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貼上險企標簽 類保險股橫空出世

  • 發佈時間:2016-01-04 09:24:21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倩雯  責任編輯:郭偉瑩

  保險業與資本市場的互動從未像2015年這樣熱鬧過。一邊是保險公司頻頻舉牌上市公司;而另一邊,上市公司也紛紛將資本集結至此,意欲保險業內“掘金”。

  “掘金”保險業

  根據平安證券去年12月中旬的統計,目前踏入或擬踏入保險行業的上市公司至少有44家之多。而上市公司踏入保險行業的路徑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收購,例如天茂集團收購國華人壽;一種是參與新設,例如七匹狼愛仕達騰邦國際擬參與發起設立前海再保險公司。

  “形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也很清晰:一是‘巴菲特模式’的引領,而且近年來效倣其的復星、安邦風頭正勁,對於上市公司形成了示範效應;二是在實體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之下,介入金融業有利於增加利潤;三是我國目前的商業保險與國際上相比,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而且從健康險稅優、養老險稅延等政策可以看出政策對於保險行業的支援,諸多上市公司也是看中了這一成長性。”平安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繳文超表示。

  從上市公司所進入的保險細分行業來看,除了傳統的財産險、人壽險公司外,一些擬新設的保險公司還包括網際網路保險、農險、健康險、再保險、相互保險等,但目前均處於等待審批過程中。

  以再保險為例,去年2月,七匹狼、愛仕達、騰邦國際三家上市公司同時發佈公告,擬參與發起設立前海再保險公司,三家公司分別佔註冊資本的10.5%、14.5%、10%;8月,泛海控股發佈公告稱,擬通過間接全資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和新華聯一起參與設立亞太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0月,中天城投宣佈公司全資子公司擬參與發起籌建華宇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目前我國的再保險主體較少,除中再集團旗下中再産險、中再壽險以及太平再保險之外,其餘主體均為外資再保險公司的在華分公司。而在再保險公司主體領域內,幾乎沒有民營資本的身影。

  多家公司成“類保險股”

  如果現在去Wind資訊上點開Wind行業分類的保險股,你會發現除了A股傳統的四大上市險企之外,又多出了第五家——西水股份(600291.SH)。

  根據西水股份去年9月公佈的收購方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天安財險26.96%的股權。同時,公司擬募集配套資金對天安財險增資。交易完成後,西水股份將持有天安財險50.87%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此方案目前已獲證監會通過。

  而西水股份並非唯一一家在2015年進行保險公司股權收購的A股上市公司。在此之前,天茂集團(000627.SZ)成功收購國華人壽,持有國華人壽51%的股份,達到絕對控股地位,實現財務報表合併。

  同時,同屬“明天係”的上市公司華資實業(600191.SH)現擬募集317億元增資華夏人壽,持有其股份51%,實現控股,這也成為了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收購險企股權的最大並購案。目前該交易已獲保監會批准,正待證監會批准。

  另外,泛海控股全資子公司成功受讓了民安保險合計51%的股份,也實現了對其的絕對控股。

  浙商證券認為,控股保險公司的形式可分為兩大類:傳統行業受到衝擊,控股保險公司以投資型産品為主,現金流充足,西水股份、華資實業、天茂集團屬於第一類;另一類則是旗下控股公司已經很多,佈局多元金融,以發展較快的中小保險公司為目的,達到集團化效應,泛海控股等屬於第二類。第一類屬於基本拋棄傳統行業,徹頭徹尾地轉型,重組後的保險公司的業務並表之後將佔資産的絕大多數,將歸為保險類股票;第二類則本來集團資本就較為雄厚,並購保險公司並不會給整個公司的業績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保險業務並不是主營業務。

  對於第一類公司而言,不管是西水股份之於天安財險、天茂集團之於國華人壽,還是華資實業之於華夏人壽,都是“蛇吞象”式的收購過程,借助保險公司的注入,不僅自身業績實現華麗轉身,想像空間巨大,實現“曲線上市”的保險公司也可利用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資本支援。而它們背後,也都有在資本市場中“長袖善舞”的資本大鱷。

  “過去保險公司上市,都是靠自身業績符合主機板上市標準,很辛苦很努力去上市。但鋻於保險行業的特殊性,在高成長期間財務上難以盈利,所以很難滿足上市條件。所以保險公司要上市很困難,也就使得保險公司很難通過上市來獲得資本市場支援。類似國華人壽的模式毫無疑問給同業指出了一條明路,相信未來很多保險公司都會通過這種方式進入資本市場。”最惠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文志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第二類而言,雖然泛海控股買入的民安保險2014年仍處於巨虧中,但有了保險這塊牌照,無疑將可以“講出更多故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