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1月28日訊(記者 秦金月)11月26日下午,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科技創新與自然科學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本年度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共同主辦,國家自然博物館承辦。
此次論壇以“博物館功能創新”為主題。“本次論壇從完善藏品體系、發揮教育功能、強化科研支撐、增進國際合作、推動文創研發、構建數字生態等方面探討自然科學博物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通過多維度的分析與討論為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提供理論支援與實踐指導。”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伍建民在開幕致辭中指出,自然科學博物館同時承擔著科學研究與科普教育職能,要切實推進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兩翼齊飛”,打造科普品牌,盤活館藏資源,拓寬傳播渠道;關注科學前沿,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愛好,以及愛國奉獻、矢志創新的理想信念;為公眾搭建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平臺,增強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實現全民科學素質的顯著提升,為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培植土壤、夯實根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徐星在題為《自然博物館的功能和未來形態》的主旨演講中表示,未來的博物館不僅要考慮收藏、展陳、教育和研究等功能,也要加強社交功能。更好結合數字化、網際網路化、元宇宙和人工智慧技術,做好博物館服務的産品化和行銷,更好地惠及更多人群。
德國奧芬巴赫設計學院校長、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布麗吉特·弗蘭曾在題為《未來的博物館》中認為,未來博物館應更多以研究為導向進行策展。以她在2022年策劃的“啊哈?!研究實驗室”的項目為例,設計了一個開放的動手空間,供博物館遊客與科學家及科研問題建立聯繫。
在高峰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就博物館功能創新展開了思想碰撞。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認為,人工智慧浪潮對博物館的影響是深遠的,目前的博物館與公眾的互動是單向傳輸,未來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普及,博物館無論在研究,還是科普、與觀眾交互方面都會發生革命性的變革。
國家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張玉光則強調了科研在博物館功能中的重要地位。“博物館的科研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不同,更多的是服務於展覽,圍繞展品進行研究並開展相關的科學普及。”張玉光表示,正在建設中的國家自然博物館新館未來不僅會在專業學科方面進行深耕,還會融合教育、心理、展陳等多種學科,挖掘博物館的更多功能性。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博物館首席科學家孟慶金在題為《科學研究:自然博物館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主旨演講中表示,沒有研究作支撐,博物館其他功能的發展將受到極大影響。他進一步指出,“以藏品收藏為基礎,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融合有效社會資源,搭建開放共用的研究平臺,為教育、欣賞、深思和知識共用提供多種體驗,將成為中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高品質發展的當務之急。”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康橋大學教授、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顧問尼古拉·克萊頓在題為《聰明又奇異的鳥類--從康橋大學到倫敦自然博物館》的主旨演講仲介紹了她通過一系列富有想像力的實驗,研究證明了鴉科動物(白嘴鴉、渡鴉、寒鴉和松鴉)的成員能夠規劃未來、反思過去,克萊頓還與幼兒和類人猿打交道,最終發現鳥類、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智力是獨立進化的。
肯亞國家博物館館長助理多姆尼克·維克多·瓦松伽在題為《自然和文化遺産研究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主旨演講中講述了作為爬蟲專家,他如何運用專業科學,深挖科研與現實的關係。一方面展示了肯亞國家博物館在自然科學方面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闡釋了做好自然和文化遺産研究,對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國家自然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萬士林在閉幕致辭中表示,自然科學博物館作為展示人類文明成果、傳播科學精神、傳承創新文化的重要場所,本身與科技創新緊密相連,更要在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激發民眾創新思維、涵養社會創新生態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當天的論壇中,主辦方還發佈了國家自然博物館新館展品徵集公告,特面向全社會徵集古生物、地質、動物、水生生物、古人類、生態、植物、中醫藥、人體、微生物等學科類的大型、稀有、獨特、珍稀展品。號召社會公眾和組織機構積極關注藏品徵集,希望百姓人家的藏品和廣闊天地的自然遺存都能走進博物館。截至今年年底,館藏總量將突破43萬件。與此同時,國家自然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已於今年9月份正式立項、動工,在建設中要瞄準“國際一流、中國特色、大國風範”的目標,預計2029年10月試運作。
在論壇上,還向為國家自然博物館捐贈標本的社會公眾及組織機構頒發了榮譽證書,未來國家自然博物館將妥善保藏、及時展出,講好標本的科學知識和背後故事,更好地發揮這些標本的科研、科普價值。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