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博時基金:投資銀行股正當時

  • 發佈時間:2015-05-28 08:08:53  來源:新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繼2014年7月以來,上證指數從2000點直奔5000點,很多股票價格翻了數倍,在目前市場普遍擔憂泡沫的情況下,唯有銀行板塊還在談市凈率(PB),近年來困擾銀行估值的核心問題利率市場化、壞賬、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産泡沫等,證券時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博時基金指數投資部副總經理方維玲女士。作為正在發行中的博時中證銀行分級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方維玲就上述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做了詳細回答。

  證券時報記者: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你對銀行的壞賬怎麼看?

  方維玲:壞賬可以分為地方政府債、房地産和産能過剩三個部分。

  地方政府債一直是銀行估值無法得到提升的最大因素。但是,去年底的43號文和今年102號文的出臺,以及1萬億的債務置換計劃,其實是通過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緩解了地方債務的風險。另外,5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新增5000億元信貸資産化試點規模,用以盤活存量資産。這兩大舉措釋放了風險,打開了銀行估值的提升空間。

  至於房地産和産能過剩,我們這麼來看,首先,房地産是我國經濟支柱,在政府政策支援、整個經濟環境大寬鬆以及房貸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房地産將實現軟著陸。而隨著經濟寬鬆政策,我們預計中國在下半年各項經濟指標會有全面回升,整個經濟形勢企穩,而且創新型企業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經濟活力,那麼,過剩的産能也能夠緩解。

  所以,壞賬確實是我們認為的最大風險,它也壓抑了幾年之久,但現在整個風險正在得到釋放。

  證券時報記者: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有可能導致銀行利潤下降,對此你怎麼看?

  方維玲:利率市場化進行了5年,現在靴子已完全落地。凈息差下降確實降低了銀行利潤,這在今年一季報及去年年報中都有所體現。

  不過,利率市場化也是逼迫銀行轉型、發掘新業務的最大動力。對比國外銀行來看,國內銀行以前是靠凈息差盈利,而國外大多是靠收益較高的表外業務。近幾年國內銀行的利潤來源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是做表外業務的能力卻已經得到了提升,所以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自身也會出現業務上的轉型,這將為銀行帶來新的活力。

  有人認為銀行估值偏低的原因是利潤下滑,但我以為,真正壓制銀行估值的是銀行的負債。隨著政策的支援和壞賬的改善,銀行面臨的風險將有所緩解。

  證券時報記者:未來銀行轉型的方向在哪?

  方維玲:銀行具有多方面資質,在集齊投行、基金、保險、信託、券商、期貨、租賃等共7個牌照之後,銀行將從分業金融轉變為綜合大金融,未來將成為涵蓋券商、保險業務的綜合金融平臺。如資産端依託客戶和渠道資源,運用投行模式打造投融資一體化。之前銀行的中小貸實施情況不佳,但具備投行資格後,銀行可以把看好的新興企業用投資的方式去做。這一方面提高了銀行業務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新興行業的成長。又比如,在負債端聯動資本市場,做投貸聯動,打造財富管理平臺,改善資産品質。銀行具有廣泛的客戶群,全國各地都有網點,在經過客戶、平臺、業務資源的整合之後,銀行的利潤表結構會得到極大改善。

  證券時報記者:你對目前銀行的估值怎麼看?

  方維玲:首先,銀行的市盈率(PE)現在是所有行業裏最低的,但因為銀行資金有很大杠桿,所以我們一般不用PE來衡量,而主要是看資産收益率(ROA)和平均市凈率(PB)。在國外的銀行中,富國銀行PB是2倍,花旗銀行PB是0.7倍,整體中值在1.5倍左右。國內銀行在經過去年底的一輪上漲之後,現在整體的PB大約是1.1倍,按照國外同等估值水準來算,還有上升空間。

  其次,銀行擁有非常優質的大數據資源,銀行與網際網路結合會産生很多可能性。

  再者,除存貸息差外,銀行實際上會有一些高估值業務,如財富管理、信用卡業務等,如果將其進行拆分,這一塊會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隨著後期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計劃等內部激勵措施相繼推出,具體到單個銀行表現上會出現一定分化,但總體都會上行。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壓制銀行估值的風險正在逐步釋放,盈利方向即將轉變,盈利能力也將得到提升,經濟大環境也在逐步企穩,所以説,儘管現在是銀行處於最低谷的時候,但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樣,現在也正是銀行投資的最佳時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