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現資源共建共用 推動中藥材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16 05:29:32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訪第三屆中國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執行主席、山西振東集團總裁李安平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醫學目的、醫學模式發生了巨大變革,維護健康已成為人類共同的追求。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其理念卻代表著未來醫學的方向,中醫藥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中醫藥迎來了跨越發展的機遇,這是時代的需求,也是歷史的責任。

  任何一個産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市場秩序的規範。中醫藥産業的發展,離不開中藥材品質這個核心問題。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如何整合優勢資源,規範藥材種植,提高中藥品質,保障有序供給,推動産業健康持續發展。9月18日—20日,在山西長治召開的第三屆中國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交流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聯盟成員、專家學者將圍繞這些話題展開研討。結合這些主題,本刊專訪第三屆中國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執行主席、山西振東集團總裁李安平。

  聯盟成立三年加快中藥生産“第一車間”建設

  問: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已經成立三年了,它的核心作用是什麼?

  李安平: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是由業內專家、科研單位、中藥材種植企業與中藥生産企業共同組成的一個新型合作模式,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的意義,就是共同建設中藥材基地,實現資源共用共用,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浪費,同時也能保證中藥材的品質。聯盟旨在把中藥工業骨幹企業的中藥材資源需求,聚集到目前規範化、規模化、組織化基礎較好、又有發展前景的道地産區藥材生産企業,共建共用現代中藥農業資源基地。同時,聯盟組織全國各個科研院所,加強中藥材科研、規範化種植技術的開發。最終實現藥材品質安全、穩定、可追溯。

  問:我們知道,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是在專家以及熱心中醫藥發展事業的企業家們的共同推動下成立的,為什麼要促成這樣的聯盟?

  李安平:近年來,包括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商業、中藥養生等在內的中藥産業在我國已初具規模,去年我國中藥産業的總産值已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藥材資源家底不清,野生資源瀕危;種植不規範,生産水準落後,管理粗放;藥材標準不健全,缺少科技支撐,品質良莠不齊已成為威脅中藥産業健康發展的隱患。因此,推進中藥材種植的規範化、規模化發展勢在必行。

  2015年4月國家十二部委聯合出臺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明確指出,中藥工業企業應引導中藥材規範化、規模化種植。因此,實現中藥材資源共用,建立中藥材基地共建共用聯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同時,聯盟的成立,將在中藥材科研、技術開發、品質標準體系建設、飲片加工、市場銷售等方面展開闔作,共同促進中藥材産業發展。

  問:聯盟成立以來,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李安平:2012年開始籌備,聯盟籌備組在發起單位的支援下,匯集發起企業已有的資源基地、工信部和科技部給予支援的基地項目、GAP認證基地以及專家們推薦的藥材基地200多個,通過現場摸底、座談了解,結合企業自身願望,篩選出第一批推薦共建共用的中藥材基地28個,涉及藥材品種26個。

  2013年、2014年,聯盟先後在雲南、河南召開兩次聯盟會議,圍繞中藥材種植、生産技術、價格、基地管理等多方面開展論壇,並深入當地制藥企業、中藥材基地考察。此外,聯盟還積極召開了人參、黃芩、防風、半夏、甘草、紅花等品種的聯盟專題會議,開展了中藥優質優價政策研究,為國家實施GAP提出建議,組織專家調研優質中藥材基地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共建共用的聯盟基地40多個,涉及中藥材品種35個,為加快中藥生産“第一車間”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有效推動了我國中醫藥産業發展。

  問:隨著中藥材産業的發展,聯盟對未來有哪些規劃?

  李安平:中藥農業現代化是中藥産業現代化的基礎與保障,今後,聯盟將研究實踐長期合作模式,不斷推出中藥材共建共用基地企業,逐步形成中藥農業現代化的百強群體,努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中藥農業生産經營體系。通過“産、學、研、用”有機結合,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資訊技術共用,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力,提高中藥産業化發展水準。

  山西中醫藥資源大省亟待變身中醫藥強省

  問:您對山西的中醫藥産業如何看待?

  李安平:山西是中醫藥資源大省,境內中藥材種類多,蘊藏量大,位列全國第六位。山西中藥材種植的歷史悠久,根據《本草綱目》中所記載,人參源自上黨地區,種植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又如正北芪,也叫渾源黃芪,在我省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代被作為貢品進貢朝廷。此外,安澤連翹、絳縣柴胡、平遙山藥等皆被選為國家地理標誌。

  然而,儘管擁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但是,山西卻並非中醫藥強省,相對於全國的醫藥産業,山西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位置。因此,應該從政策、人才、機制、科研項目等方面,加大對中醫藥産業的扶持力度,制定科學的長遠發展規劃,利用中醫藥資源大省的優勢,使山西發展為中醫藥強省。

  問:山西目前的中藥材産業現狀是怎樣的?

  李安平:從資源分佈看,調查統計全省有中藥材1456種,其中,植物藥1293種,動物藥133種,礦物藥30種。藥材資源主要分佈在六大山脈,即中條山山脈、呂梁山脈、五台山山脈、恒山山脈、太岳山脈、太行山脈。

  從中藥材種植情況看,我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約65萬畝,佔全國種植面積的3.45%。連翹、地黃、遠志、款冬花等年産量已經超過全國同品總量的50%以上。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中藥材品種如山茱萸、山桃、山杏、知母、酸棗仁等也發展迅速,但全省中藥材年産值依然偏低。

  從中藥飲片看,我省中藥材加工企業有126家,中藥飲片加工總産值小,地産中藥材年加工量不足總量的15%,增長率遠遠低於全國平均增速。

  問:目前,振東制藥正在受省裏委託,起草山西中藥材産業發展規劃,這個規劃也可以看做山西中藥材發展的行業標準,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規劃的思路?

  李安平: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我們希望通過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突出山西中藥材的道地品種和區域優勢,紮實推進全省中藥材産業發展,培育壯大龍頭企業,促進藥農增收致富,實現中藥材産業可持續發展。比如説,各級政府部門應該成立中藥材産業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中藥材産業發展的宏觀指導、組織協調。應該重視專家的作用,成立專家委員會,對中藥材科研開發、基地選址、品種選擇、發展面積、規範化種植技術、炮製加工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同時發改、農業、科技、財政等部門的專項資金應該統一調配使用。另外,還應該加大政策支援,強化項目評審,加大人才引進,扶持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建設,對中藥材種植、加工項目進行扶持。

  振東集團科技創新引領發展

  問:科技創新是我省當前作出的重大戰略發展規劃,省委省政府近期在振東集團調研時,也多次對企業堅持科技創新、走國際化道路表示讚賞。能不能介紹一下振東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舉措?

  李安平:目前,我省正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振東集團科研也在穩步發展。振東集團從2002年步入制藥領域,就踏入了高科技行業,十多年的時間裏,振東從多元化聚焦到大健康,從單一的制藥,發展到從源頭做起的全産業鏈,每一步發展都有科研相伴。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振東集團先後被授予國家科技創新示範企業、國家級智慧財産權優勢企業、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國專利優秀獎等榮譽稱號。

  2014年至2015上半年,振東集團共完成新藥申報36項,有序推進在研項目65項,完成國家、省市等各級課題申報120項,承擔國家級課題8項,完成專利申報60項,專利授權33項,出版《中國苦參》專著一本,發表科技論文34篇,其中SCI文章4篇。

  今後的發展當中,我們要強抓機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將科研獎金納入項目預算,加強業績考核,將研發、生産、銷售、管理等各領域納入到創新範疇,按業績和貢獻進行獎勵,充分調動創新創業激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嚴格標準、嚴格把關,加強研發、多出新品,讓人民群眾用上質優價廉的放心藥。

  問:振東集團的藥材種植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採用哪種模式發展?

  李安平:近年來,振東集團的主導産業不斷壯大,帶動了藥材種植基地的迅速擴張。在基地規劃中,我們堅持以品質為保證,以貧困縣為重點,按照國家中藥材GAP認證標準要求,先後在武鄉、平順、渾源規劃建設了苦參、黨參、連翹、黃芪規範化種植基地,全力培植以藥材開發為主導的區域産業。並在武鄉等縣同步規劃建設了綠色農産品生産基地,形成了以農産品開發、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及市場銷售于一體的産業鏈和綠色農産品生産基地。為確保産業健康發展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集團採取“公司+政府+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為農戶提供優質藥材種子,免費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術和田間管理培訓,並與農戶簽訂了最低保護價收購合同。目前,集團僅藥材種植基地已輻射新疆、貴州和我省的15個貧困縣,基地面積已超40萬畝,帶動當地10萬餘農戶增收致富。

  問:對於山西中藥材産業的未來,您有沒有信心?

  李安平:隨著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大力推進中醫藥發展方面取得共識,並且出臺相關産業發展規劃,我相信山西的中藥材産業發展將會向著健康、良性、積極的方向發展,根據市場需求和全省中藥材産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全省中藥材種植要穩步擴大面積,實現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面積300萬畝。同時全面提高品質,積極提高加工水準,大力促進中藥提取物、配方顆粒、養生保健食品、中藥製劑的外銷,到十三五末,我省中醫藥“千億産業”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

  伊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