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産“壓力山大” 銀行轉戰個人信用貸
- 發佈時間:2015-08-18 07:41:00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央行近日公佈的7月數據顯示,中長期貸款佔全部信貸規模的26%,票據融資佔比17%,短期貸款負增長,反映出企業貸款需求疲弱。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雖然貨幣政策持續寬鬆,但銀行惜貸情緒並沒有得到緩解,除了跟實體經濟自身的低迷週期有關,也跟今年以來銀行業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餘額繼續創出近年來新高有關。分析認為,下半年,銀行資産品質運作仍面臨企業層面經營下滑帶來的挑戰,在各種壓力影響下,銀行“含淚”轉戰個人信用貸款。
借貸市場
不良資産增 銀行惜貸情緒濃
央行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 1~7月,金融機構發放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共計4.15萬億元,同比多增4769億元,7月新增中長期人民幣貸款3817億元,同比少增68億元,票據融資同比多增841億元,保持高位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短票佔貸款規模的現象仍普遍存在。此外,短期貸款負增長,反映出企業貸款需求疲弱。
記者調查發現,近期,銀行方面的惜貸情緒也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更加嚴重,這背後,除了跟實體經濟自身的低迷週期有關,也跟今年以來銀行業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餘額繼續創出近年來新高有關。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上半年,企業盈利狀況的持續下滑是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0.7%,一些重點行業的虧損面也有所擴大。同時,2014年以來商業銀行逾期貸款增長較快,且逾期餘額大幅超過不良餘額,造成以逾期期限認定的不良貸款增加也是推動上半年資産品質快速下滑的重要因素。
近日,海通證券策略研究員陳瑞明的一篇研報指出,今年銀行在給企業放貸上,都有惜貸的問題,即使貸也是傾向政府、大企業貸款,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則多要求“無限責任”。其次,貿易融資企業(影子銀行)和客戶談的不是價格問題,而是“能不能借、敢不敢借”的問題。民間借貸甚至收手不幹,主要考慮保全手上現金安全的問題。
銀行舉措
多家銀行熱推針對優質客戶的信用貸款
企業貸款不敢貸,銀行又有業績壓力,記者調查發現,從去年年底開始,不少銀行開始大量發放信用貸款。
記者調查發現,信用貸款也不是漫無目的的發放,在業績壓力的重擔下,不少銀行將貸款目標客戶群轉到了個人貸款,尤其是信用貸款方面。近期多家銀行都在熱推針對國企、事業單位等優質客戶的信用貸款,但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貸款的利率都要比一般的貸款高,基本上在多次降息後,年化利率仍在7%~13%左右。
“部分銀行還將這一塊的業務專門獨立出來成立事業部的條線,增加業務的積極性,沒辦法,一切都是為了利潤。”某銀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相比之下,個人貸款,尤其是一些優質的企業員工貸款,風險遠比小微企業要小。
對於此前銀行放出的不少信用貸款,業內人士並不看好,近期股市的波動對資産品質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上半年商業銀行資金通過各種渠道進入資本市場,形成了較大的風險敞口,6~7月股市的劇烈波動雖未對資産品質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但已經造成了一定的風險隱患。分析認為,下半年,即使資本市場持續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商業銀行相關資産的安全性也應引起充分的重視。
業內預測
資産品質下行短期壓力不減
展望下半年,分析認為,商業銀行風險特徵不會出現明顯變化,資産品質運作仍面臨企業層面經營下滑帶來的挑戰,股市波動對資産品質的影響也有待進一步觀察。雖然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支援下,宏觀經濟走勢開始企穩、房地産市場出現好轉、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逐步化解,這些因素均將對商業銀行資産品質的穩定形成正面支援,但從商業銀行自身運作的角度看,逾期貸款持續增加對資産品質的影響不容忽視。從已經公佈半年報的上市銀行情況看,逾期貸款增長的勢頭並未有所放緩,逾期與不良之間的差額也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我們預計這一現象在下半年仍難以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並將繼續對商業銀行資産品質形成較強的向下牽引作用。但目前相對穩定的利潤水準保證了銀行有足夠財務資源用於提取撥備和貸款核銷,以應對不良貸款的增長。”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全年不良貸款率可能上升至1.6~1.8%。
名詞解釋
履約保證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向履約保證保險的受益人(即債權人)承諾,如果被保險人(即債務人,P2P中專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履行還款義務,則由該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約定承擔賠償責任的一種保險産品。
不良貸款數據
2015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長2493億元,佔比達1.50%,較年初增長0.25個百分點,創出近年來的新高。
2015年上半年,關注類貸款餘額增長5515億元,佔比達到3.69%,較年初增長0.58個百分點,同樣創出近年來的新高。
(據銀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