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媽是我媽”還得求證

  • 發佈時間:2015-10-13 07:31:56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

  記者 宋曉東 劉碩

  胡錦武 秦宏

  今年7月份以來,民政部、公安部等多個部委接連下發通知,專門整治各領域濫開證明現象,明確規定了一些不再開具的證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不少機構對證明材料的需求並未減少,上了禁開清單的證明依然不得不開。

  有民政部門一天開具

  150多份婚姻記錄證明

  9月中旬,民政部下發通知,從9月15日開始將不再開具(無)婚姻記錄證明。記者9日採訪了解到,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目前民政部門已停止辦理(無)婚姻記錄證明;在鄭州、長春等地,一些基層民政部門表示“尚未接到具體通知”,仍可辦理。鄭州市金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鄭建剛告訴記者,目前一天仍開具150份左右。

  對於婚姻狀況證明,8月22日,“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網志發佈的18項不該由公安機關辦理的證明清單中也作出了明確禁開規定。僅幾天后,江西南昌一派出所就接到了開具婚姻狀況證明的申請。

  “8月26日,一位孩子母親拿著離婚證讓我們給證明她和丈夫‘離婚是真離婚’。如果不出具,孩子就不能在其戶籍所在地學校註冊。”南昌市墩子塘派出所民警余赟説,雖然婚姻狀況是民政部門掌握的情況,派出所根本無從證明,但考慮到居民的實際需求,還是為其開具了證明。

  另外一項需求量較大的證明——違法犯罪記錄證明,也被明確列入公安機關不予開具證明範圍:違法犯罪記錄是公安機關內部掌握情況,國家行政、司法機關政審、調查或企事業單位重要崗位人員任用需要了解的,應由需要單位派人持有效證件及單位介紹信,到公安派出所給予出具證明,對個人一律不予出具。

  此外,社區作為出具各種證明的“大戶”,也有明確通知要求減負。7月13日,民政部、中組部印發通知,明確指出“各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職責範圍內的證明核實事項不得要求社區出具證明”。記者近日到一些社區實地走訪發現,開證明依然是社區最耗費精力的業務之一。

  南昌市天賜良園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吳曉華為記者算了算要開的各類“奇葩”證明:交警查扣無法證明來源的摩托車,要居民來社區出具“買車發票丟了”證明;居民在家中死亡,火化時要社區出具“人死了”證明;有關部門提拔幹部,需要社區開具“人品證明”……

  “新規”之下需求仍然旺盛

  證明減負難落實

  採訪中,記者採訪銀行、房産仲介等基層部門和單位發現,雖然民政、公安相關開具證明的“新規”已廣為所知,但由於種種原因,對於證明材料甚至“奇葩”證明的需求量依然很大。

  法規制度有要求,依規必須開。目前,北京的基層民政部門已不開(無)婚姻記錄證明,但一些證明需求方並沒有更改相關規定。

  在從事安全保衛和律師等行業時,無犯罪記錄證明是法規要求必須開具的一項證明材料。鄭州市司法局和律師協會相關負責人10日對記者表示,目前申請辦理律師執業證照必須提供個人無犯罪記錄證明,雖然公安部門不對個人開具此類證明,但目前仍需要由申請人自己持所在律所開具的公函前往公安部門開具,還沒有實現完全“公對公”辦理。

  資訊交流瓶頸難突破,只能用“證明”來證明。中國工商銀行鄂爾多斯分行工作人員趙鵬表示,雖然銀行已了解相關部門不再開具親子關係證明,但是目前上級部門並未出臺新規免去證明要求。由於銀行無法查詢客戶完整的戶籍資訊,如果兩個人並不在一個戶口簿上,僅憑戶口簿也很難確證親屬關係,出於對客戶財産安全的保護,同時也為化解可能潛在的經濟糾紛,在辦理如提取過世老人存款等業務時,還是會要求出示類似“我媽是我媽”的證明。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廖曉明認為,目前公民戶籍、就業、生育、婚姻等基本資訊處於分散的碎片化狀態,不能實現部門間、地區間互通共用或共用程度不高。由於難以掌握相關資訊,“奇葩”證明仍不可或缺。

  誠信體系不完善,為避虛假資訊離不開證明。此前不少地方曾出現已去世老人由他人繼續代領養老金、有人提供虛假資訊騙取低保等情況,導致國家利益受損。有基層幹部認為,領取養老金要社區出具“人還活著”等“奇葩”證明,雖然給老百姓帶來了麻煩,但也是無奈之舉。

  證明“瘦身”應強化便民意識

  搭建資訊共用平臺

  多位專家表示,要徹底解決濫開證明問題,不僅要落實“新規”,堵住出口的“塞子”,更要疏導好要證明的需求,不能把群眾夾在一面要證明、一面不給開的尷尬境地。

  廖曉明認為,從便民角度出發,一些政府單位和部門對於能夠核實的情況應當自行核定,不應該把證明的負擔轉嫁給群眾。一些基層派出所和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為了避免在開具證明的問題上互相推諉扯皮、轉嫁風險,應建立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對於一些部門、單位借助強勢地位,為難群眾索要相關證明,應進行嚴肅處理。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付誠表示,資訊化為現代社會治理提供可能和便利,要打破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資訊壁壘,建設切實可行的資訊共用平臺,減少開具證明的種類和環節。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于丹丹認為,簡化證明還需要全社會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不誠信行為懲處力度,讓所有人意識到不能造假、不敢造假,對個人提供的資訊負責,弱化相關部門、單位在照章辦事中潛在的連帶風險,降低證明的非必要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