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信部等部門交流"華為品質預警"等33項品質標桿經驗

  • 發佈時間:2015-09-27 11: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7日訊 (通訊員 楊涵汀)為推廣先進的品質管理方法和優秀企業的最佳實踐,提高企業品質管理能力,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水準,加快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由工信部主辦、中國品質協會、廣東省經濟以及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單位承辦的2015年第一期品質標桿學習交流活動於9月24-25日在廣州市召開。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此前,工信部已經確定了“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大數據分析在品質預警中應用的經驗”等33項典型經驗為2015年全國“品質標桿”。

  在此次會議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沙南生、中國品質協會秘書長段永剛以及廣東省經信委、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的相關領導出席併發表了重要講話,同時還為2015年度33家全國工業企業品質標桿授牌。

   “製造強國”品質為先

  沙南生在講話中回顧了工信部品質標桿工作實施四年以來取得的進展和創新。他説,四年以來,圍繞發揮優秀企業的榜樣帶頭作用,通過品質標桿工作的開展,在工業企業中營造“樹標桿、學標桿、超標桿”的品質改進氛圍,持續提高品質管理能力,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水準,加快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經過了初評及現場答辯、公示等環節,工業和資訊化部最終確定了33項典型經驗為2015年全國“品質標桿”。在這33項典型經驗中,既有起源於企業自身的獨特做法,還有精益生産、卓越績效模式等多种先進品質管理方法在我國企業的應用創新,同時還囊括了在品牌培育、網際網路+應用方面形成引領效果的企業最佳實踐經驗。希望企業可以以此為鑒,總結、踐行相關經驗,把好的案例和做法報告給領導,推動企業品質品牌管理的創新做法,提升企業的品質管控水準。

  沙南生又結合我國工業企業品質管理的現狀,提出了三點意見:首先是要緊跟建設“製造強國”的步伐。

  在國務院頒布的《中國製造2025》中明確把“加強品質品牌建設”列為一項重點任務。我們要認識到,建設製造強國必須以“品質為先”。因此,品質品牌建設要與《中國製造2025》的各項任務有機結合,才能有堅實的落腳點。按照《中國製造2025》“1+X”規劃體系的部署,工信部、質檢總局和國防科工局牽頭,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制定“品質品牌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從政策、項目、資源等方面為品質品牌建設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大家要緊跟建設製造強國的步伐,以品質品牌為“生命線”,把企業、把行業做得更強。

  其次是要借網際網路之力,提高品質品牌建設成效。

  近年來,“兩化深度融合”、“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新觀念、新技術、新業態成為社會熱點。“兩化深度融合”是工信部的立部之本,也是建設製造強國的戰略任務。也是基於這些,今年我們品質標桿中加入了“網際網路+”應用方向標桿,希望能夠通過做的好的企業形成引領效果,促進企業資訊化與工業化快速融合發展。今年9家獲得“網際網路”+應用方向品質標桿的企業在如何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打通産品設計、生産製造、品質管控、行銷服務等流程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希望能給予廣大企業的資訊化建設工作有所啟發。

  第三是“品質標桿”所在企業要為建設製造強國的大局服務。

  企業獲得“品質標桿”既是榮譽也是責任,公佈“品質標桿”的文件,都是蓋著我們國徽章以工信部部文向社會公佈的,今後我們也會在統一宣傳和項目申報上給予政策支援,提升標桿所在企業品質品牌形象。獲得榮譽的企業應履行推廣和交流的責任,在不涉及企業商業秘密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與其他企業開展多方面的對標及交流。同時,獲得品質標桿的企業要繼續在品質管理、品牌培育、“網際網路+”應用技術等方面加強改進創新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提升實踐經驗的理論基礎,將現有的經驗完善,形成企業特色,甚至形成中國特色的管理方法(技術),向社會、向國際推廣展示,提升我國企業品質品牌形象,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質協進一步推廣品質標桿經驗 為品質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品質協會秘書長段永剛在致辭中講到,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發展,“有品質的效益”理念逐漸被社會各界所接受,也促使標桿活動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和重視,因此工信部開展的標桿活動也正是適應了廣大企業的需求。

  “中國品質協會作為品質科技社團組織,其使命就是推動品質事業的發展”。段永剛表示,推廣先進的品質管理方法一直是中國質協的業務主線。今後,中國品質協會將繼續發揮技術和組織優勢,在工信部指導下,將標桿經驗進一步總結提煉,形成普遍意義的工具和方法,在更多工業企業落地、生根和見實效。

  此外,今後中國質協還將在推廣先進品質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加大在創新領域推廣適宜的方法。

  交流活動中,來自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的專家張増照和北京航太航空大學教授趙廷弟分別就“TSQR助力中國製造的原理及應用案例”和“大數據與品質可靠性”的主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來自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分享了品質標桿實踐經驗。

  此次交流活動共有來自北京、山東、河南、黑龍江、廣東等全國各地的近200家企業的300多名代表參加。代表們紛紛表示要向標桿企業學習,努力提升全員品質意識,為品質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此次活動還將在工信部品質標桿服務平臺和品質標桿微信平臺上同期發佈,供廣大品質工作者免費觀看。 據悉,今年10-11月工信部還將在全國舉辦3期品質標桿交流學習活動,除廣州外,接下來還將在蘭州、蘇州、淄博舉辦相關主題的交流學習活動,供廣大企業免費參觀學習。

  據介紹,品質標桿是指工業企業推廣應用先進的品質管理方法和品質工程技術、開展品質管理創新活動,以提高産品實物品質、改善品質保證能力和提升經營績效的最佳實踐。工業和資訊化部自2012年起在全國工業和資訊化系統開展“品質標桿”活動。

  2015年全國品質標桿在以往推進先進品質管理技術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網際網路+應用和品牌培育兩個新方向,重點選擇應用先進品質品牌管理方法的工業企業,尤其是企業應用“品質管控流程資訊化”、“生産過程整合協同操作”、“遠端個性化定制”、“雲端售後服務”和“遠端監測維護”等方式實現品質管控能力和服務品質水準提升,提高實物品質以及提升經營績效等方面的最佳實踐經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