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玉米遠月期價盤中破2000點

  • 發佈時間:2015-07-29 09:03:04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庫存龐大、替代明顯、需求低迷

近兩個交易日,連玉米各合約期價集體下挫,其中主力1601、1605合約期價雙雙下破2000元/噸關鍵支撐位,且市場成交放量。

  近兩個交易日,連玉米各合約期價集體下挫,其中主力1601、1605合約期價雙雙下破2000元/噸關鍵支撐位,且市場成交放量。

  “連玉米遠期合約期價放量跌破1元/斤,説明市場對後期玉米價格很不看好。”河北衡水玉米貿易商張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玉米每斤不足1元的價格確實令人吃驚,但仔細分析當前的玉米市場狀況可以發現,未來玉米價格可能還會下行。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十分充足,一方面是國儲玉米在大量拋售,另一方面是進口廉價玉米大量入境。而需求方面,飼用和工業用玉米聯袂陷入低谷,同時玉米在飼料等行業被替代的現象又大量涌現。如此一來,玉米價格只有通過不斷下滑來尋找底部。

  記者從海關等部門了解到,6月我國進口玉米87.29萬噸,環比增長116%。此外,東北地區也開始有進口玉米運抵。從進口玉米的價格和品質分析,其優勢明顯,如東北地區一些企業進口的烏克蘭玉米成本僅在216—220美元/噸,完稅後成本為1615—1640元/噸,進廠成本能控制在1750元/噸左右,每噸低於當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數百元。市場預期今年我國進口玉米數量增幅較大,將導致國內玉米市場供應過剩的程度加重,未來將有更多的需求企業使用進口玉米做原料,國産玉米的市場份額會再度下調,估計國儲玉米去庫存化的時間將拉長。

  年初以來,國內生豬價格持續走高,近日更是猛漲,在國內養殖業快速恢復的情況下,玉米的飼用需求應當會出現同步增長,但為什麼玉米市場沒有任何反應呢?通過記者調查發現,由於進口玉米替代品數量增長較快和價格較低,國內飼料市場出現了大量的其他産品替代玉米現象,這造成玉米飼用需求始終難出現增長。

  自去年開始,我國進口高粱、進口DDGS、進口大麥等玉米替代品的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由於價格低廉,很多飼料企業在生産豬料、鴨料、雞料、水産料時減少了玉米的使用量,一些企業甚至停止了對國産玉米的採購。市場預期,今年進口高粱、進口DDGS、進口大麥等替代玉米的數量在1000萬噸以上。

  除以上因素外,不利於玉米價格上漲的因素還有托市政策可能發生改變,以及玉米工業需求低迷不振等。

  根據農業部日前公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480號建議答覆摘要》,市場預期,在今年新産玉米上市後,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可能會退出,即使不退出,估計臨儲收購價格也會下調,這將使得玉米價格的政策支援因素削弱。

  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副院長張智先認為,無論今年東北玉米産區是否執行臨儲玉米收購政策,新季玉米價格形成的市場化定價趨向已經明晰。正常年景下,新年度國內玉米價格運作區間將跌落至新的低位平臺運作。玉米收購政策變化將導致各級有糧主體在三季度加快銷售玉米力度。一方面是貿易商銷售玉米的速度有可能加快,這種情況自二季度已經開始,三季度將繼續;另一方面是各級儲備輪換糧源也將加快輪出的力度。而鋻於臨儲政策的變化及下游産品消費的低迷,加工企業將會在三季度繼續保持低庫存狀態,甚至不排除部分企業將在三季度末降低開工水準,並等待新糧上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