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財智 > 研究者 > 正文

字號:  

厲以寧:實現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 加強教育十分重要

  • 發佈時間:2016-03-09 07:28:4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江然  責任編輯:王斌

  

每年1000多萬人如何脫貧?厲以寧:加強職業教育是一個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一向是兩會輿論場上媒體的追逐焦點。3月7日,在審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小組審議會間隙,厲老又被媒體圍住。

  十餘年來,扶貧工作早已是厲以寧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86歲高齡的他,依然奔走在扶貧路上。在接受採訪時,厲以寧也從依靠特色産業、易地搬遷、教育扶貧等方面作出了解釋。

  而在3月6日,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就“十三五”規劃綱要答記者問時專門提到,去年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我國貧困人口達7017萬。“當時提出特色産業扶貧3000萬,轉移就業扶貧1000萬,異地搬遷扶貧1000萬,還有2000萬要社會兜底,這2000萬實際上就是需要保障的這些人口,通過這些措施來精準地脫貧。”

  統計顯示,我國2015年脫貧人數為1442萬,因此“十三五”期間需要脫貧人口降為5575萬。如何通過這五年做到精準脫貧?也就是中央確定的“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的整體貧困要解決”,也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觀點1:移民扶貧是好辦法

  記者注意到,第十三個五年規劃(草案)提出了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和模式,採取超常規措施,加大扶貧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中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首先就是通過特色産業扶貧。草案指出,重點支援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産業推動和“網際網路+”産業扶貧,實施電商扶貧、光伏扶貧、鄉村旅遊扶貧工程,實現30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

  對此,厲以寧深有體會。“陜西漢中有個縣叫洋縣,以稀有動物朱鹮聞名。”厲以寧對記者表示,“目前通過當地政府的保護,朱鹮已繁衍到兩千多只。”厲以寧講道,朱鹮有個特點,一輩子就只找一個配偶,因為這個特點,洋縣成了吸引遊客前往的結婚旅遊地。“很多新婚夫婦、金婚銀婚的夫婦都在那裏。”除此之外,留壩縣也同樣依靠旅遊脫貧。

  而對於“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地區,草案提出了以易地搬遷的方式使1000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移民是個好辦法。把那些窮困地區、不適合居住地區的人民轉移。”厲以寧告訴記者,“通過移民,造成一種新的環境,讓遷出原址的人有新的生活,移民的好處在於加快發展。”易地搬遷早有成功案例,“我看到廣西百色地區就有一些縣,通過移民,自然條件比過去好,讓居民安心住下來,再進一步靠自己解決問題。”

  觀點2:教育扶貧十分重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厲以寧看來,移民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教育。“希望支援年輕人,經過培訓、使他們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好的生活。”他説,“他們也不一定搞農業,可以做工,開小店,有各種專長。”

  公開資料顯示,貴州畢節是貴州有名的貧困地區,七萬多人口,兩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每年,厲以寧都會多次前往畢節調研,每一次走不同的線路,考察不同的企業與村莊。

  昨日,厲以寧也以貴州畢節為例,再次闡述了教育扶貧的重要性。“此前當地有一所綜合性學院改為了貴州綜合工業學院,進行職業教育。”他對記者表示,“以前學生很難找工作,但現在和企業合辦專業,既為企業輸送人才,又解決了就業問題。這樣就能幫助年輕人脫貧。”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專門建立一個教育園區,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教育,“比如農村缺乏護士。”厲以寧表示,就培養護士,也能起到同樣效果。

  實際上,草案中也提到要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鄉村教師培訓、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繼續實施“雨露計劃”,讓未能升學的貧困家庭初高中畢業生都能接受職業教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