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糧六兄弟做強五穀合作社

  • 發佈時間:2015-08-06 03:31: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曹良海本報記者張振中

  “早稻一收割完,馬上趕著插晚稻,放心,我們六兄弟都是農機手,駕駛插秧機今天就能插完。”8月1日,鄧興平和他的五位“糧兄糧弟”完成了晚稻插秧。在新農業、新農村的召喚下,轉型要當新農民的鄧興平等6位“80後”同班同學回到家鄉——湖南省隆回縣山界回族鄉,成立“五穀種田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水稻860畝,帶動大戶發展雙季稻和超級稻面積6000余畝,以實際行動破解“誰來種田”“怎樣種田”的難題。

  隆回是國家級貧困縣,山界鄉是湖南省兩個回族鄉之一,山多地少,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只有0.65畝,村民曾經祖祖輩輩守著“窮山”湊日子。如何讓農民家家戶戶有“金山”?當地引導發展百合産業,行情走俏時,農戶大都靠種百合脫貧致富。即使在外務工的村民,每到6、7、8月也會回家賺百合錢,於是種田人越來越少,1/3的田地被拋荒。

  鄧興平高中畢業後也選擇外出務工,經過數年的打拼,靠工程機械和建材生意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0年回到家鄉創業,起初也加入到種植百合的大潮中。兩年之後,眼看著百合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2012年底,鄧興平決定離開“熱門”行業,獨闖“冷門”種植水稻。

  説幹就幹,可對鄧興平來説,科學種田是門“新手藝”。隆回縣農業局局長吳厚賓被他的種田熱情所打動,先後推薦他參加了縣、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經過培訓之後鄧興平“洗腦下田”,2013年流轉種植了260畝水稻,初嘗甜頭之後,2014年他感覺一個人單幹忙不贏,便給在外打工的初中同學打電話勸他們回鄉種田創業。“在外打工是幹舊活,現在種田是新農業,再不回來創業機會就沒了。”昔日同班同學被鄧興平“拉”了回來,李迪兵、丁芳、丁湘波、鄧湘輝、鄧善兵回到了家鄉,原本在外闖蕩的“難兄難弟”成為在家種田的“糧兄糧弟”,6人投入全部積蓄,成立了“五穀種田專業合作社”“五穀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

  作為新農民,六位“糧兄糧弟”帶領68位社員力推種田的“新四化”:種田規模化、農業機械化、服務社會化、産品綠色化。早稻剛收割完,鄧興平算了一筆賬:每畝地不僅節省勞力、節約用藥用肥等成本150多元,而且産量增加30公斤。

  如今,家鄉曾經的拋荒地成了增産田,主産品稻穀豐收了,六位“農二代”創業者又在醞釀著利用山區特有的氣候和資源,種植麥子、高梁、大豆、玉米,在希望的土地上共用五穀豐登的喜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