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何志成:精準推進調整改革,力主“變”而不亂

  • 發佈時間:2015-12-23 16:15:4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何志成  責任編輯:王斌

  舉世矚目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21日結束,這次會議之所以舉世矚目,不僅因為它將部署2016年包括“十三五”規劃期間的經濟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國處於“歷史轉折關鍵路口”一次關鍵會議,這次會議不僅要部署“穩增長”,更要為中國未來選擇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

  這次會議的關鍵詞是“轉變”與“改革”,經濟工作思路、方法都要轉變,但所有的轉變都要依靠改革,維護改革。會議公報指出:“要努力實現多方面工作重點轉變”,這一句是明年工作的關鍵,重點在“轉變”,許多工作思路都要調整,要轉變,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房地産政策,人口政策等,有利於穩增長的政策要儘快出臺,有礙于穩增長的政策必須立即調整。會議指出:“推動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經濟工作不再追求GDP,但不等於不要效益,效益的量化指標就是賺錢,賺錢的企業多了,行業多了,説明産品適銷對路,品質不錯,穩增長的基礎也就築牢了。

  會議提出:“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改革一再被提及,重點在哪?在“結構”調整,要有保有壓,通過深化改革,堅決壓縮過剩産能,去庫存。會議提出:“實施宏觀調控,要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宏觀調控的重點在於引導預期,這是新提法,很顯然,會議總結了2015年經濟工作的經驗教訓,明年將更加注重對市場的政策引導,改善市場對貨幣財政政策、人民幣匯率波動,甚至股市方向的預期,千方百計穩住市場。

  “調整産業結構,要更加注重加減乘除並舉”,所謂加減乘除,有加有減,最難在“減”。關於去庫存,去産能,已經叫喚了多少年,這一次要動真格,要通過改革,通過競爭關停並轉一批“僵屍企業”,真正壓縮過剩産能,去偽存真,讓市場恢復“市場”面貌。

  “推進城鎮化,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核心”,這一次最高層又重提“城鎮化”,而且把未來的城鎮化思路與“人”的活動相關聯,城鎮化與房地産關聯性極強,當前,一方面要加大房地産去庫存力度,一方面要擴大城市尤其是城鎮人口基數,要鼓勵買房,尤其要關注農民工、要關注三四線城市的經濟發展,真正把人留住。會議還指出:“促進區域發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人口經濟,又是新提法,沒有人就沒有經濟活動,人太多了,資源環境壓力大,人口急劇減少,經濟活力肯定下降,當前的重中之重是儘快落實二孩政策,讓人口數量恢復增長,同時要增加大城市數量,緩解超級大城市壓力。

  會議關注環境保護,“保護生態環境,要更加注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經濟活動中的“減法”要考慮生態保護以及環境承受力,為此,不惜適度降低增長速度,實現綠色發展,綠色消費,要大力發展與環境保護相關聯的旅遊産業。

  扶貧是“十三五”規劃期間的硬任務,“精準扶貧”是指不能只是“扶”,更要“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要消滅貧困的根源,阻止貧困代代相傳。會議沒有忘記根本大計,也就是習近平在“十八大”會議報告中親自修改的哪一句話:“進行資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句話的重點在“更加注重”市場作用,它可以做更廣泛的引申:未來將建立更多的“市場”,包括人民幣匯率指數市場,同時將越來越減少政府對市場行為的主動干預,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實行市場經濟必須堅持對外開放,這是中國經濟模式的關鍵點。

  會議指出:“擴大對外開放,要更加注重推進高水準雙向開放”,一要高水準,不能重復引進,低水準引進,同時要走出去,鼓勵並推動中國企業包括人民幣走向世界。

  筆者將明年經濟大環境概括為“八降四增兩穩”。所謂“八降”是指:降稅負、降五險一金(降低勞動力成本)、降土地等其他生産要素成本、降融資成本、降流通成本、降産能、降庫存、降杠桿,總之是通過降低成本降低風險,增加企業盈利能力。四增是指:城市人口要增,財政赤字要增,兼併重組總量要增,基礎設施投資要增。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內容。“兩穩”是指:穩金融,穩增長。穩金融包括穩政策(不要出導致市場紊亂的政策),更包括穩預期,穩市場,人民幣匯率要相對穩定,股市也要慢牛,嚴防股災;穩增長主要靠深化改革,同時要去除不合理的政策羈絆,比如要通過減少限購限貸範圍,包括明確房産稅計徵範圍來鼓勵中産者購買改善型住房,發出房地産政策轉變信號。

  這次會議,強調行動,力戒空談。當前的大環境,大趨勢,仍然有利於中國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速度,但隱患不少,穩增長的壓力很大。去庫存,去産能,保護環境,都可能犧牲經濟發展速度,甚至誘發危機因素。但不調整、不改革,仍然維持不死不活的局面,市場難以復蘇,企業利潤越來越少,未來的日子更難過。如果再等,再拖,該死的終究會死,一旦企業無序破産潮出現,債務危機爆發,金融市場將一片混亂,社會也將陷入危機,損失更大。因此,穩增長、調結構必須痛下決心,早下決心,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力爭實現有序的關停並轉,去庫存、去産能。為了有序,必須依靠改革,有保有棄,對不願改革的,只能棄。為了配合改革,配合調整,明年的政策大環境應該進一步寬鬆,而且要精準實施,有邏輯地推進,做到“變”而不亂。

  作者為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