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遠古走來的“五穀”

  • 發佈時間:2015-05-20 07:32:3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論語》中有一句話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説的是一個懶人就沒有辨別事物本質的能力,進而形容一個人的懶惰。因為古時大多數人都是農業勞作,不去勞動的人,到了農田也就不認識五穀長什麼樣子,尤其幼苗小時候樣子有點相似。那麼,什麼是“五穀”呢?《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趙歧注:“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而《周禮》中説:“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鄭玄注:“五穀,麻、黍、稷、麥、豆也。”這其中稻就是我們所説的水稻、大米;黍,俗稱糜子;稷,又稱粟,俗稱穀子;麥,俗稱小麥;菽,俗稱大豆;麻,麻子,主要用來榨油、做衣服。這裡插一句,中國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使用植物類纖維來製作衣服的技術,因此有些影視劇中演到中國古代先民,一幅披頭散發,身上披著幾塊破布的模樣,那絕對是瞎編的。

  可以看出以上兩種關於“五穀”的説法,其中4個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谷指的是糧食,前一種説法沒有把麻包括在五穀裏面,比較合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説,南宋以前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穀中有麻而沒有稻,也有可能。而且古代典籍中的數字一般都不是實指,很明顯,稻、黍、稷、麥、菽、麻就是當時的主要作物了,所謂“五穀”即泛指糧食作物。

  水稻

  ——中華民族永遠的輝煌

  稻獲空雲水,川平對石門。寒風疏落木,旭日散雞豚。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

  ——杜甫

  水稻是至今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生,稻穀的馴化和稻作農業起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先民為全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

  根據植物考古學的研究,目前已找到最早的栽培稻遺存就在今天的江西省的萬年縣仙人洞遺址,時間是距今一萬兩千年前,但很可惜這還不是真正完整的稻粒,而是科學家從土壤中提取的石化的植物細胞,進行的識別。但是近十年,科學家在浙江浦江上山遺址中的發現了一萬年前的炭化稻米,同時還在陶片和紅燒土中發現了稻殼,證明當時人們的生産生活和稻穀的關係已經非常密切了。

  另一個關於稻穀的有意思的考古根據是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田螺山遺址,它離世界著名遺址河姆渡遺址的距離只有七公里,“河姆渡”在世界考古學界中被看作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但是遺址發掘的時間是上世紀80年代,而當時我國的考古技術不足以發現稻作農業的遺存,所以時間相近、地點相近的田螺山遺址就具有了重要的參考價值,近幾年,科學家用最新的浮選法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稻穀,同時還發現了其他很多可食用的穀物,比如菱角和橡子。橡子在考古學中非常有價值,因為它是一種野生的樹上生長的植物,它的養料成分、保存條件和生長季節與穀物非常相似,所以在農業起源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在大量穀物食用和保存之前,古代先民總有橡子採集和保存的很短的一段時間的歷史。但是橡子一是口感不好,二是有毒,三是不好消化,所以這間接證明了田螺山以及河姆渡時期,我國的稻作農業沒有想像中那麼發達,生産的稻穀不足以養活當時的人口,還需要橡子作為補充。

  真正稻作農業生産體系的建立是在浙江余杭良渚文化時期,距今5300~4000年。在良渚古城中發現的一個大坑中,炭化稻米的重量折合今天的稻米達到了13噸,而且從良渚古城的遺址規模看,必須是有相當的糧食生産能力才能支撐起良渚文化的繁榮。

  小麥

  ——最為傳奇的穀物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白居易

  小麥起源於西亞,後成為諸多古代文明的糧食作物。距今4000年前後小麥傳入中國,在漢末取代小米成為北方旱作農業的主要農作物。最終形成“南稻北麥”的農業生産格局。

  目前能發現的栽培小麥大概時間是9600年前到9000年前,即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大約7000年到6000年前,傳播到伊朗高原北部的二粒小麥與當地的粗山羊草雜交形成六倍體的普通小麥,這就是我們現在種植的小麥。小麥形成後,快速向四週傳播,成為了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等古代文明賴以生存的糧食作物。小麥傳播到東亞地區後,速度突然降慢了,這條線在今天是劃分東西方的分界,界限以西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天潮濕寒冷,界限以東是東亞季風區,雨熱同期,這種氣候差別對小麥的生長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東亞季風區,大部分農作物是春播秋收,而小麥是冬播夏收。所以小麥在向東傳播的過程中,有一段長時間的適應期,但最終,小麥還是來到了中國。

  甲骨文中的“來”和“麥”是同一個字,我國考古學家發現的最早的小麥在距今4500~4000年左右。而且考古出土的早期小麥分佈在歐亞草原的大通道地帶,即河西走廊地區,順著河谷地帶,進入中國古代文明的核心區域,這也為早期的東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旁證,不僅是小麥,綿羊、青銅冶煉技術,如同一個文化包裹由西亞通過歐亞草原傳遞到中國北方文化區。

  有趣的是,隨著小麥的大規模種植,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惑著我們的祖先,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吃。因為中國古代的食用習慣是粒食,而整粒麥子無論是煮還是蒸,口感都很差,是下層人的食物。後來逐漸被磨成粉,做成的食物叫“餅”,蒸的叫“炊餅”,烤的叫“燒餅”,煮的叫“湯餅”,而且最早的餅叫“胡餅”,這就表示這種烹飪習慣是外來的。其次是我們缺少穀物加工的技術和工具,考古發現,現在的石磨到春秋戰國時期才出現。後來,古人終於找到了適合的烹飪方法,饅頭的發現,就是洋為中用的典範。

  粟和黍

  ——中國古代文明的乳汁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王風·黍離》

  我們今天稱粟為穀子,黍為糜子,兩者碾出來的米粒都很小,所以老百姓把他們統稱為小米,也有的地區管糜子叫小米。在這裡,我們把粟和黍看成兩種小米,他們都是古代北方旱作農業的主要農作物,華夏文明就是依靠小米養育而成的。關於小米的起源地,有幾種説法:一是西遼河流域,即今天內蒙古的赤峰地區。二是太行山東部。三是黃河中游。

  在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中發現了距今一萬年的疑似炭化粟粒。在西安的西南方向,發現的魚化寨遺址,它與距今約5000~7000年的半坡文化屬於同一時期。在魚化寨遺址中,科學家發現了三萬六千多粒穀子(粟),一萬三千多粒糜子(黍),而且在魚化寨遺址的不同時期,小米的形狀逐漸由細長向今天的圓球狀進化。可見小米的馴化和旱作農業的形成與稻作農業的形成一樣,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北方旱作農業的發展進程比南方稻作農業的發展進程要快。據科學家研究,南方的氣候適宜,人們可以從自然界中獲取大量可供食用的食物,對農業的發展需求並不是很強烈。而北方地區季節性分明,冬春兩季人們能從自然界中得到的食物就非常匱乏,就迫使北方人民必須儘快進入完善的農業生産體系中,以養活不斷膨脹的人口。

  大豆

  ——植物中的肉類

  秋種亦已布,豆菽行漫漫。誠知藩寄忝,但願農畝安。

  ——李壁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類作物,國內外學界一致公認大豆起源於中國,現今世界上各地的大豆都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引進。但是最早的馴化大豆在識別上和其他穀物有所不同,很多植物在成熟後,基盤會自動脫離穗軸,人類對農作物的馴化過程,就是讓基盤不會自動脫離穗軸,這麼才能收穫成果,這是判斷栽培作物和野生作物最重要的證據。但大豆不一樣,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區別在於豆莢是否爆裂。人工栽培大豆在成熟後,豆莢是不爆裂的。而目前國內植物考古發現的大部分都是豆粒,並不能證明為栽培大豆。

  科學家進一步發現,栽培大豆比野生大豆的油脂含量豐富很多,豆皮也薄脆很多。據此發現,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現了疑似栽培大豆。至遲距今4000年,栽培大豆于現代大豆的形態已經非常接近,但是有關栽培大豆的起源還需要更多的考古資料。

  大豆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蛋白質含量比禾谷作物高6~7倍,特別適合肉食較少的北方農民的需要。另外,大豆根部有能固氮肥地的根瘤,古人也曾利用它保持土壤的營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