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站內搜索

三星堆“祭祀坑”的性質究竟為何?專家:並非第一祭祀現場

發佈時間:2025-03-13 11:30:0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岳依桐 賀劭清)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網成都3月12日電 (記者 岳依桐 賀劭清)提起三星堆和金沙,祭祀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詞。但三星堆遺址出土大量珍貴器物的8個“祭祀坑”的性質究竟是什麼,一直備受關注。12日在成都舉行的“天府文化訪談”活動上,負責三星堆遺址5-7號“祭祀坑”發掘的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黎海超認為,結合最新考古發現,從嚴謹的角度出發,“祭祀坑”的表述仍需“打上引號”。

黎海超談道,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各類器物應該是祭祀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但對古蜀人挖坑埋藏器物的行為,目前仍無確切的解讀。有的學者認為這或是一種特殊的祭祀過程,有的學者則認為或因外敵入侵才銷毀核心祭祀器物,因此在表述方面仍需更加謹慎客觀。

“金沙的祭祀區延續時間長,不同時期埋藏的內容、形式也在不斷變化。”黎海超表示,從埋藏形態來看,金沙的祭祀區呈現出更加鮮明的可能是真正祭祀行為的場景,比如規律擺放的象牙就和三星堆“祭祀坑”中無規律的狀態不同。

在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霍巍看來,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器物和祭祀一定有關係,但坑之所在並非祭祀的第一現場,金沙祭祀區則是祭祀的第一現場。“‘祭祀坑’應該是處於三星堆祭祀行為的末端,在一切結束後將作為祭祀用品的器物統一在坑中加以埋藏,埋藏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

霍巍認為,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器物,一部分是被祭祀的對象,比如高大的青銅立人像;一部分是祭祀它們的用具;還有一部分可能體現了古蜀先民對整個祭祀場景的珍貴記憶,比如神壇、祭壇等。

霍巍建議,未來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神話學家、民俗學家要通力合作,運用中國傳統文化豐富的底蘊,利用各種可能的資料線索,對三星堆、金沙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才有可能拓展研究視野。(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