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前海人壽舉牌南寧百貨 政策利好險資搶籌A股

  • 發佈時間:2015-09-23 08:40:22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截至目前,包括南寧百貨在內,前海人壽在A股市場攻城略地之後,其資本版圖已增加至8家,其餘7家分別包括華僑城A中炬高新(600872,股吧)、南玻A萬科A韶能股份(000601,股吧)、合肥百貨(000417,股吧)、明星電力(600101,股吧)。

  多家國企上市公司已成為前海人壽的“圍獵”對象。繼今年9月入主中炬高新(600872.SH)、舉牌合肥百貨(000417.SZ)和明星電力(600101.SH)之後,前海人壽又將目光瞄準了南寧百貨(600712.SH)。

  9月22日,南寧百貨發佈公告稱,公司日前收到前海人壽通知,截至9月21日,前海人壽通過上交所增持公司股份至2728.002萬股,佔總股本的5.01%,首次觸及舉牌紅線。

  據公司公告顯示,前海人壽買入南寧百貨的時間為9月份,買入價格在5.36元/股至6.52元/股。簡單計算的話,前海人壽此次增持共斥資約1.62億元。公司稱,在未來12個月內,前海人壽不排除進一步增持的可能。

  截至目前,包括南寧百貨在內,前海人壽在A股市場攻城略地之後,其資本版圖已增加至8家,其餘7家分別包括華僑城A(000069.SZ)、中炬高新、南玻A(000012.SZ)、萬科A(000002.SZ)、韶能股份(000601.SZ)、合肥百貨、明星電力。

  從前海人壽涉足的上述8家公司來看,其所屬行業分別包括地産、電力、食品製造以及商業零售等。其中,南寧百貨就成為了繼合肥百貨之後,前海人壽舉牌的第二家商業零售上市公司。

  9月22日,前海人壽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之所以舉牌南寧百貨,主要是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公司具有投資價值,亦符合公司資金運用規則。

  “公司在二級市場買入權益類資産,主要是為了實現資産的保值增值。”該負責人稱。“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段進入,主要是保監會已正式發文,從今年7月起,大幅提高了保險資金入市的比例,從原來的30%提到了40%。公司此舉也是響應監管層的號召。”

  據該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前海人壽的總資産規模已達1000億元。若以此規模按權益投資上限40%簡單計算的話,其在二級市場的“子彈”或達400億元。

  9月“圍獵”連下四城

  可以看出,自今年7月以來,前海人壽已明顯加快了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步伐。特別是9月以來,其在二級市場上涉足的公司已達4家。

  其中,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更是斥資45億鉅資包攬了中炬高新全部定增股份,一躍成為後者的實際控制人。

  9月8日,中炬高新發佈定增預案,此次發行完成後,姚振華控制的認購對象合計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為27.41%,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將持有公司6.61%股份,共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34.02%,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從原來的火炬高新開發區管委會變更為姚振華。

  9月18日,前海人壽一連宣佈舉牌合肥百貨和明星電力。上述兩家公司同日發佈公告稱,前海人壽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買入合肥百貨3907.44萬股,佔合肥百貨現有總股本的5.01%,另外,其也首次增持明星電力至5.02%。

  公告顯示,前海人壽分兩次買入合肥百貨股份,買入成本合計約3.22億元。對於明星電力,前海人壽于9月買入1625.95萬股,買入成本約為1.82億元。前海人壽表示,未來十二個月內不排除進一步增持上述公司股份的可能。

  調查表明,前海人壽舉牌對象大多具有國資改革概念,上述9月進駐的4家公司莫不如此。如作為安徽省唯一商業上市公司,合肥百貨被寄予強烈的國企改革預期。此外,前海人壽舉牌的南玻A、中炬高新、韶能股份等也都屬於廣東國企改革概念股。

  權益投資放寬引險資搶籌

  對此,在前述前海人壽有關負責人看來,近期,保險資金頻頻在二級市場舉牌主要與當前的政策導向有關。“保監會是今年7月初下發的文件,正是在此之後,才有了險資在二級市場的頻頻增持。”該負責人稱。

  今年7月8日,保監會正式發佈《關於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上限提高10%至40%。

  統計數據表明,截至今年5月,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已達103054.77億元,也就是説,保險業權益類投資最高可達41221.908億元。相比此前30%的上限,權益投資額大幅提高了10305.477億元。

  此外,《通知》還放寬了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對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將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比例上限由佔上季度末總資産的5%調整為10%;同時,《通知》還適度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的資産認可比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自今年7月以來,隨著A股市場大幅調整,險資開始大舉進場掃貨,舉牌聲是此起彼伏。

  其中,以前海人壽、國華人壽為代表的中小保險公司更是成為了險資舉牌的“主力軍”。除了前海人壽以外,短短兩個月時間,劉益謙旗下的國華人壽亦連續抄底了天宸股份(600620,股吧)(600620.SH)、新世界(600628.SH)、有研新材(600206,股吧)(600206.SH)、華鑫股份(600621,股吧)(600621.SH)、東湖高新(600133,股吧)(600133.SH)、國農科技(000004,股吧)(000004.SZ)等6家公司。

  此外,君康人壽、陽光人壽、上海人壽等3家險企也分別舉牌了三特索道(002159,股吧)(002159.SZ)、鳳竹紡織(600493,股吧)(600493.SH)、中海海盛(600896,股吧)(600896.SH)。

  而大型險企中,中國人保亦有出手。7月9日,中國人保旗下財險和壽險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分別增持興業銀行(601166,股吧)(601166.SH)1.47%和1.72%股份。增持後,中國人保及上述兩家子公司合併持有興業銀行股份26.79億股,佔普通股股份總數的14.06%。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保此次增持耗資約百億元。

  從險資舉牌特徵來看,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股權分散、價值低估等成為了基本的共性。截至目前,在前海人壽舉牌的8家公司中,除了中炬高新以外,其同樣通過定增方式,成為了南玻A的第一大股東。而在前海人壽三度舉牌萬科A之後,華潤集團則發起了狙擊,通過兩次增持,新增萬科A約0.4%股份,重新奪回了第一大股東之位。

南寧百貨(600712)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