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故宮博物院第二期“開放課題”立項30個 “冷門絕學”入選

發佈時間:2023-10-19 19:51:4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蘇向東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中國網10月19日訊(記者 蘇向東)故宮博物院第二期“開放課題”科研項目立項名單今天公佈,《北京地區明清官式建築琉璃技藝復原研究》等30個項目獲得立項。

“開放課題”項目是故宮博物院推出的面向全國學者的科研項目,與“英才計劃”“太和學者計劃”並立,是“學術故宮”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期“開放課題”于2021年底啟動,吸引各大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學者廣泛參與。兩年來,第一期40項立項課題的立項專家,在文獻資料的蒐集與整理,科學實驗與測試分析,傳統工藝復原等方面開展積極探索與實踐,公開發表論文近30篇,項目前期成果豐碩。

此次啟動的故宮博物院第二期“開放課題”,共有來自中科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博物館等29家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單位的30個項目得到立項。選題方向包括:故宮古建築及館藏文物價值研究、故宮古建築及館藏文物保護與利用研究、故宮世界文化遺産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故宮世界文化遺産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故宮世界文化遺産活化與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故宮世界文化遺産與古代文明交流互鑒研究、基於故宮世界文化遺産的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研究、故宮學學術體系研究等8個研究方向。

在當天召開的立項發佈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準,故宮博物院秉持開放姿態,3年內先後啟動兩期“開放課題”科研項目,借助更多領域的學術力量,共同發掘故宮文化寶庫,推進“學術故宮”建設,闡釋好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為社會大眾提供文化滋養,為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貢獻力量。

據悉,第二期“開放課題”將充分發揮故宮博物院既有科研平臺的作用,具體包括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明清官式建築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希臘文物保護技術“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書畫保護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與故宮博物院承擔的文物保護領域省部級科研平臺的重點研究方向相結合,以強強聯合的方式,加強“開放課題”選題的針對性與指向性,促進既有科研平臺的建設,吸引國內高水準同行的參與,使“開放課題”的品質得到保證。

此次入選的30項課題,除故宮博物院一直關注的古陶瓷、古書畫與明清歷史等重點研究領域之外,凸顯四大特點:一是對症下藥,緊扣故宮文物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運用鐳射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對紙質文物、青銅器、陶瓷、唐卡等進行無損分析檢測,為文物保護與修復提供技術支援;二是數字賦能,用數字化與大數據、雲計算等方法,推進故宮文化遺産保護體系的完善與高效。如文物保護多元數據管理與融合展示研究等;三是專業精深的“冷門絕學”項目脫穎而出,對滿語等瀕臨消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進行研究,如對故宮博物院所藏《禦制四體清文鑒》的版本校勘及其流傳價值的研究等;四是應用轉化型項目,充分利用深藏在禁宮中的文物,在守正創新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如對北京地區明清官式建築琉璃技藝的復原,對清宮造辦處設計思想的挖掘與利用等。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表示,故宮博物院“開放課題”將參照“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相關管理辦法,採取雙重管理模式。由故宮博物院負責進行學術審核與驗收,保證研究成果的品質;項目責任人所在單位的科研管理職能部門進行日常管理,保證經費的規範使用。雙管齊下,確保“開放課題”能如期保質完成,達到既定目標。

在“開放課題”計劃之外,故宮博物院還將大力推進文物資訊數字化,將更多的文物資訊向社會大眾公開,讓更多的學者直接利用典藏在故宮的文物,準確提煉並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更好體現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時代價值。

故宮博物院第二期“開放課題”,由“龍湖-故宮文化基金”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梅賽德斯-賓士星願基金”,通過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共同支援。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