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劉慈欣、羅伯特·索耶:與一百年後的人類對話

發佈時間:2023-10-20 09:02:00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賀劭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新社成都10月19日電 題:與一百年後的人類對話

——專訪中國科幻作者劉慈欣、加拿大科幻作者羅伯特·索耶

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10月18日晚,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成都開幕,這是世界科幻大會第二次在亞洲城市舉辦。科技不斷衝擊人類認知,今天是否更需要科幻小説?東西方科幻有何異同?對於百年後的人類,有何寄語?中國科幻作者劉慈欣、加拿大科幻作者羅伯特·索耶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在科技不斷衝擊人類認知的時代,現在的讀者是否更需要科幻小説?在未來,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會産生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劉慈欣:當下的時代肯定需要科幻小説。因為這個時代本身就在被科技快速改變,科技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和想像力結合起來,能為人類描述出一種未來圖景,能夠讓人類“到達”當下還難以企及的那些遙遠的宇宙空間。

就像一位歷史學家所説,人類之所以能創建文明、走到今天,是因為人類能用想像力創造出現實中所沒有的世界,而科幻小説正是這樣一種文學體裁。

科幻文學最特殊的一點是,在科幻小説裏,人類總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人類是一個整體,生活在這粒塵埃上。

所以,科幻文學最能引起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們共鳴。它所描寫的夢想,是全人類共同的夢想,它所描寫的噩夢、危機,也是全人類要共同面對的噩夢、危機。所以,科幻確實是連接起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橋梁。

在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人們能在科幻這個大背景上,面向未來、面向宇宙充分地交流、融合,讓人類對這個世界的未來,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羅伯特·索耶:劉慈欣在西方出名的時候是在奧巴馬執政時期。作為當時美國的政治領袖,奧巴馬也是《三體》粉絲,曾給劉慈欣寫信。

世界上各界領袖都應讀一讀科幻著作。科幻著作能拓寬想像力邊界,讓人們從中獲取很多科技前沿的資訊,包括對這些資訊的想像。科幻會給予領袖們前瞻性的視野,讓他們擁有超前的眼光來看待當今世界,這非常重要。

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期間,來自不同地區、文化背景、民族、宗教信仰的科幻迷,一同分享科幻、藝術、文學的美妙,發出積極的聲音,大家秉承共同的積極信念,相信世界將會變得更好。

中新社記者:劉慈欣對於中國科幻作者來説,有什麼啟發?

羅伯特·索耶:很多西方讀者不喜歡閱讀翻譯後的科幻小説,這是一個西方主流的文化現象,出於一種閉門造車的心態。但劉慈欣開創先河,他的作品被歐美最大的出版商出版,讓更多中國科幻走進西方世界,也讓西方讀者了解到了更多的科幻小説及科幻題材的新維度,西方讀者真是非常愛劉慈欣。

中國科幻作者在創作中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文化,而不是為了在西方市場暢銷而寫作,就像劉慈欣從不刻意迎合西方受眾。一定要忠於自身,忠於自己的故事,忠於自己的敘述方式,創作有中國特色的科幻小説。

中新社記者:您曾説過,科學帶來的神奇感是科幻誕生的肥沃土壤,但時間變化太快,剛寫的時候覺得很震撼的東西不久後就會平淡無奇。請問這是您當前寫作面對的主要挑戰之一嗎?

劉慈欣:這是我面對的挑戰之一。上一部作品出版後,我一直在努力寫作。在開始創作新作品的時候,我會感覺很震撼,但寫到一半時,時代就已追上來了,我便覺得筆下的東西很無聊了,就又重新開始去寫。時間也就這麼浪費過去了。

科幻最初的誕生,是建立在科學神奇感之上的。這種神奇感對科幻小説而言十分重要。但現在科學技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神奇感也就消失了,這對傳統類型的科幻小説打擊很大。

但現在的科幻小説作家們,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都在努力用更多的表現手法、文學手法與角度來創作科幻。我希望能夠讓科幻恢復活力。但是坦率地説,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效果並不是很好。

至於有什麼辦法去應對科技發展對科幻小説帶來的挑戰,我只能實話實説——我想不出有什麼辦法。因為科幻文學發展到現在,需要有一些重大的變革才能恢復自己的活力。至於這種變革是什麼樣的,我覺得可能只能等時間來回答。

中新社記者:科幻離下一個“黃金時代”還有多遠?

劉慈欣:這個不好説。科幻發展最深層次的原因來自時代。當時代到那個節點時,科幻自然會繁榮起來。我認識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科幻作者,他們的作品寫得都很好,但要讓作品真正被人們所熟知,還得在英語世界去發表。也就是説,科幻只有在快速發展的國家、地區才能夠取得快速發展。

對中國科幻來説,中國一直快速發展之時,也就是中國科幻“黃金時代”到來之時。中國科幻未來發展的機遇並不取決於科幻本身,也不取決於科幻作家、出版人等等,而是中國發展本身。

羅伯特·索耶:每次科技達到一個頂峰時,科幻也能引起公眾注意。二戰之後的各項科技發展,讓科幻獲得了世界關注。進入人工智慧時代,所有人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科技發展,也回到科幻。下一次科幻發展的高峰,就是科技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的時候。

中新社記者:東西方科幻有何異同?中國的科幻作品是否改變了世界對中國文化的一些偏見?

羅伯特·索耶:中國、印度的很多受眾非常喜歡科幻作品。但在世界很多地方,科幻作品沒有得到廣泛閱讀,應像中國、印度一樣,擁抱科幻作品。

相比北美科幻,中國科幻擁有更加良性的發展。在北美,科幻暢銷作品越來越少,銷量也越來越少,且科幻讀者年齡偏大。而在中國,喜歡科幻的更多是年輕人。我也很想從劉慈欣這裡得到一些啟發,如何鼓勵年輕人去暢想未來,怎樣讓年輕人對科幻作品感興趣。

中國的科幻作品實際上進一步闡釋了中國的世界觀以及自身發展。科幻作品中展現的中國,不僅有源遠流長的歷史,還有日新月異的發展。金·斯坦利·羅賓遜寫《火星三部曲》時提到,科幻作品是持續演進和不斷演變的歷史,當我們暢想未來時,實際是映射過去。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它可以映射到中國的未來。西方很難通過歷史,預測未來幾千年後的演變,但中國有這樣的底蘊。

中新社記者:如果對一百年後的人類説一句話,會對他們説什麼?

劉慈欣:我希望他們能夠遠遠超越我們這一代。不管是他們的生活,還是他們的成就,以及他們那個時代人類所生活的範圍,都要遠遠超出我們這一代科幻作家的想像。這是我對他們的希望,我也相信會是這樣。

羅伯特·索耶:我會跟他們説,我非常高興人類成功了。因為在2023年的時候,我們還擔心人類能不能生存到下一個一百年。

如果我們真正到達一百年後的那一天,我會認為這是人類的成功。我會向他們問好,我也相信他們會對我們致意,因為他們又倖存了一百年。(完)

受訪者簡介:

劉慈欣,中國科幻小説代表作家之一。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説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7年6月25日,憑藉《三體3: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説獎。

羅伯特·索耶,加拿大“科幻教父”,獲得過雨果獎、星雲獎和坎貝爾獎,實現“大滿貫”。他的作品曾多次榮登加拿大暢銷小説排行榜,並被翻譯成十多種文字,備受世界各國讀者喜愛。2007年,羅伯特·索耶被中國讀者評選為銀河獎最受歡迎的外國作家。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