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杭州作曲家朱培華:懷揣20馬克闖蕩袖珍之國

  • 發佈時間:2015-06-04 16:59:08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王燕平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地圖上,盧森堡很小,人口只有50多萬,面積不到2600平方公里,比浙江建德市略大,被德國、法國、比利時圍在其中。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袖珍內陸國,在歐洲卻是與倫敦、法蘭克福齊名的金融中心之一,被視作進入歐盟的“橋頭堡”。杭州人朱培華,就是從這裡起步,再把生意做到德國的。

  杭州作曲家

  懷揣20馬克闖盧森堡

  朱培華的專業是音樂。“音樂可帶給大家快樂,所以我選學音樂。”朱培華説。他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84年全國風光歌曲比賽中,七個一等獎作品裏有四個是他創作的。

  1988年,29歲的朱培華已是浙江省歌舞劇院創作室作曲家。但為了和先期出國的妻子團聚,他用3個月的工資換了45馬克準備出國。結果,先是送了朋友一個5馬克的硬幣。在德國杜塞爾道夫機場,因為行李超重,被罰了20馬克。當他真正踏上盧森堡的土地,口袋裏剩下了20馬克。

  跟當時許多剛出國門的年輕人一樣,朱培華先是在一家餐館裏端盤子。因為工作出色,他當上了一家新開餐館的總經理。那些日子裏,他一天工作15個小時,幾個月下來,餐館經營得有聲有色。

  摸熟了餐飲裏的門道,朱培華開始自己創業。別人都希望餐館建在客流量大的繁華街區,而他的餐館卻建在風景優美、遠離鬧市之地,做的是地道的中式菜,還弄兩個2.5米高的特製青瓷大花瓶當店招。一個上面彩繪的是盧森堡的阿道爾夫大橋和盧森堡大公館,一個上面彩繪的是中國山水,中西文化就這樣與美食相融。許多人來餐館就餐就是為了和它們合照留念。

  沾了金融危機的光

  無心插柳做健康

  除了音樂,朱培華對健康也格外關注。飯後到田野裏散步,步行6公里,這是他每週要做三四次的事情。但進入健康這個投資領域,屬於無心插柳。

  朱培華最早做的是諮詢服務。2001年,他創辦了盧森堡和協國際諮詢公司,主要是促進中西方交流的。中國萊蕪鋼鐵公司與盧森堡阿塞羅鋼鐵公司的合作洽談,便是朱培華公司對接的。阿塞羅是世界最大的鋼鐵公司,和協國際名不見經傳。為了拿下這個單子,朱培華組織員工突擊培訓鋼鐵方面知識,中、盧兩國的相關法規和條例、兩家企業的需求等,做了一份精美且實用的項目計劃書,最終脫穎而出。

  一位德國朋友知道他對生命科學感興趣,便向他介紹了德國太維生物公司。2002年底,和協國際成了德國太維生物公司(後改名為德國聯合健康醫藥國際公司)的小股東。“一開始我們只佔1%左右股份。我當時想做這家公司的中國總代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它遇到困境,董事長就以優惠的價格把股份轉讓給我們,我們持股30%。”朱培華説,就這樣,小股東做成了控股股東,他成了公司的董事長。

  帶著情意落子家鄉

  請老鄰居來杭州創業

  對於離開久的人,家鄉是不時閃現的音符。朱培華也是如此。多年努力,盧森堡和協國際已成為一個橫跨生物健康、環保、金融、餐飲等多領域的跨國公司。除了健康,他還投資了環保産業。而他想讓這些項目,在浙江生根開花。

  “我們一個污水淤泥處理項目已在杭州的海創園落戶,通過技術處理,可降減污水淤泥中的重金屬等污染物。我們的首席科學家Achim kopmeier是這方面的專家,美國《時代》週刊專門採訪過他,我跟他是10多年的老鄰居,私交不錯。”朱培華説,為了請Achim kopmeier來華工作,他沒少花心思,比如買Achim kopmeier在德國公司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這讓他覺得我們倆是同舟共濟。”今後,Achim kopmeier每年將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中國。

  朱培華説,污水淤泥處理中脫水很麻煩,因為能耗大、佔地多(淤泥堆積)、採用凝聚劑(本身也有污染),成本太高。他的公司則可以利用地心引力將淤泥甩幹,能耗少、佔地不大、幾乎不用凝聚劑。“第二階段,還可以將淤泥做成肥料,變廢為寶。”接下來,朱培華還將把健康醫藥産業帶回杭州。“國內的市場機會還是大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