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TCL集團二次革命鳴槍 變身綜合性産業集團

  • 發佈時間:2015-10-10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變身綜合性産業集團,服務+金融+創投矩陣浮出水面

  孫聰穎

  改革的車輪加速前進,成立34年的TCL集團正在經歷發展史上的第二次轉型。萬變不離家電業務的多元化被業內視為TCL[微網志]集團的第一次革命;隨著集團架構調整和體量的不斷擴大,目前TCL集團將觸角延伸至服務、金融、創投等業務領域。

  TCL集團的二次革命鳴槍,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化拉開大幕。多元化向來就是雙刃劍,在迅速分散企業盈利風險的同時,也將稀薄企業主營業務的聚焦力。

  現年57歲的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微網志]曾表示,退休前要帶領TCL集團進入世界500強。能否借力多元化順利收官兩年大考,還待時間檢驗。

  “服務+金融+創投”矩陣浮出水面

  被稱為改革急先鋒的TCL集團再度發佈轉型戰略。李東生親自登臺解析戰略,和以往重點介紹華星光電、多媒體業務的盈利能力和創新方案不同。在此次戰略發佈中,除“智慧産品+網際網路服務”的全線産品規劃之外,李東生重點向外界介紹了TCL集團旗下的全球播、科天智慧雲、歡網和TCL金融等新型業務領域。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全球播業務累計激活用戶已突破300萬,院線日活躍用戶達25萬。歡網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智慧電視服務商之一,截至8月,其累計激活用戶已達1800萬,日活躍用戶500萬。科天智慧雲業務9月15日正式上線對外提供服務,9月23日已發展26家潛在客戶進行試用。

  不管是全球播還是歡網,均還屬於彩電産業鏈條上的縱向佈局。除此之外,李東生對於TCL金融控股集團的“1+5+5”佈局表示滿意。目前金融控股集團覆蓋對內、對外金融服務及金融投資三大領域,2015年已投資56.5億元,近期擬新增投資3.4億元,預計今年累計投資額60億元。

  創投板塊也出現新的進展,“深圳的TCL創投有限公司與十方基金聯合,建立一個創新孵化器。此孵化器是吸引外部的創新企業進來,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0個項目。”李東生介紹稱。

  實際上做出此番調整是為了降低整個集團目前盈利模式帶來的風險,從去年開始,業內就有TCL集團“恐步三星[微網志]後塵的説法”。近年來,TCL集團業績在家電企業中表現突出,但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華星光電面板業務。從2015年上半年業績就可見一斑,TCL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20.89億元,同比增長5.54%。起家的TCL多媒體業務的凈利潤同比下滑近20%,與此相比,華星光電實現銷售收入81.67億元,凈利潤12.4億元,貢獻凈利潤佔比達60%。

  這樣的模式與三星集團有異曲同工之處,近年來三星集團大約七成收入來自手機業務。手機市場風吹草動,三星股價、市值、盈利能力立竿見影受到連帶影響,抗風險能力極弱。如何改變華星光電業務一家獨大的局面,複製華星光電模式到新的業務板塊,成為李東生面臨的當務之急。

  李東生此番動作被業內視為TCL集團的第二次多元化。第一次多元化是家電業務的橫縱向延伸,TCL從彩電供應商變為全家電業務企業,包括彩電上游面板業務。

  TCL集團二次革命蓄勢已久,分為兩個重要階段。2014年2月集團提出“智慧+網際網路”與“産品+服務”的“雙+”戰略。

  今年2月,TCL集團調整公司現行産業及業務結構,將集團主要産業和業務及企業分別歸屬為産品業務領域、服務業務領域以及創投投資業務。“産業架構被調整為新的‘7+3+1’結構,未來將有11大業務板塊。”TCL集團公關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

  “7+3+1”中的“7”指的是TCL多媒體、華星光電等傳統業務板塊; “3”指的是TCL組建三大服務業務板塊,即新組建網際網路應用及服務業務群、銷售及物流服務業務群以及已成立的金融事業本部,服務業務在公司總體産業結構的比重大幅提升;“1”則指的是TCL集團創投及投資業務群。今年2月的業務調整再次強化服務、金融、創投業務的分量。

  這樣的調整初見成效,TCL集團營業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産品業務板塊收入362億元,同比增長79%;剛剛成立不久的服務業務板塊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21%,值得注意的是此業務板塊在集團內部的比重提升2個百分點。

  組建國際化高管團隊

  在TCL戰略發佈會上,出現了多位洋高管。一位是TCL通訊副總裁,來自法國。另一位是今年8月履新的華星光電代理CEO金旴植,來自南韓,曾任LGDisplay副社長,2010年華星光電成立之初加入任高級副總裁,現任TCL集團副總裁,華星光電總裁。

  今年以來,TCL集團主要業務部門高管職位進行大幅調整。TCL多媒體總裁郝義已正式離任,繼任者為TCL集團最核心業務部門華星光電原CEO薄連明。華星光電CEO由總裁金旴植代理。今年5月,負責TCL 的O2O業務開展的惠州酷友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韓青離職。2015年6月,TCL通訊COO王激揚因病休假。

  截至目前,TCL今年已經有4位高管相繼變動。在人才為王的時代,這一變動引發業內關注,有媒體甚至以“TCL內部高層嘩變”等字眼來形容。

  尤其是國際范兒十足的郝義的離職更是引發業內高度關注。70後海歸郝義2004年加入TCL集團。個性張揚、英文流利,曾經擔任李東生商務助理、海外業務中心總經理、多媒體CEO等職位。

  對於郝義的離職是否是因為業績原因,高管團隊為何出現如此大的變動。李東生對此並不諱言。他表示,最近TCL管理團隊確實出現了一些變動,但沒有像外界形容的那樣誇張,“郝義給我當過很多年助理,個人感情來講,我還是很希望他繼續在TCL團隊發揮作用,他的離職主要是他個人原因。”

  對於《中國經營報》記者提出的“多媒體CEO的考核要求”的問題,李東生表示多媒體部門的掌門和通訊、華星、家電等業務板塊無本質性差異。作為一個CEO業務能力要全面,滿足企業四項能力建設,即技術創新能力、工業能力、全球化經營和管理渠道銷售能力,還有一個網際網路應用和服務的能力。“薄連明作為集團總裁、原華星光電CEO親自掌舵多媒體業務,也足見此塊業務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剛剛過去的半年來看,多媒體部門的競爭力出現改善。”

  日前,TCL集團從旗下業務管理部門晉陞了四位高管,有三位是“外援”,李東生認為這符合雙輪驅動(雙+戰略和國際化)戰略需求。2004年TCL集團試水國際化,2014年TCL集團銷售收入1000億元,其中有470億元是來自海外業務。“國際化除了海外業績佔比,另外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團隊。”李東生強調。

TCL集團(00010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