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盤點2015年老百姓看得見的10項改革成果

  • 發佈時間:2015-12-23 16:22:51  來源:人民網  作者:賈玥  責任編輯:王斌

  2015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國家陸續出臺多項舉措,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

 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參保人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7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從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額度作為大病保險資金,2015年底前使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

  按計劃,對參保大病患者需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給予保障,2015年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今後還要逐步提高,有效減輕大病患者就醫負擔。到2017年,建立比較完善的大病保險制度。

  這次會議還指出,要與醫療救助等緊密銜接,對經大病保險支付後自付費用仍有困難的患者,由醫療救助、慈善救助等給予幫助,共同發揮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防範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出現,顯著提升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公平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8月25日在人社部召開的視頻會上説,各級人社部門要確保年內完成全面實施大病保險的任務。他表示,大病保險對患者高額醫療費用的支付比例在基本醫保之上平均提高10至15個百分點,有效減輕了大病患者高額醫療費用負擔。試點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面實施條件已具備。

  重特大疾病救助對象“擴容”

  為加快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緩解因病陷入困境群眾的“不能承受之重”,2015年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救助覆蓋面,逐步將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納入救助範圍。

  此外,這次會議還指出,要提高救助水準,對重點救助對象加大救助力度,對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在起付線以上的自負費用給予救助;要突出救急解難,實行醫療救助經辦機構向定點醫療機構提供預付資金,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治。

  4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要在2015年底前,將城市醫療救助制度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整合為城鄉醫療救助制度。重點救助對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中,對經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後的個人負擔費用,在年度救助限額內按不低於70%的比例給予救助。

  提網速、降網費提上日程

  2015年5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促進提速降費,既可改善人民生活,又能降低創業創新成本、為“網際網路+”行動提供有力支撐,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培育發展新動能。

  隨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推進網路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高網路速率。到2015年底,全國設區市城區和部分有條件的非設區市城區80%以上家庭具備100Mbps(兆比特每秒)光纖接入能力,50%以上設區市城區實現全光纖網路覆蓋。

  《指導意見》還明確,通過競爭促進寬頻服務品質的提升和資費水準的進一步下降,依託寬頻網路基礎設施深入推進實施“資訊惠民”工程。

2015年8月19日,廣西寧明縣教育局資助辦工作人員在電腦上幫助貧困大學生輸入助學貸款申請資料。(龐革平、周貽剛)

  “困難生”助學政策升級

  近年來,一些省份及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由於物價上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支出不斷提高,目前1500元的助學金難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為加大對經濟困難家庭的助學力度,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2015年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5年春季學期起,將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標準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並抓緊研究完善高校助學貸款政策。

  7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提出,按照國務院部署,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更有力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學生完成學業,利好舉措包括財政全額補貼助學貸款利息、延長貸款最長期限、建立還款救助機制等方面。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表示,這次政策調整要求有關省份能儘快出臺學費和助學貸款的代償辦法,儘快鼓勵地方高校畢業生到本行政區域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而地方高校代償資金原則是要由省級財政承擔,中央財政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對西部省份予以獎補。

  調低3項社會保險費率

  2015年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至少兩次提及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2月25日召開的會議指出,將失業保險費率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統一降至2%,單位和個人繳費具體比例由各地在充分考慮提高失業保險待遇、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

  4個月後召開的常務會議則提出,在已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基礎上,從10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並根據行業風險程度細化基準費率檔次,根據工傷發生率對單位(企業)適當上浮或下浮費率;將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超過合理結存量的地區應調低費率。

  經測算,上述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舉措,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400多億元;上述降低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舉措,預計每年將減輕企業負擔約270億元。

  棚戶區改造駛入快車道

  2015年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在已有成效基礎上邁出更大步伐。

  這次會議決定,按照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部署,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內的各類棚戶區1800萬套,農村危房1060萬戶,同步規劃和建設公共交通、水氣熱、通訊等配套設施。

  10月10日,在全國棚戶區改造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棚改寄託著千萬住房困難家庭改善居住條件的希望,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和抓手。要確保工程品質,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既定任務,讓更多的住房困難群眾受益。

  據財政部網站透露,2015年全國城市棚戶區改造目標確定為540萬套。財政部要求,對於已經簽訂合同並實施的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市縣財政部門要按照合同和項目實施進度及時撥付財政資金,確保項目資金需要。

  換補身份證不用回原籍

  2015年6月8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表示,將加快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

  兩個月後,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關於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的意見》獲審議通過。

  實施異地受理等制度後,只要符合政策條件,群眾即便在異地,也可以輕鬆換領、補領身份證,就近挂失申報、就近上交撿拾的居民身份證、就近查詢丟失居民身份證資訊等,大大減少了群眾來回奔波。

  按照公安部確定的時間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重慶、四川、湖北和湖南10省市開展試點;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全國大中城市和有條件的縣(市)逐步開展異地受理;2017年7月,在全國各地全面實施。

  好多職業資格證書不用考

  2015年7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再次取消6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國務院已分三批取消了149項職業資格,加上這次取消的62項,國務院公佈取消的職業資格達到211項,佔國務院部門設置職業資格總數的34%。

  這些被取消的職業資格,包括醫藥代表資格、註冊電子貿易師、網路廣告經紀人、人造寶石製造工、港口裝卸工等。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表示,之所以減少職業資格的許可和認定,是因為現在很多地方、行業和協會都設置了不少職業資格,重復量很大。有些應屬於水準評價類的,但有的地方把它列入準入類。此外,職業資格不能成為就業創業的門檻。

  據了解,2015年底前後,國務院還將繼續集中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沒錢也打得起官司

  2015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6月,《意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在《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援助範圍基礎上,《意見》要求各區市逐步將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教育醫療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範圍,並進一步放寬經濟困難標準,降低門檻,使覆蓋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群體。

  10月,全總也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工會把維權能力較弱的農民工、困難職工作為法律援助的重點對象,把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工傷事故賠償等勞動爭議作為重點案件,充分發揮工會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老百姓(603883)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