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朋友圈,廣告圈?

  • 發佈時間:2015-05-17 05:46: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方面,“朋友圈”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行銷圈和代購圈,人們願意相信朋友圈會給自己帶來優質的消費品,或者獲取一些利益。但另一方面,人們對於人際關係信任度又在不斷下降,生怕被“殺熟”

  這幾天,記者參加了幾個新聞發佈會,著實被震驚了一下。先是澳洲肉類及畜牧業協會高調宣稱,進駐微信,開設微信公號,為客戶提供新鮮熱辣的澳洲肉類資訊。隨後,一家銷售公務機的外企——達索獵鷹公司,也宣佈開設微信公號。接著,一家專注做電子設備的外企歐姆龍,也宣佈開設微信公號。

  國外企業接二連三地進駐微信公號,其節奏之快、力度之大,讓人應接不暇。其實,在微信公號發佈資訊、廣告,然後利用微信“朋友圈”的熟人行銷以及病毒式傳播策略,擴大品牌知名度,或者直接銷售商品,早已經不是新鮮事。外企大舉進駐微信,其實也是看準了微信裏面蘊藏的商機。不過,從微信使用者這方面來看,我們“朋友圈”早就被各種商品資訊充斥,原本以各類資訊為主的“朋友圈”日漸變為廣告平臺,你是不是覺得有點“煩”?

  熟人行銷

  5月8日,記者的朋友圈裏突然出現了一條“捷豹80年,與誰相馭”的廣告。這條廣告,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一直持續了十來個小時。

  鋻於這著實是一條高大上的廣告,於是記者趕緊截屏留念,並又在“朋友圈”炫耀了一下。結果引來無數朋友“點評”,他們紛紛説記者少見多怪,朋友圈裏的廣告多了去了,這個捷豹的廣告無非顯得高端了一點而已。

  確實,無論是微信官方,還是小商小戶,在“朋友圈”裏刷廣告已經是普遍行為。聰明的商家早就發現了“朋友圈”裏的商機,“朋友圈”早就被無數商家“佔領”。僅僅以記者的“朋友圈”來看,裏面銷售首飾、手錶、面膜、化粧品等廣告幾乎每個小時都在出現。

  實際上,這些流傳于微信“朋友圈”裏的衣服、箱包、面膜、首飾中,有多少真貨,多少屬於假冒偽劣?“朋友圈”裏的那些朋友,到底有多麼靠譜?實在是個費思量的事。

  暫且拋開産品品質不説,僅以在“朋友圈”裏賣東西、做代購而言,這都是屬於行銷學裏典型的“熟人行銷”。如果説微網志是陌生人關係的縮影,那麼微信朋友圈就是熟人社會的縮影。眾所週知,人們往往傾向於信任自己關係圈裏的人,而不是那些素未謀面、僅憑藉網路等虛擬手段“結識”的朋友,因此,一旦有“熟人”在自己的“朋友圈”推銷産品,那麼,自己一旦有消費需求,自然會傾向於買“熟人”的産品。

  因此,利用“朋友圈”推銷商品,也就是看準了“朋友圈”是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圈子文化”與現代網路技術的結合,能夠打破單點之間的人際關係模式,可以用幾何級數複製出了無限廣闊的人際網路,能夠迅速放大産品的影響力。微網志“病毒式”的介入傳播,加上強信任度的封閉“朋友圈”,造就了“病毒式”傳播模式。在這種可自我複製的模式下,商家已經無需再多麼費力地做網路行銷宣傳,圈子裏的“朋友”們會主動“幫忙”。那麼,商家紛紛涌入“朋友圈”做生意,就是不可避免的行為。

  只能“微微一信”

  既然在微信“朋友圈”中做生意,是建立在“熟人關係”之上,一旦賣方貨品有問題,或者買方爽約,就存在消費維權無源追溯的問題,買賣雙方都存在風險。

  有網友就説,通過“朋友圈”代購有很大的風險,怕逃單,人都找不到。比如,網友“桃子”就遇到類似問題,“有個朋友,不是特別熟,發私信叫我代購一套雅詩蘭黛的護膚品,交了部分訂金,我買了商品準備給她寄過去,最後人都聯繫不上,自己損失了幾百塊錢”。

  另一方面,有些店主也抱怨,在熟人中做生意確實有問題。比如一家網上水果店的店主就説,“我們是先定價再預售,利潤做得很薄,沒有把握好行情就會存在很大的風險。如果採購的價格比預售時的價格上漲很多的話,我們就面臨虧本。沒有人能100%預測到行情,可能就因為一個天氣變化就會引起價格變動。比如藍莓,下雨天産地不能採摘,這樣就會導致市場嚴重缺貨,價格也會跟著上漲”。而價格的變化,也會引起熟人的不滿,甚至會既傷錢又傷感情。

  有專家表示,微信“朋友圈”中購買商品的行為,建立在朋友相互誠信的基礎上,從嚴格意義上講,交易的雙方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消費者和經營者,“熟人交易”不適用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新消法)中如“七日無理由退貨”等保護消費者的相關條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購與維權專家姚建芳一直在關注電子商務中的交易糾紛,在她看來,微信平臺默許朋友圈交易這種情況的存在,目前處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狀態。未來繼續發展的話,消費者的侵權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消費者利益損失可能增大。

  在姚建芳看來,現在沒有針對微信行銷的監管措施,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漏洞。雖然現在沒有明確的法律監管,希望平臺方可以加以監管,進行包括資訊發佈方面的一些審核,比如對發佈銷售資訊的個人或商家的資質審核,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不被侵害。

  其實,微信方面也注意到了“朋友圈”售假行為。比如,在3月18日,微信針對首批售假賬號進行了公示,共有93個冒名侵權的公眾賬號和233個售假個人賬號被封停。根據微信安全中心公佈的品牌維權流程,微信處理了首批由路易·威登、阿迪達斯、厲峰投訴並舉證為售假的賬號。由於侵權、售假屬違法行為,由品牌方舉證為侵權、售假並投訴的賬號,微信將予以關閉處理(永久封停)。微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售賣假貨、售賣違法違禁物品、售賣品牌侵權商品、非法分銷等都是違反相關法律和微信用戶協議的行為,是違法違規行為。微信會聯合權益人進行堅決打擊。

  假貨雖然被打擊了一批,可是捎帶著被打擊的卻是“熟人”之間的信任感,大家都在想:既然“朋友圈”裏的朋友都在騙人,微信莫非真的只能“微微”信一下?

  明天還會“信”你嗎?

  明天還會“信”你嗎?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被“熟人”騙怕的人,往往都有“熟人”恐懼症。在專家看來,“朋友圈”裏的商家們無非是中國特色的“關係社會”在網路環境下的一個變體。一方面,“朋友圈”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行銷圈和代購圈,每個人都寧願相信,憑藉朋友圈的關係,自己能夠低價購買到國外優質的消費品,或者獲取一些圈子帶來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人們對於人際關係信任度又在不斷下降,生怕被“殺熟”。一份調查就顯示,中國人際的信任度指數十幾年來一直走低,社會普遍陷入了一種“信任危機”。

  可以説,原本簡單的“朋友圈”,折射出了我們當下的糾結生活:對他人處處設防,不願信任。同時,我們又盲目信任所謂朋友帶來的實際利益,以至於連網路虛擬的“朋友圈”也需要設置諸如“黑名單”一類的層層門檻和限制。或許,這就解答了為何今天的“朋友圈”充滿了商品廣告,人們又不願意徹底封閉“朋友圈”的矛盾。那是因為充滿了利益訴求的“關係”取代了原本相對非功利的人際交往,喜歡交際的中國人已經被一種利益化的“關係”和它背後的邏輯綁架,人與人之間很難愉快地玩耍。

  如此看來,利益綁架下的“朋友圈”,會不會被玩壞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