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專家:今年股市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的“異常波動”

  • 發佈時間:2016-03-13 08:01:54  來源:新京報  作者:金彧  責任編輯:胡愛善

  李稻葵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中心主任

  每年證券市場中的違法行為很多,單靠證監會是不行的。這些違法行為如何追究需要在制度上創新。建議專門建立高級證券法院、檢察院。

  賈康 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當前證券市場有關虛假陳述等違法行為懲處力度較小,個別企業動輒虛增幾億元的凈利潤,最後按照《證券法》只能頂格處罰60萬元,威懾力遠遠不夠。

  賀強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今年股市肯定有波動,但應該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的“異常波動”。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瘋狂的杠桿資金入市。

  辜勝阻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建議加速推進“期貨法”的立法工作。制定“期貨法”有利於加快利率、匯率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的推出。

  2015年經歷了暴漲暴跌的A股,在2016猴年是否依然會上躥下跳?這是許多股民心中最大的疑問。

  滬指在2015年初從3200點起步,至6月12日最高觸摸5178.19點。在2015年6月15日至7月9日的18個交易日裏,A股市場單邊下跌的最大跌幅達35%,短期內大盤經歷千股跌停、千股漲停等暴跌、暴漲一系列震蕩,被市場稱為“猴市”,大部分股民也因此損失慘重。

  2016年開年,A股實行熔斷機制,4個交易日出現4次熔斷,市場頓時“失血”嚴重。1月7日晚間,三大交易所緊急叫停熔斷機制。據記者統計,僅僅1月份,持有股票的A股投資者每人平均虧損近25萬元。

  而A股並沒有因為熔斷機制的叫停而停止震蕩。2月20日,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卸任,劉士余正式就任證監會第八任主席。滬指上漲了兩日,“牛市雨”便戛然而止。此後滬指一直震蕩不斷。

  3月12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發佈會上表示:“一聽投資者損失慘重這件事,就感覺到擔子很重。”

  劉士余説:“去年A股確實經歷了罕見的異常波動。我到任後,對這件事也做了專門的了解和分析。”泡沫怎麼吹起來的,就會怎麼破滅。2015年6月15日到8月7日,上證指數下跌32%,造成市場流動性幾乎衰竭,形勢危急,非比尋常。

  劉士余還提到,熔斷機制出發點是防止股市劇烈波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但是,客觀上“助跌”。借鑒國外經驗,每一項改革必須要牢牢立足中國國情。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投資者結構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所以我們也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

  劉士余稱,資本市場不成熟是造成股市異常波動的重要原因,證監會必須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

  對於猴年“猴市”是否還將繼續,多位被採訪專家表示,今年股市肯定有波動,但是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的“異常波動”。

  而市場普遍關注的註冊制,昨日,劉士余明確表示:“註冊制是必須要搞的。”對於註冊制改革,十三五報告中已經明確指出,創造條件實施註冊制,而創造條件需要過程。

  ★個案

  券商營業部老總

  我經歷的那場“暴跌”

  時至今日,這家中型券商自營分公司總經理王明(化名)依然清晰記得2015年4月經歷的糾結。彼時大盤已經站上4000多點。

  “做出減倉決定不容易”

  “那時A股估值已經偏高了,要行動嗎?要做出減倉的重大決定嗎?”那段時間,對於一向沉穩淡定的40歲王明來説,這是相當煎熬的。熟悉資本市場的他知道,即使股票的估值已經到了一個離譜的境地,但是在泡沫破滅之前,市場瘋狂會有一個自我加強,錯誤的東西會錯得更離譜,這個過程中你也能賺很多錢。

  “當時每天都要開一次會,告訴各個部門負責人做好風險防範,特別是多頭暴露較多的團隊,一定做好對衝。”王明在4月底幾乎每天早上8點40分左右就要召開會議商討大規模減倉策略。

  身處2015年4月那個瘋狂而火熱的市場,做出減倉的決定並不容易,公司內部也有人反對他。面對壓力,他堅持相信自己的判斷,作為負責人,必須保住收益,確保公司的資金不受損失。

  王明説,他當時做出的判斷理由主要是:感覺市場上已經瘋狂,場外杠桿資金蜂擁入市,滬指點位全部是靠錢堆出來的,而當時的融資融券餘額杠桿已經接近極限,早晚會有撬不動市場的時候。同時,股票的市盈率過高,估值泡沫嚴重。

  2015年4月22日,滬指最高觸及4400點,他和自營分公司證券投資部經理決定“今天起陸續逢高減倉”。當日他們減倉20%,該股票從2014年7月至今已經漲超200%,獲利頗豐。

  此後的數個交易日,王明帶領團隊陸續減倉,直至5月底大盤接近5000點時,他已經減倉90%,只剩下10%的倉位保底觀察。而這些股票都是2014年六七月間全倉買入的。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萬千股民至今難以忘記。一個多月後,6月中旬,“股市異常波動”突然而至,巨大的杠桿資金再也撬不動這個龐大的市場。隨後,A股讓人大跌眼鏡,千股跌停幾乎每天上演,滬指暴跌6%、7%、8%已不是新聞。股民們的財富急劇縮水,甚至有人因被“強制平倉”而傾家蕩産。

  躲過了暴跌卻仍然被套

  但是,儘管王明帶領團隊成功躲過了6月的暴跌,卻依然沒有逃脫暴跌期間反覆加倉被套的命運。

  他説,股災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意識到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靜待滬指從5100點的高位連續暴跌至7月8日3500點的位置時,他和團隊成員認為“機會到了”,預計會有小幅反彈獲利的機會。不過,事實證明,股指反覆波動,回撤了公司不少利潤。

  對於2016年,他直言“今年的收益率肯定達不到去年,也不會像2015年上半年有利於做長期價值投資”。他認為,2016年的經濟形勢會持續下行,房地産火爆分流資金撤離股市。同時,註冊制的推進等改革也會讓股市變得更加敏感。

  “抓證券違法不能單靠證監會”

  新京報:關於股市,你今年有什麼提案?

  李稻葵:今年的提案是建議在北京或上海成立高級證券檢察院及高級證券法院,直接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及最高人民法院負責。

  新京報:你提倡股市的法治化?

  李稻葵:對。股市的大幅波動主要是因為法治不到位,穩定股市要加強法制建設。經歷25年的發展,中國股市的發展是極其不牢固的,而國際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股市最根本要靠法律和監管。因此,中國股市發展最根本的基礎就是法治化。

  新京報:證券檢察院和證券法院,該如何運作?

  李稻葵:每年證券市場中的違法行為很多,單靠證監會是不行的。這些違法行為一定要追究,而如何追究則需要在制度上創新。我們目前的司法程式有點問題,比如,我們要告一個上市公司,得去註冊地告。所以我提議,把所有上市公司有關的司法問題集中到上海,專門建立高級證券法院、檢察院,類似現在的海事法院。

  新京報:讓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去做專門的事情?

  李稻葵:是這個道理。讓專業人士專門去抓股市和上市公司的違法事件,這是國際經驗中最重要的一條,需要司法部門配合。比如建立足球學校,足球的基礎是青少年,股票的基礎是檢察院和法院。檢察院和法院相當於足球的青少年足球隊,道理是一樣的,沒有這個基礎,光去談股市是無根之木。

  新京報:對於2016年猴年,你預計股市會出現去年那樣的“猴市”嗎?

  李稻葵:今年上半年的股市將以震蕩為主,不過,振幅會小很多。全年來看,也會小幅震蕩。

  “應提高證券違法行為懲處力度”

  新京報:你曾撰文反思去年的“猴市”,你預計2016年“猴市”是否會繼續?

  賈康:“猴市”只是比喻上躥下跳、劇烈震蕩的股市。出現過去年18個交易日暴跌35%又暴漲的“猴市”行情之後,今年這樣的“猴市”不會繼續,否則A股不可收拾。

  去年上半年的牛市可以説是“人造牛市”,此後的暴跌主要是由於“動物精神”及“理性預期失靈”所主導的市場行為非理性;目前,股市已經進入比較穩定的休養生息階段。

  新京報: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兩會上表示,“泡沫怎麼吹起來的,就會怎麼破滅”。你認為該如何監管才能確保股市的平穩?

  賈康:劉士余主席上任後,應抓住機會先穩定大局,要全面統籌監管,不可只關注局部改革或措施。這就是先把能做的做了,一定要先穩定市場預期,再逐步推進改革和監管。

  新京報:説到監管,《證券法》備受關注。今年將修改證券法,不少代表、委員認為應提高違法犯罪的處罰力度。你有什麼建議?

  賈康:我很贊同這樣的提議。當前證券市場有關虛假陳述等違法行為懲處力度較小,個別企業動輒虛增幾億元的凈利潤,最後按照《證券法》只能頂格處罰60萬元,威懾力遠遠不夠。同時,我認為還要繼續打擊內幕交易、加強退市管理,懲治違法犯罪。

  新京報:《證券法》的修訂還是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法律基礎。劉士余表示註冊制必須搞,但不會單兵突進。你認為要如何推進?

  賈康:我願意用“系統工程”這個詞來説註冊制,這是一項很縝密的工程,涉及金融改革的方方面面。

  比如,從法治化來説,《證券法》修改是註冊制必備的法治基礎。《證券法》的修訂要指導今後的改革,這是非常明顯的配套制度改革。

  “建議降低股市投機性”

  新京報:去年因為高杠桿資金催生了滬指大幅上漲,今年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賀強:去年因為杠桿資金的蜂擁入市,導致了滬指的快速升高。但證監會已經從去年7月收緊融資融券,並清理場外配資等杠桿資金,今年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瘋狂的杠桿資金入市。

  預計今年的股市不會漲到去年的5100點,除非有新的資金。比如最近的樓市非常火,漲幅很快。毫無疑問,是有大量資金進入樓市。這些鉅額的資金為何殺向樓市,而沒有進入股市呢?説明股市投資者信心不足,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急不得,就像吃中藥,要慢慢調養。

  新京報:有人説“猴市”或將繼續。你是否認同?

  賀強:去年才是上躥下跳的“猴市”。今年股市肯定有波動,但應該不會出現去年那樣的“異常波動”。就好比人的心臟,只要活著、有交易,肯定就有波動。

  新京報:當前證監會換了新主席,你對新主席有沒有建言?

  賀強:建議新主席關注股市的頑疾:降低股市的投機性,增強股市的投資性,加大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25年來,股市的投機性一直是頑疾。

  新京報:有兩會委員認為,註冊制實施要緩一緩,推出時機需斟酌。你怎麼看?

  賀強:單純關注“註冊制”什麼時候推出,我覺得沒有多少意義。關鍵是要培養註冊制生存的環境。一個制度的推出需要創造環境。環境不成熟,不能硬推。必須創造條件,條件成熟才可以。

  去年底,證監會原主席肖鋼邀請部分專家座談註冊制,我是受邀嘉賓之一。我當時提出要不要循序漸進推出註冊制,要不要設置過渡期等八點建議。總之,註冊制推出之前需要詳細論證,是否可以局部試點。

  “‘期貨法’立法時機已成熟”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今年提交關於加快“期貨法”立法促進期貨市場更好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建議。

  “目前‘期貨法’立法條件已經具備,立法時機已經成熟,建議加速推進‘期貨法’的立法工作。”辜勝阻表示,促進期貨市場平衡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期市服務實體經濟作用,亟須進一步加快期貨法立法進程,夯實市場發展的法律基礎。

  辜勝阻告訴記者,“十三五”時期的金融改革面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兩大任務。期貨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期貨市場包括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功能,有利於穩定商品現貨市場和金融市場發展,對實體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明顯加快,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取得重大突破,金融市場尤其是多層次股權市場規模日益擴大,風險管理需求日益強烈。在辜勝阻看來,制定“期貨法”無疑有利於加快利率、匯率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的推出。

  他建議,要夯實市場發展的法律保障,更好地發揮金融期貨的風險對衝、穩定市場等作用,增強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的市場自我調節機制。

  在談及期貨法立法過程中應重點把握的問題時,辜勝阻認為,要以制定“期貨法”為契機,明確期貨市場的法律地位。此外,要重視統籌國內國際期貨市場和健全交易者保護制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