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政協委員陳錫文:城鎮化或能打破“胡煥庸線”

  • 發佈時間:2016-03-09 10:17:5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雯  責任編輯:張少雷

  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公佈的城市群區域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下,將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70年前著名的劃分中國集聚人口地緣區分的“胡煥庸線”,會在“十三五”中被打破嗎?對“城鎮化”的定義及推進,決策層都有哪些考慮?針對上述問題,3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

  觀點1:胡煥庸線現在更均勻

  NBD:“胡煥庸線”提出已經70多年,對比“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對城市群的“兩橫三縱”戰略,似乎變化並不大,您是怎麼看待的?要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胡煥庸線”是城鎮化水準的分割線。這條線的東南各省區市,絕大多數城鎮化水準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而這條線的西北各省區,絕大多數低於全國水準。

  陳錫文:胡煥庸線是胡煥庸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畫了一條線,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衝,當時大約93%、94%的人口大量集中在這條線的東南,當時經濟總量也都集中在這裡,現在我覺得比過去更平衡了一點,人口的分佈、産業的分佈,到不了這麼大的差距,當然我沒有具體測算。

  某種程度上,胡煥庸線是根據自然地理、歷史成因而劃出來的,那個時候實際上主要反映的還是上世紀30年代時期工業非常弱小的中國,城市在某種程度而言都是商埠,是商業交流的地方,而不是新興産業的地方。那時候這條線的以西、以北,沒有什麼大城市,現在不一樣了,産業也不得了。

  從那以後,應該説到現在已經過去了70多年,我覺得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都繁榮很多。還有蘭州、拉薩,都是過去不能比的繁榮。雖然還沒有進行計算,但我感覺,這條“胡煥庸線”已經發生了變化,分佈要比胡煥庸在上世紀30年代説的時候更均勻一些了。

  原來那條線,94%的人口和經濟都在這條線的東南,這條線以上就佔不到6%,我覺得現在應該不止了。他劃這條線的時候,因為沒有工業,所以很多資源對人們而言是沒有用的,煤炭、石油、各種礦石,在那個年代,基本沒有開採的就沒有人就業,而現在我們非常重要的礦産資源、石化資源密集集中在西部,所以很多工業因它而生,也就帶動了産業的集聚、城市的産生。

  觀點2:城鎮化話題仍待解

  NBD:您怎麼看待“十三五”的城鎮化規劃?

  陳錫文:我覺得“城鎮化”這個話題,我們還需要再研究,很多問題,要結合國際經驗教訓、結合自己國情。比如説,“城鎮化率”這個概念,從國際比較就非常困難,我們這個城鎮化率,這次綱要裏面提出的,45%的戶籍城鎮化率,60%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這個就把人搞糊塗了,這個差了15%,差在哪呢?按照現在的制度,落不了戶的,到一定年限我就給你居住證制度,居住證制度的話,你也得給人家基本公共服務,這就應該沒有太本質的區別,那麼這個區分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説居住證的含金量不斷提高,那麼它跟戶籍有什麼區別?那麼所以這兩個之間,15%到底差在哪,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我知道很多國家很少用城鎮化率這個概念,更多的人是用兩個指標,一個是人口的集聚程度,人口的密度在每平方公里範圍內達到了多大的密度就可以稱之為“非農村地區”,因為這麼密的人口他沒法種地的,所以他謀生一定不是靠農業了,如果按照這個指標計算,我想我們長三角、珠三角很多經濟發達地區實際上跟國外同類指標比都可以算城鎮化地區;第二個指標是基本公共服務,基本公共服務能覆蓋到的,那城鄉基本是一樣的,所以你到歐洲國家去,能不能叫“鎮”,能不能叫“城”,就看有沒有教堂、學校、醫院,這些有了就算。

  那麼,我們到底定的指的是什麼?我覺得有些問題還需要很好研究,不要自己努力了半天,最後“指標”達到了,結果跟人家一比,人家説不是這個演算法,那你不是白忙活麼?而且代價很大,所以從這個角度,我覺得城鎮化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