建了高産、節水、環保、養地四大效益的稻作技術新體系。”陶龍興説,這是一項省工的生態稻作技術, 減少水稻種植用水量、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化肥農藥留著土層表面,有利於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及水污染問題;每畝可節省灌溉用水150—200噸,節本增效150元左右。

  據統計,除內陸鹽鹼土及沿海鹽漬土稻田外,我國約有3.5億畝灌溉稻田可實施“麥畦式”濕種栽培技術,每年可節約灌溉水500億噸,並實現生物修復土壤肥力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