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透析劉士余首次記者會:2016年證監會的“三不推”

  • 發佈時間:2016-03-12 18:30:2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王文  責任編輯:孫朋浩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履新後的首場記者會 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速評]在字裏行間透析劉士余的首次記者會   王文

  編者按:3月12日下午,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出席兩會記者發佈會,這也是劉士余履新後的首場記者會,對註冊制、證券監管等問題做了回答。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第一時間對此次發佈會進行了專業解讀,特授權中國網財經頻道發佈。

  3月12日下午,兩會記者會,中國證監會新任主席劉士余在上任三周後第一次向媒體公開亮相,對目前數億國民萬分關注的註冊制、熔斷機制、去年股災等敏感問題一一做了回答,字裏行間透露了重大資訊。幸好這次證監會主席的問答時間點選擇巧妙,為廣大投資者留下了週六晚上、週日整天的思考時間。

  “滿月”前的答卷

  劉士余記者會最深的印像是他的微笑、平和以及隨之而來的幽默,整場至少有六次會心的笑聲與掌聲。

  見面第一段是“感謝”大家的關心,接著表白“(自己上任)還沒滿月”,然後自嘲“口音”容易引起市場的“傳説”,三段“哽”引起現場三次笑聲,與所有觀眾的距離一下子拉進了。

  但微笑與會心的幽默背後卻是證監會的不易。雖然劉士余長期在經濟體制改革部委、央行、農行工作,但在證券監管部門工作還是第一次。22天,這位正部級領導恐怕連本部門的司局級幹部還沒有認全,各部門的彙報材料也還沒來得及看完,但必須要面對公眾的各類尖銳問題,這是相當艱巨的任務。

  更具有挑戰性的,過去一年的證監會面臨著重大的挫折,官員流失,數位高官落馬,幾次重大決策廣受爭議,劉士余臨危受命,在兩會前的三周代替原主席肖鋼,後者免於即將到來的兩會記者會拷問。這既表明瞭中央用人決策的高超,更表現了中央對劉士余本人的高度信任。這一人事變動同樣寄託著上億股民的重大期許,股民圈裏數周來流傳著“牛市雨”的綽號,就是明證。

  劉士余1961年出生在江蘇灌江,一個神話故事中“二郎神”住址的小縣城。劉本人也繼承了這種“智商高、情商高”的傳統,在中國金融圈的口碑上佳,被人視為“善平衡、極勤勉、超低調、很真誠”的典範。

  多年來,他親歷了幾輪國際上的金融危機中國應對、央行分拆、金融機構重組、國有銀行改革、農村金融改革網際網路金融興起等諸項重要金融改革實踐。在金融圈廣為稱道的是,他在主管金融穩定局期間,人民銀行參與“德隆係”風險處置工作、配合證監會妥善處置28家高風險證券公司,為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這個角度上看,劉士余敢於坐在記者會的問答席上,整場記者會下來未出現紕漏,對答如流,不念稿,沒打磕吧,語調平緩自信,從開場白開始,劉士余就讓所有人眼前一亮,看出了他的底氣與底子。

  但整場記者會他並沒有大談特談證監會的宏偉計劃,而是提到了自己的理念“少説多做”。鋻於歐美證監部門領導未緘默的慣例,和體現資本市場公開透明原則之間的平衡,劉士余還表示,“以後一定會該説的要説”,但應傳播正確。寥寥數語,並沒有拖泥帶水,既平民,又樹立了證監會主席應有的權威。客觀地講,這是一份可打高分的“滿月”前的答卷。

  2016年證監會的“三不推”

  對於許多人習慣了官員的打太極來講,人們似乎不會期望劉士余給出驚喜。但是,這次恰恰是另一種意外,是那種“既有原則,卻又直率”的大驚喜。

  對於熱點的金融問題,劉士余多年來的態度向來是不退縮、不回避。作為1個半小時“三會”問答人,他的位置顯然更處於高度敏感期。但面對不確定性的市場疑慮,劉士余從容地給了確定的回答,尤其是對今年的證券監管工作規劃,筆者將其稱為“2016年三不推”:不搞註冊制、不再推熔斷機制、中證金不會退出。

  關於註冊制,他明確表示要“搞”,但問題是“怎麼搞”?接著,他成了可能是第一位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上的公開把標點符號“逗號”講出來的官員,而這只是為了著重強調關於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隱藏的改革秩序以及全國人大的授權,同時他認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和法治是註冊制開展的前提,“註冊制是不可以單兵突進的”,要“凝聚共識”,“要有一個過程”。所以,從他清晰的邏輯表述中,我們很快發現,註冊制是趨勢,但今年是無法實行了。這是劉士余對所有股民熱切等待的明確答案。

  對2015年股市大漲大跌的回答,劉士余回答的很精彩,資訊量相當大。他先承認,那“是一場罕見的異常波動”,也承認“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包括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備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場體系、不適應的監管制度。對此,證監會教訓深刻,必須從中舉一反三,加快改革,加強監管,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這是一種相當誠懇的反思態度。

  他還説,去年股市“泡沫怎麼吹起來的,總得擠出去”。當時“形勢危機”,好比一輛剎車失靈的油灌車,有“車毀人亡”的危險,自己很“焦慮”。接著開始他講故事,“當時是農行董事長,非常擔心農行股價”,擔心“老百姓賺點錢不容易”,救市是必要的,效果是明顯的,説明市場化、法制化的方向必要性。

  應該説,這個故事對去年虧損的股民來講的確是一種遲到的歉意與寬慰。他還真誠提醒所有股民,資本市場本質是競爭,漲跌都有可能,有盈利也會有虧損,“陰晴圓缺”古難全。但他的目標明確,中國資本市場應該“公平、公開、公正”,否則談不上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

  對於“救市”一詞,劉士余的回答很堅定。首先説,“救市”一詞不規範,從政府層面講叫“穩定”或者“平準”。對於中證金何時退出的問題,他認為“為時尚早”,“不會退出”!此時,現場響起了掌聲。

  就股民困惑的“熔斷機制”,他坦承,這個機制的目的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防止市場巨幅波動,也廣泛徵求了意見。但是,制度推出之後,“客觀上造成了助跌的結果,背離了初衷”。“回頭看是教訓”,“要進一步深化認識”。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我國的股市結構與國外不一樣,要“吸取國外好的做法與成功經驗,但要立足國情”,中國是中小投資者佔絕對主估的市場,“完全與世界上不一樣”。未來中國的市場結構也不會變化。

  很明顯,他暫時叫停幾項新措施的重大考量是,中國國情、法治準備以及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真誠理念。股民看到了,這的確是一位不一樣的證監會主席:專業、真誠、直率、幽默。

  沒有人否定,註冊制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環,將提升股市的效率、改變股市供求結構,也會助推穩健高效資本市場的形成,但中國資本市場的吊詭在於,當法制配套尚未健全,市場規範尚還落後時,貿然推出一項在市場成熟背景下的改革措施,反而會因超前效應而使市場發生扭曲與變異,加劇市場的動蕩。

  中國資本市場的特殊性決定了不可能對“舶來品”照搬照抄,“熔斷機制”幾天內的叫停,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訓。事實上,證監會新任副主席方星海在年初達沃斯論壇上明確表示過:“熔斷機制在西方市場廣泛使用,所以我們曾經以為它在中國也同樣有效。……這不是一個適合中國市場的決策,監管者承認這一點。我們應該為監管者承認錯誤給予讚賞。”

  這恰恰證明了決策者重大反思的開始,而劉士余此次記者會給予了更堅定的回應,既説明瞭新班子下的中國證監會有反思與糾錯精神,更表露了劉士余本人想要“穩一穩”的持重,為減少市場投機、維護市場穩定注入了一記強心劑。記得11年前,劉士余曾在一次講話中提到,金融市場突出的“創新、發展、規範、協調”八字方針,這可謂是“金融辯證法”在這次記者會表露無疑。

  2016年A股市場基本判斷

  劉士余記者會時,筆者正在深圳參加資管大會併發表主旨演講,有800多位證券期貨領域的市場操作者在場。初春的深圳還有一些寒意,但春暖花開之日臨近,就像不少市場操作者滿懷信心要在2016年再創高峰的正能量那樣,市場信心的社會底盤還在,並正在漸漸地回歸理性。

  2015年A股市場的跌宕起伏、撲溯迷離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挫折往往是最好的教材,猶其是去年來自於年輕一代股民與那些不顧生死的“股市敢死隊”來講,這一記打擊足以讓人的市場風險偏好快速上升許多倍,也讓市場的現實估值向中間點逼近,財富效應正在漸漸擠壓本已相當泡沫化的A股市場存量。在深圳,好幾位資深投資者的話“看著股市,我覺得該進去了”,令我更堅定這些想法。

  正如股市那句老話:“理性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一輪優勝劣汰後,無論傳統行業或新興産業,那些銳意改革創新的優秀上市公司總是社會理性的中堅力量,也是市場理性的先驅者與領跑者。而這恰恰正百劉士余的理性,他希冀用“建市、修市”的方式,給予市場恢復信心的力量。

  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前提,在於基於信心的價值操作。當市場處於弱勢,投資者信心就需要逐步恢復。但市場仍然在,我們不能再期待會有暴漲、大牛的驚喜,但當社會的風險偏好在修復,政策制訂者也在求穩中,系統性的大機遇可能正在來臨。(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