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物流業十餘年持續“快奔” 業界共謀“網際網路+”新格局

  • 發佈時間:2015-09-10 21: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杜燕)2000年以來,中國全社會物流總規模平均每年增長超過20%,今年1至7月增速仍保持30%以上,且目前中國物流業總收入超過7萬億元人民幣。不過,業界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物流業不能一味求快,當務之急是解決發展水準低的問題,因為“與別人差了近30年”。

  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主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支援的“網際網路+物流新格局”論壇今天在京舉辦。來自物流企業、電商平臺、實體零售等産業鏈高層以及主管行業協會共聚一堂,首次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物流業新空間、新格局。

  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國物流發展的方向在哪?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這些年中國物流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快。其中,規模擴張速度快,全社會物流總規模從十幾年前的90多萬億增至2014年的214萬億;從2000年以來,按現價計算,社會物流的總規模平均每年增長超20%。雖然近兩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放緩有所放緩,尤其傳統物流業增速放緩,但新型的物流,如快遞、電商物流增速仍然很快,今年1至7月增速仍在30%以上。此外,中國物流總收入在去年達到7.1萬億元,平均每年增10%以上。

  不過,蔡進指出,中國物流業效率低、成本高,説明中國物流産業也存在改善空間。“去年,中國物流成本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6.6%,而歐美國家這一比例僅在8%左右,印度為13%。”

  他認為,中國物流業基礎設施應用水準低,且企業價值創造的能力偏低。此外,中國物流業管理水準偏低。“中國處在經濟轉型階段,物流管理水準從實物配送向一體化物流方式轉變,相當於歐美等國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水準,與別人差了將近30年”。

  因此,蔡進認為,當務之急,中國要解決物流水準低的問題,而不是一味求快。

  在“網際網路+”時代,問題是否更容易解決?蔡進指出,網際網路推動跨境融合,但不能簡單地把融合發展理解為網際網路與物流的融合,而是要通過“網際網路+”這個平臺,實現物流業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這不是疊加發展,更不是行業間博弈,“網際網路+”物流的新格局必定是包容、開放、共用的。

  蘇寧雲商華北區執行總裁卞農用數字顯示了中國物流業的低效率低:中國有超過1000萬家大小不等的物流企業,而行業內50萬億元的産值只能實現60億元的利潤。

  他認為,物流是經濟要素流通的重要載體,傳統物流無論在管理手段和資訊共用上都相對滯後,導致物流成本、品質乃至效率底下。伴隨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電商的迅速發展拓展了現代物流的發展空間,反過來物流企業也亟需跟上電商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對電商平臺的支撐能力,與平臺化、精細化、個性化的發展態勢相匹配。

  中國物流業高速發展之下,不僅誕生了一批物流領域的明星公司,更催生了與物流相關的新商業模式。韻達華北區總經理助理何小蓉表示,快遞業經過20多年發展,從民企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今後該企業的發展模式仍以快遞為核心,發展倉配、智慧快遞櫃等衍生服務業務,與同行業企業實現共生、共贏。

  第五大道聯合創始人COO孫多菲表示,物流的競爭不但是速度,還有細分的體驗和其他服務。她認為,目前尚無專門針對奢侈品的物流分層服務,今後將轉型做時尚管家,並在城市設物流點,到府給顧客講解使用、搭配的方法,且要保證服務時間以及安全。

  優速物流北京區總經理黃光強在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物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低價競爭管理混亂等現象存在。因此,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完善物流園區的統籌。

  今天,蘇寧雲商北京蘇寧物流總經理徐偉、藥去哪聯合創始人聶方寧、收貨寶CTO尹卓、人人快遞市場總監殷小五和如風達副總經理賈加,還就物流如何形成共用經濟、如何用網際網路思維引領物流業升級創新、如何在産業鏈上挖掘合作共贏的新空間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