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信託 > 正文

字號:  

打新信託再現江湖

  • 發佈時間:2015-06-08 00:43: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IPO提速,“打新”正酣,專門用來申購新股的集合信託“重現江湖”。近期,多家信託公司發行了打新信託。不過,為規避集合信託不能參與網下申購的規定,目前打新信託多采用結構化模式,並嵌套在公募基金中。

  實際上,打新信託再度涌現,是在資本市場火熱的背景下,信託公司加快發展證券投資業務的一個縮影。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證券投資信託規模為2.23萬億元,較2014年一季度同比增長79.84%,並一躍成為信託資金第三大投資領域。

  借道公募打新

  據統計,截至6月1日,今年以來共有144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上市後這些股票長勢迅猛。截至5月底,今年上市的新股平均漲幅超過450%。而近期IPO提速更是激發了投資者打新熱情,一些打新資管産品大受熱捧。

  其中不乏信託的身影。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已有多家信託公司發行了專門用來打新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按照此前下發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範》規定,網下投資者不得為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或集合信託計劃,也不得為在招募説明書、投資協議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載明以博取一、二級市場價差為目的申購新股的理財産品等證券投資産品。

  那麼,上述這些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又是如何打新呢?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為規避上述監管要求,這類打新信託一般會嵌套在公募基金中。具體而言,其交易結構為“集合信託+基金專戶+公募基金”。這類打新産品一般會做結構化設計,信託資金通常為劣後級,優先級資金來自銀行,杠桿率最高可至5:1。

  例如,以某大型信託公司發行的一款産品為例。該産品設A、B兩類受益權,其中A類的預期收益率為7.3%/年,B類為浮動收益。其資金運用方式為,信託資金用於認購標的資管計劃,標的資管計劃所對接的信託資金通過申購公募基金間接參與新股認購,並投資股票、債券、貨幣基金等流動性較好的金融工具提升整體收益。

  據業內人士介紹,因為目前網下配售的新股中有至少40%應優先向公募基金和社會保障基金配售的規定,使得信託嵌套在公募基金中能大大提高中簽率,而較高的杠桿又能放大公募基金的收益。

  信託發力資本市場

  實際上,由於受到前述監管政策的制約,長久以來,集合信託打新産品已不多見。據業內人士回憶,上一次打新信託大量出現則是在2007年。彼時,新股發行額爆髮式增長,全年共有122隻新股在滬深兩市上市,新股上市首日收盤價平均漲幅高達191.36%。這一市場情況使得信託公司在當年發行了大量以打新為主的證券投資信託産品。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一位資深信託從業者感慨道:“那個時候,信託公司簡直是賺錢賺到手軟。”實際上,正是這一業務,讓一些信託公司撈到了“第一桶金”。

  當下,打新信託再度“重現江湖”,亦與一些信託公司大力發展證券投資業務有關。由於宏觀經濟不景氣,傳統集合信託頻頻遇到兌付危機,加之A股走牛,使得不少投資者和信託公司將目光轉向資本市場。

  來自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證券投資信託規模為2.23萬億元,同比增長79.84%。其中,投資股票的信託規模約為7770億元,其在信託資金投向的佔比為5.77%,較2014年一季度末佔比提升2.94個百分點;投資基金的信託規模為1864億元,其在信託資金投向的佔比為1.39%,較2014年一季度佔比提升0.45個百分點。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認為,得益於“多方式運用、跨市場配置”的靈活經營體制,信託業對2015年一季度的牛市行情做出了預判和靈活調整,增加了證券投資類産品的發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