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起:五穀為畫糧生奇
- 發佈時間:2015-06-05 02:31:53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宋修偉通訊員張美榮羅慶軍
黃豆、綠豆、紅小豆、大米、小米、玉米粒……這些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看似平常的五穀雜糧,也能變成一件件的精美藝術品。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興隆莊鎮的書畫愛好者王懷起,創造出了一種獨特五穀畫藝術,用五穀做顏料,用種子做筆墨,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據了解,“五穀畫”産生於古代的“填倉節”,兗州有填倉節曬糧食的民俗習慣,人們會在院子裏用草木灰畫圖“打倉”,之後在每個畫好的灰圈裏撒上麥子、高粱、豆子、穀子等糧食,預計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步步升高。
王懷起自幼喜愛美術,師從上官志訓學習寫意花鳥畫,能與五穀畫結下不了之情,源於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2002年春,王懷起母親在曬糧食的時候,看見掉在地上的一攤種子,形狀很像山東地圖,他由此受到啟發,找泡沫板、白乳膠,創作出了第一副畫“鷹”。加上有書畫的功底,慢慢創新,找來書畫愛好者雙繼勳一起研究創作,一門心思的做起了五穀畫。
機緣與志向相遇,相隨相樂,如同時代經絡,一拍即合。2003年,王懷起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道勤藝社,致力於兗州民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目前藝社最成功、最有名是道勤五穀畫。
“最大的困難還是在種子的處理上,一幅畫經過三五年就發黴、生蟲,畫就作廢了。”王懷起説,創業之初,東莞的朋友到兗州做客,看到加工好的五穀畫,定做了一批佛像,有一百多幅,收入兩萬多元,也賺取第一桶金。但是當地天氣潮濕霉變,經過一個夏天,畫面上的種子很快就發芽、發黴,無奈只得賠償客戶數萬元損失。如今談起此事,王懷起還連連擺頭,創業之初艱難前行的那種感覺,如同走在鄉間那條阡陌小徑,坎坷又泥濘。
怎麼辦才能不發芽、不腐爛?王懷起請教鎮農技站長、區農業局的專家,嘗試過用液態氮冷凍的技術冷凍胚胎,因為穀子、粟子有外殼,冷凍效果不理想,後來用種衣劑、防腐劑等嘗試,用大蒜汁殺蟲,還嘗試刷一層雞蛋清增強種子的亮度。“歷經兩年的研發,才找到了一種比較成熟的包漿技術,研究出道勤五穀畫增亮包漿劑,核心技術就是給種子穿上衣服,起到真空隔離的作用。”現在五穀畫有4項專利、4項發明,10項外觀設計。
在製作流程上,五穀畫需經過模板、定型、拼接、包漿等11道工序,通過粘、貼、拼、雕等手段,運用構圖、線條、明暗、色彩等手法,表現國畫、油畫、裝飾畫、書法等不同藝術形式。目前,兗州“五穀畫”已發展為包括西方抽象畫、年畫、卡通、倣古畫、儒學在內的數十個系列300多個品種,産品遠銷南韓、日本、法國等地。
為了將手藝傳承下去,也為了增加村民的就業機會,2009年,王懷起創辦了道勤文化有限公司,招收的40余名員工,大都是農村閒置人員、下崗職工和殘疾人,每人平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
在藝社二樓,一面墻上佈滿梵谷的“向日葵”、畢加索的“鏡前的女人”、“聖誕老人”、“加菲貓”、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五穀畫。王懷起告訴記者,這些再現名畫的作品,大都是出自本公司女員工之手,她們原本是一些普通的農村家庭主婦,憑著發自內心的勤奮、執著和智慧,把這費工費時的細磨製作,當成了一種技能造型的藝術創作,使一粒粒五顏六色的種子,演繹成一幅幅獨具視覺衝擊力的精彩藝術之作。
把民間民俗的傳統工藝做大做強,是王懷起的心願。他近年來走訪了臨沂、棗莊等地許多山區,詢問當地老藝人,查詢散落在民間的藝術品,目的是為更好地了解源自民間的藝術。400年前民間的觀音像、清朝道光年間的碗,隋唐的筷子筒,紫榆的小桌……道勤藝社現在收藏散落在民間的藝術品100余件。“下一步借兗州興隆文化園開園的契機,想成立一個民俗博物館,打造集餐飲、體驗、民間藝術現場表演、書畫拍賣于一體的文化交流平臺,做創意性、服務型文化産業,留住民俗記憶。”談起將來打算,王懷起信心滿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