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1月22日訊 (記者 秦金月)11月21日,北京人藝新作《華沙旋律》登上實驗劇場的舞臺。該劇由馮遠征擔任藝術指導,張彤導演、張可盈、杜子俊出演。
《華沙旋律》由俄羅斯劇作家列奧尼德·佐林創作。作品以一對青年人經歷了戰爭和時代的動蕩,相遇相愛又分離的故事表達了對愛情與和平的追求,探討了關於時間和人生意義的主題。這部曾在蘇聯轟動一時的劇目,至今仍在俄羅斯多家劇院上演,依舊出現爆滿的盛況。同時,大量的內心戲和有挑戰的時間跨度也使這部劇成為國內很多藝術院校表演專業的教學劇目。
“北京人藝的小劇場需要新的作品,需要培養新生力量,我們希望通過這部戲,讓觀眾看到一支優秀的青年隊伍,看到北京人藝在創作領域裏不斷的前行與探索。同時,期待和當下的觀眾再一次産生內心的共振和連接。”北京人藝院長,該劇藝術指導馮遠征表示。而擅長細膩深沉風格的導演張彤,則希望通過這樣一部大背景下的作品,傳達出一種人與內心世界的和平與和解。
“我希望兩個生命能産生共振,讓演員和角色共同生長。”導演張彤表示,會讓觀眾在舞臺上看到真實的生命。
劇中兩位青年演員張可盈、杜子俊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將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加入其中,讓自己和角色産生共鳴。飾演波蘭女孩格裏婭的張可盈,在劇中不僅要配合人物歌唱家的身份,進行波蘭語和俄語的現場演唱,更是賦予人物豐富的背景:“我沒有去定義她,我想我的性格也在‘她’當中,我們是並行的。”舞臺上飾演俄羅斯男孩的杜子俊,更強調人物內心的變化,“劇中人物要跨越二十年,他們每一次出場都經歷了內心的變化,要通過對人、對事的態度來反映人物的成熟。”舞臺上的兩個人通過表演從人與人、人與時間、人與環境的變化中,完成了一場和當下觀眾的交流。
走進劇場,弧形的斜坡營造出舞臺高遠的空間,讓小劇場的距離實現了擴展。背後流動的投影,又打造出遙遠的時代與當下現實的交錯。舞臺前端的廢墟,延伸出身後的廣闊世界,“世界雖然坍塌,但人們心中總會有一片屬於‘愛’的凈土。”舞美設計常疆希望舞臺能為演員和觀眾提供一份屬於愛的空間。同時,觀眾走入劇場,還可以收穫一份驚喜——劇中布景設計了與劇中情節配合的“每日限定”,伴隨演出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刻意為之,而是與人物表演密切相關,讓舞臺呈現、演員表演和觀眾感受融合在一起,共同創造當下的觀演感受。
本輪演出將持續至12月15日。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