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5日,2023北京文化論壇在京成功舉辦。600多位中外嘉賓跨越山海相聚北京,圍繞“傳承·創新·互鑒”永久主題和“傳承優秀文化 促進交流合作”年度主題,共議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共話文明交流互鑒。
論壇發佈“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2年度十件大事”,促成文化項目簽約52個,開展50場嘉賓演講和圓桌對話、4條線路觀摩和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促進人類文明共同進步匯聚智慧力量。
文化遺産活態傳承
青雲衚同,三里河畔,一台好戲正在顏料會館上演。絳州鼓樂《牛斗虎》兼具力量與美感,舞蹈與民樂三重奏《春江花月夜》意蘊悠揚,京劇《貴妃醉酒》選段唱出古今悲歡……精彩表演引來觀眾如潮的掌聲,昔日會館的繁榮景象仿佛重現。
9月14日下午,中外嘉賓參加觀摩活動,走進顏料會館、韶州會館,感受百年會館的時代活力。近年來,北京市不斷推進會館活化利用工作,老會館正成為文化新地標。據悉,顏料會館至今已舉辦包括崑曲、評劇、河北梆子等一批“小而美”的演出,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了解傳統戲曲。
北京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連接著城市的歷史與今天。
在北京中軸線的最北端,鼓樓和鐘樓前後縱置、靜靜佇立。它們曾為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也是全國現存鐘鼓樓中保存最為完好、體量最大、報時器具最具規模的一組古代建築。
步入鼓樓,數字沉浸展“時間的故事”正在展出。跟隨講解員,中外嘉賓了解了鐘鼓樓的建築特色和報時的工作流程。在沉浸式光影秀《共鳴》中,古老建築與數字技術碰撞出絢麗火花,時空交織的別樣美感撲面而來,中國人的宇宙觀、時空觀正以新的方式呈現。
文化遺産是中華文化瑰寶,也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論壇期間,各國嘉賓暢所欲言,分享各國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經驗,探討文化遺産的傳承方式。
希臘文化部副部長赫裏斯托斯·季馬斯認為:“文化遺産不僅是人們觀賞的對象,而且通過各國的相互理解、平等交流、通力合作,它也將成為創造現代文明成就的靈感與起點。”
“敦煌莫高窟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在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看來,保護是基礎,研究是核心,弘揚是目標。他説,為了讓壁畫彩塑永久保存,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建立數字化團隊,目前已完成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的整體數字化保護,同時也通過數字敦煌,把敦煌文化展示給更多人,“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方式,向全世界講好敦煌故事”。
美國芝加哥大學藝術史係東亞藝術中心副主任蔣人和,分享了東西方在文化遺産研究與保護方面的合作。“大約在20年前,我們開始建立渠道,以獲得分散在各地的中國藝術品的訪問權。”她説,利用數字技術,他們創建了藝術品數字化收藏,包括彙編、處理、歸檔數據等,並以網站形式展示這些數據,“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在全球的大學、博物館與中國文化機構之間搭建起了橋梁。”
汲古潤今對話世界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活字印刷術、京劇、日晷的呈現,讓5000年中華文明躍然而出;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體現中華文明的時間智慧與中國式浪漫。
“從北京奧運會到北京冬奧會,我們的人民愈發自信,文化愈發繁榮。”在2023北京文化論壇主論壇上,知名導演張藝謀在談到兩屆奧運會開閉幕式的創意時説:“無論是夏奧的雄渾壯烈,還是冬奧的遼闊空靈,都是對中國文化的表達,因為我們始終把中華文化優秀傳統作為靈感之源、創意之根。”他表示,團隊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同時,保持開放包容心態,努力挖掘並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跨越時空與國界、具有永恒魅力與當代價值的內容,並不斷創新思路、技術和方式,借助奧運會這個全球性的盛大節日,與世界各國平等真誠地對話。
“當我們的劇目走出國門的時候,外國人看到的不是簡單的一個故事敘述,而是整體的美感,是中國的美學。”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舉例説,話劇《知己》有一次在海外演出結束後,負責國際演出的俄羅斯專家專門跑到後臺來見導演和演員,説這是自己看過的最美的話劇。“這部話劇不僅是一個故事,也體現了中國的古典美。從這一點來説,講好中國故事,也可以從中國美學的角度去考慮。”馮遠征説。
音樂劇製作人李盾製作過《白蛇傳》《西施》《蝶》等多部融匯中西文化的音樂劇,作品屢屢走出國門,得到海外觀眾認可。他説:“最早做音樂劇《白蛇傳》的時候,我們借用了中國戲曲的概念;《西施》則採用了雙反串,直接借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到了《蝶》這部劇時,我們和世界頂尖的藝術家交流創作,提出了要‘站在世界中心去講述東方的故事’。”他認為,講好中國故事,要完成東西方審美的融合,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完成東方故事的表達。
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日前已在澳大利亞、紐西蘭院線上映。導演烏爾善在論壇上透露,從海外影院現場反饋來看,很多外國人也喜歡這個故事。“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把有魅力的中國故事,用當代的電影技術和現代的觀念進行重新闡釋。”烏爾善説,《封神》的故事來自中國神話,包含著真實的歷史,也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故事中對於親情、父子關係的討論,可以跨越文化差異,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可以感同身受。
著名作家梁曉聲表示:“在展開中國敘事時,我是持一種很開放的態度,古今中外的方法都可以為我所用,來表現中國故事。”
以藝通心促進合作
永定河畔,首鋼園裏,來自中國、希臘、埃及、伊拉克、印度的5位演奏家,同乘一葉小舟,用誕生於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琴、古希臘時期的里拉琴、古埃及時期的奈伊笛、古巴比倫時期的烏德琴、古印度時期的木丹加鼓,奏響了人類文明的和諧之音……這是2023北京文化論壇文藝晚會上的節目《同舟》。
在這場演出中,文化交流交融是關鍵詞。晚會現場,卓別林的兒子尤金·卓別林和梅蘭芳的曾孫梅瑋,代表兩位大師實現了跨越時代的第三次牽手,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9月12日,國家大劇院與阿曼馬斯喀特皇家歌劇院、維羅納露天劇場基金會、洛杉磯歌劇院聯合製作的德利布歌劇《拉克美》迎來盛大首演。世界劇院聯盟理事、阿曼馬斯喀特皇家歌劇院總經理翁貝托·法尼,就是這個項目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文化具有精神價值,藝術具有共通性。我們可以從藝術的共通性入手,找到不同文化都能接受的價值,更好地實現跨文化傳播。”翁貝托·法尼認為,世界各國應該加強文化交流,《拉克美》就是聯合中國、義大利、美國、阿曼四國藝術機構製作的。“希望通過世界劇院聯盟這個平臺,各國藝術機構同行能夠實現更多交流,促進不同文化的創新發展。”他説。
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介紹:“國家大劇院打造了‘六大平臺’,創造了線上、線下演出相結合的‘雙演模式’。目前,我們的線上演出已經累計在全球上百個國家播出。”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法國人菲利普·傑奎琳在中國已經生活了20多年,並長期從事中法藝術交流史研究。他説:“早在上世紀,中法兩國通過美術、藝術就有了深層次的對話,法國人熟知中國的藝術家,比如徐悲鴻、林風眠等。明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我和同仁計劃舉辦一個展覽,追溯20世紀中國藝術家與法國藝術的淵源。”
一直以來,電影是極具視聽魅力的文化産品。“看電影”是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是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國家之間人文交流、文明互鑒的重要途徑。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傅若清介紹,今年春節期間,電影《流浪地球2》在海外40個國家和地區上映,觀看人次超過8000萬。影片中人物的情感與抉擇,生動闡述當代中國價值觀,賦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鮮活的生命力和人物形象。“為促進中外電影交流合作,我們在香港國際影視展、戛納國際電影節設立‘中國電影聯合展臺’,今年已組織中國40余家電影機構參展,精選推介優秀中國電影近百部,受到海外市場的歡迎。”他表示,中國電影將繼續以科技為紐帶,連結高新電影技術發展,拓展視聽藝術應用的邊界,以交流為橋梁,推動中國電影更好“走出去”,讓電影成為中華文明跨文化傳播的一抹亮色。(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賴 睿)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