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modal window.
中國網3月11日訊(記者 葛蕾 曹川川)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顧萬發接受了中國網採訪。他表示,黃河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鄭州作為重要發祥地,雙槐樹遺址的發現為探尋中華文明精神標識提供了關鍵實證。該遺址作為河洛古國核心區,出土了5300年前中華文明起源黃金階段的遺跡,包括禮制建築、聚落結構等,系統揭示了中華文明早期形態,對闡釋中華民族文化的連續性具有重大價值。
顧萬發介紹,在文明交流方面,鄭州與中國社科院等機構合作,赴羅馬尼亞雅西市對庫庫泰尼-特利波耶文明開展為期四年的考古研究。研究發現,7000年前仰韶文化早期曾向西傳播,烏克蘭出土的彩陶紋樣及羅馬尼亞發現的半坡類型彩陶均為佐證;至仰韶中期廟底溝文化階段,歐洲文明在聚落結構等方面亦對中原産生影響。顧萬髮指出,這種雙向交流印證了早期文明互鑒的歷史事實。
鄭州正積極推進文化遺産活化利用。目前擁有鄭州商城、鄭韓故城兩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其中鄭州商城投入300多億元建設,未來將打造商都中軸線;佔地2000余畝的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在建設中。博物館創新方面,引入機器人講解、AI技術及沉浸式場景,並嘗試在安保條件下讓觀眾近距離接觸文物,打破傳統展覽隔閡。
書院街首創的“城市考古體驗課堂”將考古現場轉化為公共文化空間,市民可在勘探區參與露營體驗,通過互動感知文化遺産魅力。顧萬發強調,考古工作需以人民為中心,讓文化遺産從學術研究走向大眾生活,激發公眾對文明根源的認知與自信。
從雙槐樹遺址的文明密碼到歐亞大陸的彩陶之路,鄭州正以考古實證連接古今,為解讀“何以中國”提供新的歷史維度。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