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典案例”總是錯誤的商業實踐?

  • 發佈時間:2015-09-12 15:31:0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學院學些什麼?時下,國內許多走出MBA課堂的人都會説,主要是案例。毫無疑問,商業案例教學成為近年來國內商學院課堂的主導模式。因此,有人稱,商學院是觀察商業的窗口,也是涌現商業思想的策源地。但與之相悖的觀點則表現在享譽全球的管理學大師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而非MBA》一書中,他不止一次地表示,傳統的商學教育是“招收錯誤的人,用錯誤的方式,獲得了錯誤的商業實踐”。

  照搬成功案例 勢必陷入困境

  有MBA教師承認,如果放長眼光,將視線指向10年前、20年前的MBA課堂,商學院經典案例經常是錯誤的商業實踐。進入新世紀,很多商學院案例庫或者教材中標桿級的企業紛紛陷入困境,如諾基亞、惠普、新力、松下、柯達等等。行業巨變、管理不善、業績下滑、創新不足等諸多難題,讓這些有著數十年甚至百年曆史的企業,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顛覆,甚至是被淘汰。他們中的大部分其實看到了未來的風險,但組織上的惰性讓他們在轉型時難以掉頭,最終來不及變革。專家指出,很顯然,如果照搬照抄這些所謂的“成功案例”,企業經營者勢必陷於困境。

  市場變幻莫測

  成功只是一時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可以發現,市場變幻莫測,所謂的“經典案例”根本無法解釋市場變化。

  以手機通訊行業為例,20年前根本無法想像“摩托羅拉”這個商學院案例中被譽為引領尖端技術和卓越典範的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會走到如今這般田地。這個曾一度每隔10年“開啟”一個新工業領域的公司,曾先後開創了汽車電子、電晶體彩電、集群通信、半導體、行動通訊、手機等多個産業,並長時間內獨領風騷,然而1998年,在它將移動手機推向全世界後的第十四年,終究被諾基亞所超越,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移動手機製造商的寶座。而諾基亞,這個令無數商學院為之傾倒的手機製造業昔日王者,用十年時間轉型成長,完成了從輪胎、有線電纜、廁紙到世界手機巨頭、歐洲公司市值冠軍的蛻變,然後僅用3年,諾基亞竟然快速衰落,令人唏噓。在並不遙遠的2008年,作為全球率先推出首款Android智慧手機的HTC,用四年時間成為了台灣股王,2011年4月其市值更一度超過昔日的手機巨頭諾基亞,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廠商。但也就在這一年末,巨星隕落,其市值八個月縮水40%,HTC的鼎盛時代甚至尚未來得及大放異彩,就快速終結了。

  直接翻譯國外

  借鑒意義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國內商學院使用的案例超過90%是直接翻譯自北美商學院。國內商學院的學生,包括就讀MBA的學生在內,大部分都不是企業核心的管理者,因此教學只能是單方面的傳輸。而對於當時中國的企業界實際來説,這些理論和案例中既沒有國有企業可借鑒的經驗模式,也不符合一直處於國企和外資夾縫中艱難發展的民營企業和大多數“草根”民營企業家的現實需求,更沒有考慮到中國社會狀況的“特殊國情”和市場經濟發展的“特殊階段”。因此,在企業界內,部分人提出商學院學習對企業經營並無裨益的“商學院無效論”也非空穴來風。

  跳出傳統思維

  提高管理水準

  專家指出,當務之急,我們的商學院要跳出傳統的教學思維,商學院更重要的責任是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準、國際視野和商業理念,培養未來企業領袖。一位國內商學院負責人明確表示,“許多人將MBA錯誤地理解為一種研究生教育,把管理學課程設置和普通研究生混同在一起。事實上,MBA是一種高級職業教育,絕不是研究生教育。”

  跳出傳統案例教學的MBA該向何處去?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內MBA課堂上,教授們不需要分析複雜的社會因素與人為因素,也不需要實地考察管理者面臨的問題,他們更傾向於在一個虛擬環境中設計學生們的行為模式,而不是走進現實的管理世界。與此相對應,學生們則更希望能在畢業時交出規範的學術論文,“更類似于學術型碩士生”,而不是像他們的歐美同學那樣,為某個企業或者行業撰寫調研報告、或者自行設計一個創業計劃作為畢業的證明。

  從虛擬的課堂走向企業,從學術論文變為實實在在的企業報告,也許是我國MBA教育需要改革的方向。本報記者 張炯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