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迴圈經濟在隴原】金昌:環保農業方興未艾

  • 發佈時間:2015-10-13 07:31:36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興元 通訊員張虔

  金昌市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工作,積極發展迴圈農業,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廢舊農膜變成寶

  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于上世紀80年代初引進金昌市,並得以迅速推廣。但隨著地膜使用量的增加,廢舊農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嚴重危害自然環境。

  為此,金昌市出臺了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補助獎勵辦法,確立了政府倡導、企業帶動、網點回收、群眾參與的新思路。市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廢舊地膜回收加工企業及回收網點的補助和以獎代補、企業貸款貼息。

  同時,在農膜使用重點區域扶持建立了6家規模大、加工能力1000噸以上、終端産品有市場的廢舊農膜回收深加工企業,在永昌縣朱王堡鎮、水源鎮、城關鎮和金川區雙灣鎮、寧遠堡鎮等重點鄉鎮扶持創辦了8家殘留廢舊農膜初級加工企業,在部分村社設立回收網點25個。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田間有回收網點、生産有加工設備、産業有發展龍頭、市場行銷有平臺的回收加工利用模式。

  據了解,今年全市已回收利用廢舊地膜1863噸,回收利用率達56.7%。這些廢舊地膜經過加工變廢為寶,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尾菜派上新用場

  隨著人們對食用蔬菜品質要求的提高,丟棄的尾菜大量增加,其腐爛變質後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金昌市每年各類蔬菜種植面積約18萬畝,年産量55萬噸左右,年産生尾菜18萬噸左右。

  金昌市多渠道籌措資金,建設專門設施,在蔬菜集中生産村社對尾菜進行標準化發酵及深加工處理,製成肥料、食用蔬菜粉和飼用蔬菜幹,提高尾菜資源化利用率。

  項目實施過程中,市、縣、區農業環保站督促相關鄉鎮制訂實施方案,建立目標責任制,紮實推進工作,今年以來已綜合利用尾菜2萬餘噸,有效遏制了尾菜污染。

  金昌市農技中心農業環保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全市尾菜處理重點採取兩種方式進行補貼,一是對蔬菜集中生産村組修建漚肥處理池或深加工設施進行補助;二是對蔬菜流通環節的企業給予補助,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以加快尾菜資源化利用步伐。

  清潔工程“亮”門戶

  土墻、土房、黑屋子,旱廁、柴灶、沙土路……幾年前的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古城村,曾是一副破舊模樣。經過近年來的集中改造建設,如今農民住進了青磚黛瓦的節能型花園式住宅區,進屋瓷磚地,出門水泥路,做飯用沼氣,廁所用水沖,洗澡太陽能,全村人畜糞便、作物秸稈的利用率達到90%以上,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2.3%。

  金昌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從治理農業污染入手,實施以清潔田園、清潔家園、清潔水源為主要內容的“清潔工程”,推廣應用畜禽糞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稈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建立了“戶分類、村集中、鎮轉机、區處理”的生産、生活垃圾處理和物業化管理模式。目前,全市共建成部列和省列農村清潔工程示範點14個,建成農村物業管理站8處,建成生活垃圾集中掩埋場2處,配套設置地埋式垃圾桶648個,87%以上的農戶修建了滲水井和秸稈青貯池,農村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迴圈農業增效益

  永昌元生飼料公司利用農田秸稈生産牛羊飼料,用養殖牛羊産生的糞便開發生物有機肥,發展綠色高效節水農業,環環相扣,形成銜接緊密的迴圈産業鏈條。

  金昌市積極推進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初步形成了特色農産品加工迴圈經濟鏈和畜牧加工迴圈經濟鏈,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優化了生態環境。目前,全市農田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60%,規模化養殖場(區)固體廢物和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41%,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75萬畝,農田節水技術推廣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年節水1200萬立方米。

  目前,金昌市已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4個,省級示範區3個,發展各類農産品加工、儲運、保鮮企業372家,75%以上的農産品實現加工增值,實現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迴圈經濟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西王食品 15.84 4.55%
2 隆華節能 6.35 3.93%
3 三友化工 8.78 1.97%
4 華西能源 13.79 1.40%
5 啟迪桑德 28.84 1.3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太空智造 10.63 -5.00%
2 民和股份 10.39 -4.68%
3 兄弟科技 13.75 -3.03%
4 創業環保 13.79 -2.34%
5 格林美 7.28 -1.8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