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海外買保險“保險”嗎 售後風險需防範

  • 發佈時間:2016-01-04 09:35:1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羅蘭  責任編輯:郭偉瑩

  近些年來,內地人越來越熱衷於在海外買保險,特別是喜歡到臨近的香港購險。業內人士分析,雖然香港保險業制度、服務較內地成熟、完善,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因兩地在法律、政策等方面存在差異,會增加內地投保人的購險成本,出現糾紛時也可能帶給投保人高額的訴訟費用,所以不要迷信海外購險。

  內地扎堆香港買保險

  過去,內地人赴港多消費化粧品、珠寶、奢侈品等,現在有了新變化,開始扎堆買保險了。有媒體報道,每到大陸游客集中赴港的日子,香港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門口就會排起長隊。另據一位香港保險公司的理財顧問透露,2014年,他的客戶中內地人只佔一兩成,2015年則迅速上升到了五成多。

  內地人赴港購險始於2003年開放自由行後,2010年開始逐年遞增,2012年出現井噴。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的數據,2012年一舉衝至99億港元,上升幅度高達57%。到2015年上半年,香港向內地訪客所發保單中,新造保單保費為43億港元,同比增長48.3%。

  目前,內地人在香港大多喜歡買三類保險:重大疾病險、人壽險和儲蓄分紅險。據悉,相比內地疾病類險種,香港保險産品涵蓋的範圍大一些;同等額度的保險,香港保費比內地要便宜三成左右;有的儲蓄分紅險年回報率是內地同類産品的一倍。

  香港保險業歷史悠久,制度服務較為完善,在競爭中具有很大優勢。業內人士分析,與內地相比,香港人生活環境、醫療服務更為完善,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保費價格因此比內地低。此外,香港是金融中心,投資渠道廣,保險産品享受的優惠政策多,投資收益率自然高於內地。

  理賠成本高需防風險

  然而,由於內地與香港投資模式、法律政策等有差異,內地人遠赴香港購險存在諸多不便,風險不容忽視。

  根據規定,內地人必須在香港本地買保險,這樣無形中增加了投保人的成本,而且很多香港保險公司為避免糾紛,要求業務員整個銷售過程錄影,或在該公司的香港辦公室拍照,以證明是在香港購買的保單。此外,許多人借赴港短暫旅遊之機買保險,對很多條款和風險了解不夠就匆忙簽約,將來遇到糾紛時難免吃虧。

  對於“高回報”和“理賠便捷”的神話,業內人士也提醒內地人需謹慎。內地保險行業資深代理人張玉榮對本報記者説,大家不要貪香港保險的便宜而忽視其他方面。比如,香港保險産品的高回報也不是特別確定,因為香港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也是根據市場情況而變化的,不一定都是高回報。

  內地人捨近求遠從香港買來的保險在售後服務上一定有許多不便。張玉榮説,她的一位客戶在香港買的一份保險理賠等了兩個月還沒拿到理賠金,而在國內買的,只用兩三天就拿到了錢。“香港理賠金只能打到客戶香港的賬戶上,內地客戶之前要在香港開戶,之後,在內地取這筆錢則要支付手續費等等,這樣就增加了很多購險成本。”張玉榮補充説。

  業內人士還指出,港幣與美元掛鉤,對內地客戶而言,在香港買保險存在匯率風險;一旦兩地發生認定差異或其他糾紛,內地被保險人則必須要到香港去協商甚至走法律程式,投保人則需要支付高額的訴訟花費。

  內地保險業發展潛力大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保險大國。“近年來,保險業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元化保險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大大拓展了保險市場的發展空間,服務經濟社會全局的能力顯著提升,保險業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援。”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

  未來中國保險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友邦中國首席執行官蔡強表示,國務院的新國十條把保險定位在國家的高度。各個國家保險發展的加速期都是由稅務驅動。我們的監管部門現在更加開放,從兩年前開始的費率市場化,到現在的分紅險的市場化,都會激活市場化,都會激活消費者的需求,都會激活創新的推動。而各個保險公司也都在積極地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最好還是人在哪兒就在哪兒買保險。”張玉榮認為,目前中國保險業快速發展,在制度設計、理賠品質、售後服務上,與國際的差距越來越小,中國保險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加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