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熱點追蹤 > 正文

字號:  

中國手機商欲主宰世界 英媒:還需擺脫山寨機形象

  • 發佈時間:2015-09-12 06:40:46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道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31日刊登索菲·柯蒂斯的一篇文章,題為《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欲主宰世界》,文章認為,認定中國大品牌不可能在未來幾年取得重大突破將是非常愚蠢的。全文如下:

  中國已經長期穩居世界第一大智慧手機市場,佔全世界智慧手機銷量的30%以上,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市場出現飽和跡象,促使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前往海外尋找新的增長點。

  根據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C)的調查結果,2014年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佔到全世界的32.3%。但預計2015年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的同比增幅僅為1.2%,低於2014年的19.7%。而且,隨著印度等高速增長的市場繼續擴張,到2019年,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在全球市場所佔的份額預計將降至23.1%。

  與此同時,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的分析師稱,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智慧手機銷量同比下降4%。這一降幅導致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慢增速——第二季度全球智慧手機銷量約為3.3億部,同比增長13.5%。

  IDC全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項目主管瑞安·裏思稱,儘管中國仍然是一個重要市場,但隨著國內增速顯著放緩,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未來幾年關注的將“更多的是出口而不是消費”。

  報道稱,然而,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一直很難在歐洲和美國擴大人氣。在歐美地區,品牌依然對購買決定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競爭對手會投入大筆資金用於行銷。

  英國CCS洞察公司的分析師本·伍德説:“英國消費者特別容易被他們了解的品牌所吸引,這使得通常有著陌生且拗口名字的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很難獲得他們的關注。”

  他説:“蘋果和三星等公司都曾投資數億英鎊進行品牌行銷。而到目前為止,中國製造商一直不願進行此類令人咋舌的投資,這意味著它們鮮為人知的産品的品牌認知度通常比較低。”

  許多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已經在採取新的策略以贏得外國消費者的青睞。2014年,聯想集團斥資125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公司,使自己在美國和歐洲都獲得了穩固的立足點,並將它推上了2014年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製造商的寶座。

  聯想還繼續發佈摩托羅拉品牌的産品,最近剛剛推出了售價179英鎊的新款手機Moto G以及兩款Moto X手機——其中Moto X Play面向比較喜歡運動的用戶,而Moto X Style則針對喜歡奢華感的人群。

  被稱為“中國的蘋果”的小米公司將目光投向了發展中國家市場,前不久宣佈了開始在非洲銷售智慧手機的計劃。在此之前,小米公司已經在印度取得了成功。據它説,自從6個月前進入該國市場以來,它已經在當地賣出了100萬部手機。

  小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其簡單而有效的行銷策略密不可分。小米在網上賣産品,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並通過社交媒體、口碑及其風靡的“閃購”模式推廣産品。

  與此同時,身為目前世界第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的華為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獨立品牌“榮耀”。除了發音對西方人來説更容易之外,這個品牌旨在吸引想以可承受的價格購買高配置智慧手機的年輕時尚消費者。

  華為日前在英國發佈了最新款旗艦型智慧手機“榮耀7”。這款手機號稱擁有高端配置,比如鋁制機身、5.2英寸全高清顯示屏、指紋識別器、20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和800萬像素自拍攝像頭等,售價僅為250英鎊,相當於同等配置的知名品牌手機售價的一半。

  伍德説:“以往,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重視的往往是低端、低配置市場。不過這種情況已經開始改變。最近,我們看到華為、小米等很多公司都推出了擁有高端配置和中端價格的極具吸引力的産品。”

  他説:“隨著消費者開始認識到這些公司的智慧手機‘足夠好’,而價格卻大大低於同等配置的知名品牌手機,我們可能會看到情況發生轉變。”

  華為榮耀總裁趙明表示,該品牌在2015年上半年開始飛速發展,手機銷量達到2000萬部,收入26.3億美元。他將榮耀品牌的成功歸結于穩定的技術投資、以“數字原住民”為受眾的目標定位以及它所建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華為公司説,“榮耀7”的設計有消費者——華為稱之為“粉絲”——的參與,他們將繼續根據粉絲的反饋開發迭代産品。

  報道稱,消費者對智慧手機個性化和靈活性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榮耀品牌讓消費者參與研發過程和産品設計的策略能夠幫助它保持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

  趙明説,隨著手機業的發展,人們將不再把他們的智慧手機視為“三星産品”或“榮耀産品”,而是當作“我的産品”,其功能將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定制。

  “我們認為,將來用戶將不再只是消費,而想要參與産品開發,”他説。“我們已經調整了內部組織、研發和供應鏈以適應這種模式。”

  和小米一樣,榮耀也通過亞馬遜和華為商城(vMall)在網上銷售手機。趙明相信,這種已經在中國被證明成功的電子商務模式可以在其他市場被複製。

  他説,許多歐洲人仍在購買合約機,但只簽一份Sim卡合約而在網上買手機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趙明説:“回到四五年前,在中國,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的智慧手機只佔5%左右。而現在,我們在2015年看到,有27%到28%的智慧手機是在網上銷售的。”

  他説:“在歐洲,電子商務模式有著巨大的潛力,因為它會減少大量中間成本,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把全部精力和投資都集中在為終端消費者提供最佳體驗上。”

  到目前為止,這一策略被證明是有效的。2014年,榮耀在全世界售出2000萬部手機,其中包括在國外售出的150萬部,遠高於2013年的100萬部。榮耀的銷售收入也從2013年的1億美元增長至2014年的24億美元。

  華為榮耀2015年的目標是在全球售出4000萬部手機,其中在海外銷售600萬部。榮耀稱,他們正走在實現這一目標的“正軌”上,榮耀7在中國的預約量已經達到900萬部。

  不過,由於意識到移動運營商在英國仍具影響力,榮耀已經與英國第四大運營網路3 UK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榮耀稱此舉將産生“品牌協同”效應,有助於宣傳和銷售新款榮耀手機。

  3 UK的市場行銷主管托馬斯·馬勒席茨説,該公司有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已經開始通過電子商務渠道從中國購買手機,正是這一趨勢促使3 UK成為榮耀7在英國的獨家運營夥伴。

  他説:“去年有多達五位數的消費者通過中國網路渠道購買這些品牌的手機。那是一年半之前,而且只是個開端,所以你可以想像又增加了多少。”

  他説:“因此,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跡象,説明存在一種趨勢。這是一種增長中的趨勢,儘管還不夠龐大,但正在發展成為一股大浪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需要儘快加入其中的原因。”

  像榮耀這樣的中國智慧手機品牌或許是這一趨勢的組成部分,但它們還需要努力擺脫“廉價山寨iPhone”製造商的形象,才有可能贏得英國消費者的青睞,並憑藉自身實力成為受人尊敬的品牌。

  報道稱,三星和蘋果分別佔據了全球智慧手機市場22%和16%的份額,因此這兩家公司現在還不大可能擔心中國競爭對手構成的威脅。

  不過伍德表示,品牌不能代表一切,那些擁有傑出設計、超強性能和實惠價格的手機,吸引力也不容小覷。

  他説:“人們很容易忘記的是,在15到20年前,LG和三星這樣的品牌也曾在愛顧(Argos)和Comet等折扣店銷售廉價微波爐。”

  他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公司已經將自己打造成為領先的消費電子品牌。認定中國大品牌不可能在未來幾年取得重大突破將是非常愚蠢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