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不應讓股市監管者承擔經濟發展任務

  • 發佈時間:2016-02-02 17:28:22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網財經2月2日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金融藍皮書: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6)》發佈會今日在京舉行。

  藍皮書指出,從直接因素來看,場外配資及場內融資數量增長過快是導致2015年股災的主要原因,但為什麼會存在場外配資?場外配資的高速擴張為什麼沒有得到及時制止?顯然,背後還有體制和機制方面的原因。

  在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下,當政府希望通過股市來解決企業高負債率問題的戰略目標一旦確定,股市監管者的工作重心必然圍繞該目標。為了實現該目標,就必然採取各種手段刺激股市,甚至放鬆對上市公司及二級市場的各種違規或違法行為的監管。

  當監管的目標逐漸偏離“三公原則”,市場上的其他參與主體必然偏離自身的正確定位。上市公司開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所謂的“市值管理”,把股價炒高後從市場高價圈錢;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大戶通過各種方式操縱股價;媒體為了自身的利益會炮製各種利好的觀點或報道,對市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我國股市的歷史看,政府試圖利用股市來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總共有兩次,第一次是在1999~2001年,那時的股市目標是“為國有企業擺脫困境服務”。當時的經濟狀況不好,股市處在熊市,為了活躍股市,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刺激股市,史稱“5•19行情”。在此期間,監管者縱容證券公司大量挪用客戶保證金,對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價格放任態度,市場普遍盛行坐莊炒作的風潮,最後導致“基金黑幕”“銀廣夏財務造假事件”“新疆德隆破産”“南方證券破産清算”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發生。

  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關於資本市場改革的論述,是政府第二次對股市提出明確的戰略目標,“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成為股市發展的新目標。該目標提出不到兩年時間,股災就不期而至。

  股市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一般商品市場的價格主要由供求關係決定,存在一個均衡價格。而股市不存在均衡價格,股價由預期決定。如果監管者經常性地給股市設定一個發展目標或出臺政策干預股市,股價的形成機制就會被扭曲。

  我們必須正確處理政府與股市的關係,政府應該把監管放在首位,監管者的職責就是制定規則並嚴格執行規則,維護市場的“三公原則”,不要讓股市監管者承擔經濟發展任務或目標。如果讓股市監管者承擔與其角色不匹配的任務,則未來的股市還要重復發生類似的股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