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P2P租車"看起來很美":風控能力存疑 理賠困難重重

  • 發佈時間:2015-08-03 10:45:28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劉會民  責任編輯:郭偉瑩

某租車網站首頁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提到“房東”這個詞兒,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説起“車東”,可能很多人就覺得新鮮了。這兩年,隨著網際網路資訊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型的網路P2P租車平臺悄然興起,“車東”這個詞兒也就逐漸流行起來。所謂“車東”,就是把自己的私家車出租給別人使用的車主。通過P2P租車平臺,車主招租養車,閒置的私家車變身“搖錢樹”;租客能夠以更便捷的方式、更實惠的價格,租用他人的私家車,聽起來是一種“雙贏”的結果。

  不過,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P2P租車模式所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露。近日,PP租車等租車平臺就在多地出現了車輛丟失、被抵押等情況,導致車主維權艱難,P2P租車模式所存在的隱患值得關注。

  一次偶然的機會,北京的王先生在網上看到廣告後心動了。考慮到家裏有輛價值40多萬的奧迪Q3在閒置,王先生準備把車通過租車平臺租出去。他覺得,有了平臺作保障,不僅能有一份不錯的收益,愛車的安全性也能保證。

  王先生:去年家裏放了3輛車,我經常不開。偶爾發現他們這個平臺很好,他們當時做的廣告是零風險,百分之百賠付。我也查過他們的資訊,也打過電話問過他們,如果車丟了怎麼辦。客服告訴我説,肯定會對車負責任的。我就覺得比較安全,就開始租了。

  在平臺註冊成功後,租車平臺很快就來人,幫著王先生辦理了後續的手續。

  王先生:我是去年12月份註冊的,先把資料傳到平臺,然後平臺有安裝GPS的人來,把車輛整個照幾張相,然後把GPS安裝上就可以了。

  幾天后,王先生就把車租了出去,並順利拿到了愛車賺到的“第一桶金”。一週時間得到了3500元的收益,這樣王先生感覺非常滿意。不久,第二筆訂單又過來了。

  今年年初,有租客和王先生約定,在今年1月17號到24號租他的車輛。但讓王先生沒有想到的是,這筆訂單卻出了問題。

  王先生:23號晚上12點多,當時天津一個抵押公司給我打電話,説有人要把車在我們這裡抵押,我當時就給租客打電話,手機關機。我給他們PP租車客服打電話,告訴這個情況。第二天PP租車的人就去天津找車。這輛車不在,可能是GPS已經被拆了,就去派出所報警。

  在多方努力下,王先生終於在今年4月底找回了失控幾個月的車輛。但王先生發現,車輛明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而且還有多次違章記錄。

  王先生:車身上有傷,還有當時車上5個GPS全被拆了。當時這輛車在天津的違章是扣分12分。

  上海的羅先生也有類似的遭遇。去年底,羅先生在車輛租出去的第二天,就發現車被租賃者非法抵押,後來租車平臺根據定位,在山東找到了他的車,但半年後才把車取回來。在失控的這段時間中,羅先生的車車體折損嚴重,車內很多東西也都丟失了。羅先生説,到現在為止,租車平臺仍然沒有按照協議進行賠償。

  羅先生:這個車當時有兩三萬公里沒保養,年檢這些標誌全面是假的,河北的一個牌照。當時我和(租車平臺)上海的張經理溝通了,後來他電話給我,説這些東西我們不賠的,不賠我就開始維權了。

  租車收益不僅沒按預期的那樣收到,車輛還遭到了損壞,王先生等人的遭遇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兒——P2P租車模式的確是有風險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P2P租車模式就不可靠了呢?

  記者調查發現,與王先生有相似遭遇的人並不在少數。儘管各大P2P租車平臺都宣稱擁有嚴格的審查和風險把控能力,但車輛丟失、被盜,以及由此引發的賠償問題依然頻發。

  今年3月,多名事故車主來到PP租車網總部,就租車過程中産生的糾紛進行交涉。今年5月,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針對國內首例P2P汽車共用行業的詐騙案進行審判,犯罪人楊某被判處四年半有期徒刑。不久前,PP租車聯手海淀警方轉戰山東、吉林、河北等10個省市,打掉了4個涉嫌利用真實身份從網路平臺租車抵押轉賣的詐騙犯罪團夥。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高級工程師張一兵認為,車輛丟失、被盜的現象在傳統租車行業同樣存在:

  張一兵:汽車租賃經營的一個特點就是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獲得使用權肯定會把車放在承租人的管理控制之下,為非法分子提供了典當啊、抵押啊,轉賣租賃車的可能。

  不過,在張一兵看來,儘管有便捷和經濟的優點,但P2P租車平臺與傳統的租車行業相比,風險控制能力並不高,因此成為詐騙分子更青睞的對象。

  張一兵:主要的原因是個人的私車更便於詐騙分子拿去銷贓、抵押。因為你們租賃公司去賣或者抵押的話,人家會懷疑你。如果是個人的車,容易消除對方的懷疑。第二,租賃企業一般有嚴格的信用審核手段,在事後如果發生車輛被騙、丟失,他有強大的租車人員和機構,能比較好地應付這種風險,個人租車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如果追車輛的話,租賃公司因為是追自己的車,法律關係清楚,執行力度就很大,包括公安、法院這方面的配合問題。如果平臺的車丟了,誰來追?如果車主自己追,顯然沒有那麼強的執行力。如果委託平臺來追,因為平臺不是車的 所有人,法律關係上比較複雜,執行力上也會減弱。所以顯然詐騙分子會更喜歡騙P2P平臺上的車。

  但在PP租車聯合創始人王嘉明看來,P2P租車模式的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障的,車主根本不用擔心。

  王嘉明:從入口處,所有的用戶、租客,我們會進行一個審核。我們也在接入信用評級的東西,確保所有的用戶、租客在加入的時候,我們會進一步初選,評估這種高風險的人群。第二,在事中,我們會給每輛車加裝我們定位的設備,設備會根據後臺大數據分析進行監控,系統會自動分析進行甄別。如果有風險的話,在這個階段是可以發現的。第三,如果出現被盜搶的惡意事件,保底的方案是,我們會有保險金可以賠付。

  雖然王嘉明認為P2P租車模式的安全性沒有問題,但從私家車主們經歷來看,車輛丟失後出現的糾紛,很多都沒有很好地解決。王先生説,自己就沒有和租車平臺就賠償問題並達成一致。下一步,他準備把受損的車賣掉。

  王先生:有很多車主,租的車找回來之後,他們心裏也有陰影。他們就賣了,賣了之後再換車。

  除了車輛安全性問題,私家車接入P2P租車平臺也可能面臨著法律障礙。按照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私家車不能從事汽車租賃經營。但在目前,對於私家車通過P2P租車平臺,出租給他人使用來盈利的情況,相關部門並沒有明確的説法。對於外界的合法性質疑,王嘉明認為,PP租車是P2P汽車共用自駕模式,不屬於汽車租賃經營的範疇。

  王嘉明:我們這個是裸車出租,這個不會面臨政策上的影響。

  但在張一兵看來,共用自駕模式仍有觸碰法律紅線的嫌疑。

  張一兵:P2P租車所面臨的法律法規問題和專車非常類似。兩者都面對著非法經營和是否獲得許可的問題。

  對於P2P租車模式的未來,張一兵認為,並不會成為比較普遍的業務模式。

  張一兵:我認為他並不是主流,無論是在國內國外。他在規模上不會超越傳統的租賃企業,將來我認為也不會超越傳統租賃企業,將來也不會。人們對汽車共用的服務,需要一個高品質的服務,這種私人之間的租賃,我覺得只是滿足一部分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客戶全。受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成為比較普遍的業務模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