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中國基金業協會 十大行業最滿意工作評選投票

  • 發佈時間:2016-01-06 10:36:1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2015年,中國基金業協會在中國證監會和國家民政部的正確領導下,以建設“市場歡迎、行業擁護、監管信賴、社會公信”的現代資産管理行業協會為總目標,夯實“服務、自律、創新”三大宗旨工作基礎,圍繞“問題驅動、行業導向、技術引領、法律保障、專業落實”二十字方針,全面推動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本次“十大行業最滿意工作”評選投票,不僅是中國基金業協會加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激發自身活力的重要舉措,也是主動接受公眾、行業和社會評價監督的長期工作安排和內在制度要求。歡迎您積極參與投票評選工作,同時也衷心感謝您對中國基金業協會工作的支援和幫助!      

  您的投票,至關重要!

  您可在以下20個備選工作中投出10票,選出您心目中中國基金業協會2015年最具影響性的十項重點工作。                    

  最終評選結果將根據網路投票結果,于2016年1月18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公佈。敬請關注!

  1、勇於擔當,積極組織行業維穩救市

  股市異常波動期間,協會凝聚行業力量,緩解市場斷崖式下跌。6月以來,短短十個交易日內,滬指由近5200點震蕩下跌至3800點以下,跌幅超過25%,兩千余只股票跌停。中國基金業協會率先召集私募機構代表于6月30日發佈“艷陽總在風雨後”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倡議書,展現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的強大正能量。以“公募基金看大市”為主題,連續發佈13家公募基金對市場的積極觀點,引導市場預期。召開25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座談會,號召94家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經理積極申購偏股型基金,與投資者同呼吸共命運。對資管産品投資二級市場的風險進行壓力測試,編發《資産管理業務投資證券市場情況週報》,為監管部門掌握市場風險提供了重要依據。

  2、多措並舉,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和效能

  發佈《私募投資基金託管與外包規範》,完成44傢俬募基金外包服務機構備案,鼓勵行業特色化、專業化、差異化發展。通過跟蹤專業人士持股、事業部制、長期激勵機制動態,形成《基金管理公司事業部制實施情況調研報告》,推動行業實施長期激勵機制,破解行業人才流失困境。

  3、肅清亂象,依法開展行業自律檢查和紀律處分

  按照北京市整治非法集資行動總體部署,協會聯合北京證監局開展非法私募專項整治行動,重拳治理非法私募猖獗態勢,提醒社會公眾遠離非法集資。在此期間,天津漢紅以基金業協會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法院,協會積極應訴,最終法院依法判決駁回天津漢紅訴訟請求,進一步明確中國基金業協會的行業公共管理職能。加強日常紀律監管,對9家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採取加入黑名單、公開譴責等紀律處分措施,對涉嫌違法違規7家資管公司實施暫停備案的紀律處分,對2家資管公司及時進行風險提示,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4、完善標準,推動公募基金完善業務規則

  編發《基金參與融資融券及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指引》和《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場外衍生品交易商品定義文件(2015年版)》,發佈《<基金管理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産管理業務子公司內控核查要點>的通知》。完善公募基金估值體系,發佈固定收益品種、融資融券及轉融通業務、滬港通、同業存單等4個基金清算、核算和估值標準,特別是在債券估值市場引入競爭機制,提高了貨幣基金等固定收益類基金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熱情。為配合指數熔斷機制的推出,保障公募基金平穩運作,發佈《關於指數熔斷機制實施後公募基金行業相關配套工作安排的通知》。

  5、引進“正能量”,建立行業信用約束和誠信體系

  實施私募基金分類公示制度和私募機構失聯(異常)公示制度。與百度合作推出私募地圖,上線以來日均訪問量約10萬次。建立行業白名單、黑名單公示制度,為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百度加V服務,防止劣幣驅逐良幣。與銀河證券共同推出“私募匯APP”,通過移動終端發佈私募登記備案資訊,增強私募資訊披露與誠信約束,強化社會公眾監督。

  6、建章立制,完善私募基金自律與服務

  開通私募基金全國統一諮詢熱線400-017-8200,同時建設微信諮詢平臺,結合電郵、現場諮詢等手段為行業提供業務諮詢服務。制定《私募基金募集規範》、《契約型私募基金合同內容與格式指引》、《私募基金資訊披露辦法》、《私募基金管理人內控指引》4個自律規範並公開徵求意見,為行業發展提供基本自律準則和行為規範。根據行業發展和業務需要不斷完善登記備案管理規則,完成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二期升級改造,啟動修訂《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目前,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記2.5萬家,私募基金備案2.45萬隻,認繳規模5.16萬億,從業人員達到44.41萬人。

  7、拓展空間,推動基金深度參與養老金管理體系

  養老金是全球資産管理行業最重視的機構投資者,是行業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協會通過積極與證監會、全國社保理事會聯合開展基本養老金調研,舉辦生命週期基金培訓,開展課題研究,與財政部、稅總、人社等相關部委溝通、座談和提交報告等方式,交流境外基金行業養老金管理經驗,宣傳基金行業投資管理能力,推動將基金納入居民養老金管理的頂層制度設計。

  8、大力創新,引導“網際網路+”創新實踐和融合發展

  首次提出構建“網際網路+資産管理機構”的IT構架,全面推廣網際網路金融技術變革、雲服務和大數據理念,廣泛交流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實踐,分享人工智慧的資産管理系統、網際網路産品銷售等重要經驗。與清華大學五道口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合作編寫《“網際網路+”資産管理行業案例彙編》,發佈《資産管理行業“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全面引導行業以網際網路金融為契機開展創新實踐。

  9、強化治理,全方位打造現代行業協會

  完善頂層設計,應廣大會員要求及時修訂《協會章程》和《會員管理辦法》,建立了會員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會員管理制度。切實發揮理事會決策和監事會監督作用,2015年共組織召開3次理事會暨監事會會議,審議議案25件。新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天使投資、資産管理業務和網際網路金融等5個專業委員會,擴充協會專業委員會數量達到17個。初步形成行業智庫,在行業標準、課題研究、創新發展行業培訓和自律規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真正形成“多元、共治”的現代行業協會治理模式。通過多種方式充實人員,今年新增員工74人,初步形成一支年輕、專業、有戰鬥力的員工隊伍。不斷增強協會吸引力,會員數量已由年初的737家增加到2047家,協會資産管理規模由15.96萬億增加到36.4萬億。

  10、週密籌備,順利重啟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自2015年7月承接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以來,為適應行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對考試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已在全國範圍內順利舉辦4次考試,通過考試人數已達20余萬。配套組織編寫考試指定教材《證券投資基金》(上下冊),84萬餘字,匯聚行業經驗與智慧,打造“中國版的CFA教材”。

  11、主動協調,積極維護行業會員合法權益

  向證監會上報《關於<關於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的通知>行業意見的簡報》,及時反映行業呼聲。同基金管理公司、貨幣經紀公司、銀行業協會、證監會債券部多次溝通,推動解決貨幣經紀公司向基金管理公司收取服務費問題。及時摸底掌握行業涉及河北融投風險事件情況及相關訴求,提請監管部門關注,搭建行業與河北地方政府方面的交流平臺,積極協調做好風險化解和維權工作。

  12、完善體系,大規模分層次多形式開展行業培訓

  首次發佈《基金從業人員後續職業培訓大綱》,組織培訓班32期,共計255學時,參加培訓人數達9500人次,滿意度達到92%。順利推出遠端培訓系統,開通基金從業人員遠端培訓平臺,近一個月內註冊學員達2萬多名,累計學習20余萬學時,更大範圍滿足行業培訓需求,持續提升行業專業水準,提高人才素質。

  13、凝聚共識,召開行業年會、杭州和青島等大型論壇

  為了踐行服務和促進行業發展的責任與使命,協會先後成功舉辦廣州資産管理業務風險管理與創新高級研討會、杭州財富管理論壇、2015年中國基金業協會年會、青島 “財富管理與多層次養老體系”夏季論壇等,為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搭建起資訊共用、合作探討和共謀發展的交流平臺,聚集各方聲音,共商持續健康發展大計,形成堅守行業本質、恪守行業底線的共識,號召行業必須盡到“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信託責任,恪守忠誠義務與專業義務,共同營造規範、誠信、創新的行業發展環境,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言”。

  14、全面宣傳,大力提升行業形象和公眾影響力

  打造協會微信公眾號,有效塑造行業及協會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的品牌新形象,用戶數由年初1萬人躍升到15.5萬人。提升宣傳力度,通過央視新聞聯播和新聞頻道分別播出2期公募基金簡訊和2期“聚焦公募基金”專題報道。與央視合作製作8期“私募明星觀大市”,製作9分鐘私募基金公益宣傳片。舉行“最美公募基金人”評選活動,挖掘行業基層員工榜樣。開展公募基金十佳Logo評選活動,吸引12萬人次投票。組織策劃青少年兒童財商教育活動,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積極響應十八大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發佈《綠色責任倡議書》,與阿拉善生態基金會開展合作,捐款50萬元,號召行業建設“基金生態林”。

  15、及時預警,密切關注和及時警示行業風險

  6月5日,針對創業板風險,發佈《公募基金價值投資倡議書》,提示關注創業板風險,回歸價值投資。6月16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在《中國證券報》發表署名文章《私募基金髮展熱潮中的冷思考》,指出在當前熱火朝天的發展形勢下,私募基金行業需要多一分“冷思考”,應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增進人民財富為己任,決不突破誠信道德“底線”,決不踩踏行規行約“黃線”,決不觸碰法律“紅線”,忠實履行信託責任,始終強化風險意識,不斷追求專業精進,定能實現基業長青。

  16、統一規則,明確底線,推進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業務功能自律監管

  制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管理辦法》(“三合一”),推進證券、基金、期貨三類機構私募資管業務實行功能監管,消除監管差異。明確底線要求,出臺並定期修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落實資産管理業務“八條底線”禁止行為細則》,引導行業加強風險防控。率先實行“負面清單+事後備案”機制,提升資産證券化産品發行效率。簡政放權,積極開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産品備案監測工作,目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存續資管産品4.4萬隻,存續規模約22.52萬億元。加強私募資管産品備案資訊公示,建設QQ群、微信群、備案系統、不定期座談會等多渠道溝通交流平臺,提高對行業的服務水準。

  17、認真反思,提出長期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深入走訪調研,厘清各類資管産品業務本質,向監管部門提交專題報告,針對分級産品風險和銀行理財資金對資産管理業的衝擊提出政策建議,針對私募産品風險提出分類監管建議。以股市異常波動為窗口,系統總結行業發展困境與問題,深入分析內外部原因,提出長期健康發展政策建議,先後形成《中國基金業協會股市異常波動反思與建議》、《公募和私募基金協調發展報告》等專題報告。根據交易所債券市場快速發展存在的潛在風險情況,上報《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産管理業務債券投資風險分析報告》。為防範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對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投資二級市場、非標資産、P2P平臺等領域的風險防控能力進行壓力測試,形成專項報告,提出政策建議。認真總結、反思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近三年來創新發展情況,編寫《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産管理業務發展評估報告》,並提出轉型發展建議。

  18、完善數據,提供多維度的基礎公共品

  每日編發《資産管理行業新聞摘報》,每週發佈《國際動態簡報》,每月公佈《公募基金市場數據》,每季度發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統計數據》、《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資管業務排名》、《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排名》、《公募基金和證券公司主動管理業務等規模排名》,每年出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報》、《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分析報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企業社會責任調查報告》、《基金投資者情況調查報告》。基本建立包括週報、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等定期報告為主的監測報告體系,以及根據備案監測發現的問題和情況、市場突發狀況不定期撰寫專項報告機制。上報《2015年上半年資産證券化備案監測報告》,相關數據成為市場各方了解資管行業最新狀況的權威資訊。建立包括備案、運作、風險在內的資管業務運作與風險監測體系,向監管部門報送《資管業務投資證券市場週報》、《資産管理業務月度分析報告》、《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産管理業務風險監測報告》(季報)等定期報告,以及根據備案監測發現的問題和情況、市場突發狀況不定期撰寫《基金子公司風險監測報告》、《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分級産品情況報告》、《關於進一步規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産品參與股票市場場外配資行為的報告》、《關於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開展新三板業務情況的報告》等專項報告。

  19、打造IT平臺,全面提升服務會員能力

  建立公募基金數據報送及分享系統,支援基金公司基本情況、産品、財務三大報表的定期報送,在行業機構和協會之間形成數據生産迴圈良性鏈條。全面升級協會登記備案系統,初步建立登記備案、資訊披露、産品報告、輿情監測和投訴舉報等全流程資訊採集、分析、監測。完成基金業務外包服務備案系統開發,順利完成44家機構備案。

  20、打造品牌,為行業引入新鮮空氣

  打造私募行業高端交流品牌“私享匯”,全年舉辦12期活動,邀請知名機構圍繞FOF投資、智慧製造、創投服務實體經濟等熱點問題深入探討,同時,還舉辦2期“私享匯”特別活動,如私募基金走進新三板系列活動。創刊《聲音》,全年編發39期,其中關於美國養老金、全球共同基金、兩融新規對資管行業影響、REITs海外經驗及國內展望等多個專題受到行業權威媒體和監管部門關注。組織11期深度視角“專家講壇”、43期重點話題“晚間沙龍”、17期前沿熱點專題研討會,總計6500余人次參會,其中,關於人民幣加入SDR、美聯儲加息等熱點話題受到監管部門及行業高度關注。推動雙邊交流,舉辦12場雙邊推介會,為擬在德、法、英、盧森堡等地開展境外業務的機構對接當地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金融機構,接待70家境外監管部門和市場機構來訪,尤其為境內會員單位邀請主權投資基金、養老金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來華交流,包括阿布扎比金融局、加拿大養老金、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等,全面推介中國資管行業,提升境外行業對我國市場關注度及投資熱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