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TCL李東生:2015年中國面板出貨量有望超過台灣

  • 發佈時間:2015-04-24 20: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産能過剩言論日趨增多的背景下,國內液晶面板行業又添“新丁”。

  4月24日,華星光電在深圳宣佈,總投資244億元的華星光電二期正式投産,由此,深圳市再度增加一條8.5代面板生産線。伴隨華星光電二期投産,TCL集團(000100.SZ)董事長李東生預測稱,2015年中國面板出貨量有望超過台灣,兩年後的2017年中國面板出貨量將有望與南韓持平。

  面對增長如此迅速的行業形勢,那麼華星光電將如何維持在集團內部“利潤奶牛”的狀態?對此,TCL集團執行董事、COO薄連明表示,華星光電要保持持續下“金蛋”,不能僅靠過去已有的做法,而是需要迭代創新。

  “未來兩三年,供需基本平衡”

  2015年,堪稱面板行業大躍進的一年。

  包括華星光電二期在內,國內還新增了京東方重慶、中電熊貓南京共計三條8.5代線投産。此外,四天前,京東方A(000725.SZ)公告稱,公司豪擲約700億元,計劃投産1條10.5代線和1條8.5代線。

  這種密集的産能釋放狀況,也使得部分行業分析人士認為,2015年中國的面板行業總體供應狀況已經有些過剩,而整體過程的狀況下,僅有部分産品會有一些結構性緊缺。

  對此,李東生表示,從目前國內已經建成投産的項目來看,包含大陸地區外資廠商的産能項目在內,電視面板和小面板的出貨量將在今年超過台灣。兩年後的2017年,大陸地區的出貨量將與南韓的出貨量持平。

  “這種狀態將是比較確定的事實,”李東生稱,從供需角度來看,未來兩到三年,國內的供需將基本保持平衡,這種平衡的狀態將會持續到2017年。“總體來看,面板行業和經濟有很大關係,如果全球經濟非常好的話,面板行業會有更好的擴展和延伸。”

  對於京東方的最近舉動,李東生表態頗為謹慎。他説,“我們注意到最近另外一家廠商宣佈了一個大膽的策略,我們在內部也比較關注京東方這一大的擴展計劃。”

  薄連明補充認為,從最近的投資計劃來看,“京東方的熱情很高,而華星光電的發展也不會止于目前的三期計劃”。

  “利潤奶牛”的保鮮之道

  成立於2010年的華星光電,是深圳建市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工業項目。

  華星光電一期投資245億元,2011年8月投産後當年實現盈利。目前投産的華星光電二期,總投資244億元,預計年均銷售額將達202億元。而加上華星光電三期,TCL集團在面板行業投資總計高達649億元。

  TCL集團年報顯示,已投産的華星光電一期項目,過去扮演著集團公司“利潤奶牛”的角色。具體來看,在2014年TCL集團1010億元的營業收入中,華星光電的總計貢獻了180億元,佔比約為19%。而在利潤貢獻方面,華星光電凈利潤達24.3億元,在TCL集團2014年總利潤中佔比高達56%。

  此外,薄連明透露,華星光電過去兩年為集團貢獻的凈利潤總額約為50億元。

  伴隨全行業的擴産競爭的事實以及産能過剩的可能性,外界對華星光電二期投産多少帶有些甜蜜中略帶苦澀的猜想。對此,李東生認為,整個行業在未來2-3年將供需基本平衡。

  華星光電將如何維持“利潤奶牛”的保鮮狀態,薄連明早前表態稱,“這是我們經常問自己的問題,公司內部更多是緊迫感。華星光電要持續下金蛋,必須不斷迭代創新。”

  薄連明透露,華星光電內部制定了通過創新獲取競爭優勢的四步路徑,分別是效率領先、産品領先、技術領先和生態領先。2015年,華星光電將從效率領先全面轉向産品領先,從而保持華星光電持續盈利能力。

  作為面板行業的重要下游市場,彩電行業在2015年一季度取得一定恢復性增長。行業研究機構中怡康預測, 2015年彩電業增長6%—8%,而奧維諮詢的預測數據約為增長10%。對此,李東生表示,綜合目前的第三方數據來看,一季度國內彩電行業市場不是很樂觀,而對於TCL來説,今年會努力做的比行業好一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